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把布达埃尔带给北京”——马塞尔·布达埃尔的国际研讨会北京站

  • Update:2012-03-15
内容摘要
北京研讨会时间:3月15日10:00—15:30
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
上海研讨会时间:3月16日10:00—15:3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著名的西方艺术史学家,向大家介绍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比利时艺术家马塞尔•布达埃尔(Marcel Broodthaers)。
        马塞尔•布达埃尔最初的诗人生涯走得并不顺利,他在四十岁时转而走向视觉艺术的领域,这样的转变使他在诗人与视觉艺术家之间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定位。
        他的早期作品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艺术家勒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影响,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和欧洲的前卫艺术和观念艺术。马塞尔•布达埃尔的作品使人们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新的理解,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先锋视觉艺术家。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和安迪沃霍(Andy Warhol)一起成为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的奠基人。 
        马塞尔•布达埃尔的作品有着相对复杂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性,在他的作品中语言文字和物体本身成为了艺术审美中可以独立审视和评判的一部分。对中国观众而言,他们要去理解和把握布达埃尔作品的这种特殊性显然不易,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交流和讨论来关注艺术家以及作品本身;而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召集这样的研讨会无疑是一个介绍其作品的最好形式和最佳机会。
        在众多研究马塞尔•布达埃尔的专家中,我们选择了三位来到中国参与这次讨论, 他们分别是当今最重要的法国艺术史学家 简-弗朗索斯•切诺尔(Jean-François Chevrier);策展人安妮•罗密尔(Anne Rorimer)有超过三十年的展览经验,并策划了多个和布达埃尔有关的展览;本杰明•布赫洛作为布达埃尔的昔日密友,现为哈佛大学艺术史学教授,他也撰写了多部关于布达埃尔的著作。我们深信这三位重要专家的到来,将使得这次研讨会成为明年布达埃尔正式展览的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

嘉宾介绍: 
        安妮•罗密尔 (Anne Rorimer) 生活工作于芝加哥,是一位独立学者和自由策展人。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她作为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策展人,与•布达埃尔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1995年她与安•戈登斯坦Ann Goldstein共同策划了在洛杉矶当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对艺术对象的再思考 1965-1975》。同时安妮撰写了《六七十年代的新艺术:现实再定义》一书。(2001年由泰晤士和哈德逊出版社出版),在诸多展览画册和艺术杂志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她发表的文章。
        简-弗朗索斯•切诺尔Jean-François Chevrier,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自1988年起他在巴黎高等艺术学院任教。作为《摄影杂志》创始人及主编(1982-1985年在任)和1997年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的总顾问,切诺尔曾经策划了十多个国际性的展览,最近的一个展览是2004-05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展览《行动限制》(L'Action Restreinte. L'Art Moderne Selon Mallarme)。法国出版社L’Arachnéen正在筹备出版切诺尔一套七册的文集,其中2010至11年度其中的五本将率先出版面世。
        本杰明•布赫洛 Benjamin H. D. Buchloh 是哈佛梅隆基金会现代艺术教授,他于2000年出版了《新先锋和文化产业》(Neo-Avantgarde and Culture Industry)一书,其中共收录了十八篇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的艺术评论文章,它们涵盖了法国现实主义、战后德国艺术、美国激浪派和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和后极少艺术以及欧洲和美国的观念艺术。布赫洛现任《十月杂志》的联合主编,2004年他与罗萨琳德•克劳斯,哈尔•福斯特和伊夫-阿兰•博伊斯共同撰写了《自1900年的艺术》一书。布赫洛曾先后执教于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诺瓦艺术与设计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巴纳德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

马塞尔•布达埃尔研讨会介绍嘉宾:
玛丽亚•吉利斯•布达埃尔 Maria Broodthaers-Gilissen,马塞尔•布达埃尔的妻子。
研讨会主持: 汉斯•德•沃尔夫 Prof.Dr.Hans De Wolf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曾担任2010年民生美术馆《布鲁塞尔身体语言》策展人。
助理: 连恩•陈•索沃特斯Ms.Lien Chan Sook Wouters(比利时)
 

附:背景资料

2010年夏天,民生现代美术馆与比利时共同举办了《布鲁塞尔身体语言》,展出了5位比利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并在美术馆及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展开了系列讲座与研讨会。具体请见www.minshengart.org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艺术界成功的登上了世界当代艺术的大舞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全世界各大知名美术馆中展出,这引起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好奇心。西方艺术家开始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或香港参加展览。通过项目合作,一系列的双边对话迅速展开。
比利时作为一个欧洲小国,却在全球化的艺术世界中始终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比利时有着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时至今日他们的创造性和作品依然赢得获得一致的赞誉,艺术家们在不同的创作领域秉承着他们独特的先锋精神。
在视觉艺术领域,比利时与中国间有着展开深入持续对话的传统。仅过去几年间,就有超过五个以上的比利时艺术项目来到中国,同样交流展的形式也将中国的当代艺术和文化传统带回了布鲁塞尔。其他计划中的合作项在不久的将来陆续展开,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机会。值得一提,北京最活跃的的私立艺术机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就是由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创建的。

新进展
2013年中比间的文化交流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2011年10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国际事务办的副主席 简-皮埃尔 德 格雷夫Jean-Pierre De签署国际合作协议。两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即将拉开帷幕:一个是在2013年春春季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开的系列国际论坛、讲座和工作坊项目;另一个项目则是由潘公凯先生策划,:布鲁塞尔艺术宫 (Palais des Beaux Arts)主办的展览。
由大卫 克莱博特和杨福东等著名艺术家带领的工作坊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行,入选工作坊的学生由中国和佛兰德绘画大师班学生组成。 最终参加工作坊的学生作品将在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展出。已故著名比利时艺术家马塞尔•布达埃尔的作品届时也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