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两岸三地公共艺术研讨会

  • Update:2014-01-04
内容摘要
时 间:2014年1月6日(周一)至7日(周二)
地 点: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公益新天地园
主 题
1.公共艺术政策与运作机制
2.公益组织建设与公共艺术发展
核心议题
大陆、台湾、香港的公共艺术实践与政策研究当代公共艺术的 发展状况
相关议题
两岸三地公共艺术政策对比
公共艺术与政府介入
民间公益行为与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社会课堂与政府项目
公共艺术与聚落改造项目

 以公共艺术介入中国问题与建设公民社会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李公明
       当代公共艺术的功能早已突破公共建筑空间的装饰、美化等单一维度,成为介入与塑造公共社群生活的重要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社区管理者共同认识到,这种介入与塑造的力量应该是尖锐的、深刻的、独特的,应该以当代艺术中最敏锐的精神气质和最富有建设性的社会目光介入中国问题,成为建设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治疗” 的公共艺术
    ——以博伊斯的艺术观念与实践为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李行远
       博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是生活与艺术的融合,艺术对于社会治疗的积极介入。对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这种“社会治疗”观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概念与功能观,但是与其他“反艺术传统”论者不同的是,他强调艺术对生活的批判与建构作用。当代公共艺术也应该反思传统的公共艺术观的狭隘性与物质功利性,全面重新审视自身对当代社会发展所负有的真实使命。
       博伊斯以“社会雕塑” 实践作为“社会治疗”的途径,其具体方式也很值得当代公共艺术借鉴。比如他提出的“全面介入”、“温暖疗法”等方式,都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借鉴博伊斯的艺术观念与实践,面对公共艺术与社区建设和社会伦理重建的问题,这是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亟需展开的研究。
 
公共艺术的对话机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方晓风
       从公共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看,公共艺术不断地在消解纪念性而着力探讨公共性的实现路径,公共性正逐步成为判定公共艺术的主要依据。而在深化公共性的过程中,公共艺术家们探索了一套与公众对话的技巧和机制。公共艺术的对话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一种不确定对象和间接的对话机制,但这种特点并不影响它的有效性,有趣的是这种独特的对话机制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或者了解社会的公众心理。本文试图对这一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和整理,以利于对公共性实现路径的深入讨论。
 
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刘文沛

       本文试图对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内部系统进行考察,首先对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人群结构进行理性分析,明确人群结构中管理方、操作方、受益方的三角博弈关系,以及各人群要素的构成、功能、心理、组织方式等;提出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一般程序结构;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对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功能结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原理、特征、功能、条件进行论述,提出机制功能的建设路径。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公共艺术乡村实践
浙江玉环县龙溪镇党委书记 施明强
       试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龙溪镇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案例为切入点,结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美丽乡村公共艺术实践项目,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背景、机制及作用等多个方面,探讨公共艺术在推动农村转型发展、培育创意农业、唤醒农民文化自信以及乡村再造等问题。旨在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剖析,共同关注乡村建设中公共艺术实践问题。
 
公共艺术:在约瑟夫·博伊斯与维克多·帕帕奈克之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 周博
       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一类是纪念碑化的“扎彩应景”,一类是为了展览要求而被定义为“公共艺术”的实验艺术。前者几乎不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观念,后者在当代艺术越来越被金融化、时尚化之时所提供的价值对于塑造一个成长中的公民社会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也需要被重新考量。我们不可能脱离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语境,在大学里培养出一些完全不一样的“公共艺术家”。因此,本文认为,或许可以在当代艺术哲学和设计哲学的语境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思想资源,重新审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取向和话语路径。本文认为,应该关注约瑟夫·博伊斯所提出的“社会雕塑”观念和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的理想,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将对我们重塑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乌托邦具有重要意义。
 
混现代中公共艺术界的正义秩序
四川大学教授 查常平
       从讨论当代艺术的正义秩序、混现代的涵义入手,审视了中国内地公共艺术界的非正义秩序的表现,最后从建立法治社会的角度提出制定“公共艺术法”的必要性。
 
被禁止的参与——作为公共艺术的街头涂鸦
天津荒岛书店 史英男、南开大学政治学系讲师 刘骥
       作为“博物馆之外的艺术”,公共艺术体现的是普通公众在艺术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的参与。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对情感、意义和观点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一向容易被权力精英、知识与艺术精英垄断。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民众开始要求自己的艺术表达权利。
       然而,在表达与禁止的张力下,各方博弈的结果产生了大量扭曲、隐蔽、对抗的公共艺术参与机制与作品模式。在这里,我们选择“街头涂鸦”这种极端类型来揭示这种围绕公共空间展开的表达权争夺。
 
公共艺术与地缘文化重构
——以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为例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管怀宾
       本文将不想纠缠太多概念叙述,而希望以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两个展览为例,探讨公共艺术在与区域发展、地缘文化重构等条件并不对等前提的作为和可能,这两个案例带来的启示性和有效性不仅限于日本社会,对于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无疑也有重要的借鉴和研究意义。
 
“许村计划”——乡村文明复兴的艺术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  渠岩
       “许村计划”并非只是对一个乡村艺术事件的记录和整理,而是借此揭示出中国乡村延续千年的传统精神、社会结构与家族伦理被破坏后出现深刻的乡村危机,探讨中国乡村在社会巨变中所承受的震荡和出路。首次提出了“艺术推动村落复兴与乡村修复”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含艺术家与当地政府、基层乡村干部以及村民之间复杂和积极的互动关系,希望对急功近利的“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的纠偏和调整的一种新的尝试。
 
无边的公共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 王端廷
       我国一些高校校早在21世纪初就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2008年这一专业获得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准,以公共艺术为名称的教材随即面世。如今,全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由此看来,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有着数年的历史,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良好势头。但是,如果我们阅读这类著作,考察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会发现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专业范围是宽泛无边、模糊不清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创作技能,公共艺术都没有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专业那样有着确定的技术标准,即使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环境艺术和数字艺术等新型艺术门类相比,公共艺术也没有专门的形式语言要求。本文认为,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学科,它的边界有待划定,它的独特性有待明确。实践是检验一切事物成败的标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的兴衰将由时间作出回答。
 
中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景观美与公共艺术议题
——美丽乡村家园建设如何可能?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 李人庆
        文章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可能的问题意识出发,正本清源地从文化主体性确立、文化价值判断选择、文化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艺术的公共政策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思考了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美和公共艺术议题。指出需要在确立文化主体性和自主性前提下,对乡村价值进行重估,对乡村发展价值理念和发展进行重新思考和判断,建立基于中国文化本源,又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重建,美丽的乡村家园建设才有可能。在这个中国乡村文化恢复重建过程中,公共艺术和艺术家可以发挥其解构现有文化,实现柔性发展发挥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当代乡村景观和公共艺术不仅是一种具象的表现,更是公共空间和社会公共性的体现与塑造,它源于是对现实的沟通、交流、思考和批判。
 
启迪少儿创意  打造爱的家园
“变幻的景观——汇丰少年儿童艺术教育项目”案例分析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 徐佩莉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实施了慈善培训项目“变幻的景观——汇丰少年儿童艺术教育项目”。该项目由汇丰银行出资40余万元人民币,受惠对象是8至14岁的困难家庭子女和智障少年儿童。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作为社会组织来创办这个项目旨在弘扬城市的创意文化,促进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灵健康、创意艺术教育的关注与投入。通过培训,发现少年儿童创意和艺术天赋,最大程度地保护少儿时期的想象力和原创力。同时,让孩子们从小沐浴“爱”的阳光,体会慈善温暖,感恩社会关怀,推动少年儿童的公益慈善事业,使“变幻的景观”项目不仅成为了一个少年儿童的艺术课堂,更是一个“爱”的殿堂。
 
公益之城
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 吕朝
       “公共”和“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家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些人为的形态来丰富我们的社会。公共艺术是由人们能否接近它来决定;普通谈到公共艺术乃是指户外的艺术。就是说,具备了“公共”与“艺术”两个因素的作品,拥有开放性、社会性与创新性。
       “公共”艺术和“公益”的关系。按照福柯的说法,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创造公共艺术。这点与公益性不谋而合,主体均为大众。人人都有公益性。公共艺术其实是开放的,因为它处在公共空间之中,理论上来说人人皆可触碰,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去观赏与评论。
       总之,艺术家可以人人都做。公益家也不仅仅局限于公益从业者,每个人都可以做公益中的艺术家。
 
吃喝玩乐与苦大仇深
——景观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双车道”现象研究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王洪义

   本研究针对当代艺术在景观社会中的处境和前景进行图像符号分析。首先参考并梳理了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艺术研究的相关论述,提出公共艺术既是当代精英艺术的前沿探索,也是世俗社会中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进而对当代公共艺术作品的典型案例做符号分析,发现其形式与意义的图式结构及深层意义。最后深入探讨当代公共艺术发展轨迹中精英诉求与大众娱乐的“双车道”现象。经研究分析发现,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主流形式,是传统精英艺术为求发展而采取的生存策略。当代公共艺术为适应大众社会需求,既开创以世俗娱乐为主题的新图式,也坚守传统精英艺术通过批判社会而彰显自身价值的方向。

 
公共艺术:社会课堂与政府项目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丁乙

本文以探讨公共艺术社会课堂和政府项目为核心,政府能够借助公共艺术达到寻求区域文化特征的提炼与再定位,以及区域自身品牌拓展的效果,为此,政府需要在规划、执行层面建立制度以确保公平、公正,并积极引入来自学院的专业力量。另一方面,国内对于公共艺术的专业教育刚刚起步,如何让课堂专业基础课更好地与公共艺术社会实践对接,使教学更赋有针对性、实战性成为教学的基本方向。文章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进行的三林镇“再造景”政府项目为例,回顾并探讨了项目制教学的实践模式和成果。
 
从实证谈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机会与机制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凌敏

   本文以两个2012年的公共艺术评选为例,谈机会;另外,以一个国际公共艺术合作项目为例,谈机制的构成与机制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