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装饰》杂志2013 年度优秀论文作者交流会纪要

  • Update:2014-09-02
  • 周志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装饰》杂志编辑与参会优秀作者合影

2014 年4 月19 日,《装饰》杂志2013 年度优秀论文作者交流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417 举办。在2013 年度300 余篇发表的文章中《装饰》遴选出19 篇优秀投稿论文,予以颁奖。会议由《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副主编陈岸瑛以及编辑部主任周志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爱民作为特邀专家参与研讨和点评。本次评选以2013 年杂志来稿论文为对象,选择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炼、可读性强,并有原创性的作品予以颁奖。优秀论文活动从今年起将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本次活动规模不大,但内容紧凑,论点集中,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加深了《装饰》与作者之间的交流。诚如主编方晓风在交流会的开场白中所说,如今设计界各类活动花样繁多,但是活动越大,交流越少。《装饰》意图探索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方式,强调交流的有效,凸显议题的深度。《装饰》杂志综合性强,涵盖内容极为广泛,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写作路径各不相同,作者的面对面沟通有利于带来新的启示。上午的交流会围绕《教学档案》、《设计实践》与《随感》三个常设栏目展开,侧重设计的实践领域。西安美术学院李瑾的获奖论文是《还原以阅读为本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她从切入思考的角度谈起,从教学上的困惑、自己的教学实践再到从教学研究切入到设计研究,让教学成为自己设计思维的延展,因而本文更像是一次教学上的探索与记录。在点评环节,专家指出,虽然是谈实践,但论文也应有一个更学术的逻辑关系,便于读者理解。此外,设计学论文存在很多模式,《装饰》显然更强调文献性与记录性,在实务研究中融入理论研究应该是杂志的一个努力方向。
接下来发言的是来自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许旭兵,他的获奖论文是《压褶服装设计中的折叠艺术》。他强调,本文虽然只是把话题集中在“褶”这个很小的方面上,但其中却蕴含了现代性等命题,这使得本文的价值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在点评中,专家们指出了本文在研究综述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张剑老师的获奖论文是《由公厕改造展开的尿激酶产业链公益项目》。张剑是一位有多年设计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提倡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兼及设计管理层面问题。作者怀着一颗公益之心,从问题的切入、硬件设计、技术攻关,到一些具体管理问题的落实,做得非常详细而深入。在点评中,专家指出,类似研究项目与实际案例的文章从很小的角度切入,而且有很强的社会伦理的思考,值得提倡。希望再深入下去的地方在于:类似项目国外在做什么?成本控制方面如何应该反映?
接下来是又一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苏坚,他的获奖论文题目是《给公众更多民主参与艺术的权利》。本文作者的背景与前面几位均有所不同,他既不是专门的理论专家,也非从事实践的设计师,而毋宁说是一位有问题感的艺术教师,对社会上的艺术现象有所触动,便有了这篇单刀直入的批评类型文章。本文作者有感与网民投票投选出十大丑陋公共雕塑这一社会报道,指出这是属于多数人的暴政,从而提出艺术品还应回归到专家评选的方向上来。这类批评性的论文,涉及一定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尖锐度。
下午的发言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闫评老师开始,她的获奖论文是《深圳平面设计产业的跨界转型:从单一设计到网络体系》,发表在《装饰》的《个案点击》栏目。据闫评介绍,本文为一个大设计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的结项成果。这个研究项目涉及深圳创意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问题,而本文的平面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在课题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深圳的平面设计师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采访。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团体焦点访谈法。在专家点评环节中,专家指出本文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感觉从写作角度来看还比较单薄。涉及行业与产业、设计的动向与转向、技术媒介的改变、政策的转型等方面问题时缺少进一步的展开,因而不够立体化。
《民俗民艺》栏目的获奖作者何红艳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她的论文题目是《旋转的世界——论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意象》。本文在《装饰》杂志发表的民俗类论文中属于写法较为传统的一类。作者本身为蒙古族,又是毕业于中文专业,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与文艺气息赋予了本文写作以更多的情感化元素。一般而言,《民俗民艺》栏目以田野调查为主,这篇论文却并不在此之列,之所以选择本文为获奖论文,主要是意在强调本刊与其他民俗刊物的区别,突出工艺美术的审美分析传统。在点评环节,专家指出,图像学、人类学、民俗学是构成美术史的基础,这些都是很成熟的学科,充满人文关怀,但是目前做这方面的少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图像学分析,但有所有欠缺,例如对图案的流转追溯就不够,螺旋纹何时出现?母图出现在何时?确切的时代没有说明。应该把图案本身的逻辑性及其在上下文的关系详细交代出来,做到图片与文献互证,文章的价值会更突出。
随后发言的几位老师均是《史论空间》栏目的作者。首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设计系的冼枫,他的获奖论文是《RE-SUK: 一种可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评价模型》。该文涉及的是设计学的一个新领域——设计标准的评判问题。冼枫出身理工学科,后转向信息交互设计研究。目前,交互设计作为新兴的设计方法正逐渐渗透到传统的设计领域,本文即为一个典型案例。作者认为,设计,首先是人文学科,而其落足点却在技术层面。因此,他力图用一种工具,通过对特定人群的变量分析来构建一套评判设计标准的体系,然后再通过大数据手段的介入使之动态化、数字化。对于本文的点评与思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这样的评判标准是否完备。二、设计具有很强的商业属性,这样的评判体系能否运用于市场分析。
最后发言的两位学者都是出身于史论专业,一位是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的青年学者熊寰,他的论文题目是《论18 世纪晚期至19 世纪中叶中日瓷器交流——以景德镇与肥前瓷器装饰为例》。在发言中,熊寰描绘了从问题的提出,到还原事实的要求,再到寻求成因的整个流程,进而强调了史论研究多学科角度阐释的重要意义。另一位是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刘芊老师,她的获奖论文题目是《“巫射”文化语境中的曾侯乙墓漆箱“树木射鸟图”内涵再审视》,从问题的切入到反复寻求资料印证,成文过程也验证了前面所提到的史论研究方法。
最后,《装饰》杂志副主编陈岸瑛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设计实践与理论尽管目的与方法都有所不同,但写文章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问题导到推论。但是,在目前的设计学研究领域,却很缺少这样的文章,大多都是两头够不着,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本次作者交流会不仅仅是见面会,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的提出,现场激发作者们的思考,提高写作效率。交流会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学术性、思想性和实用性,这一点正是未来《装饰》办会需要延续的一个方向。

总结
从交流会的现场来看,作者们集中讨论和关心的主要话题还是论文写作的方法方式问题。其实,本次交流会不仅是杂志与作者的交流、作者之间的交流,也是杂志编辑与作者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上午发言的作者总体方向偏实践研究,问题在于缺少理论的支撑,显得较为单薄;下午发言的作者整体偏理论研究,但也有学术规范注意不够、研究方法不够立体化等问题。一方面,这是学科研究不成熟的现状体现;但另一方面,也其实也是《装饰》选稿方向所造成的一个小小的副作用。《装饰》一直在“投稿须知”中强调文章的小而精,即作者应尽量选取更小的选题,从具体实践及个案切入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方向虽有助论文的言之有物,摒弃了一些空话和套话,但是也造成了部分论文过于强调实践性和技术性,缺乏理论性思考,从而在思考的深度与视野的广度上有所欠缺。当然,设计学论文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实务研究结合理论研究,而研究与写作方法也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寻找更加多样的研究视角、更加丰富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变的写作方式。这既是设计学科的写作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装饰》作为一本设计学核心期刊所要努力的方向。本次作者交流会是《装饰》第一次尝试,还不够周到与细致,但是一定要继续办下去,弱化行政化色彩,真正做到让更多的优秀作者来参会,同时扩大规模、深化主题,办成具有《装饰》自身特色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设计学术年会。

附:《装饰》2013 年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以发表时间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