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住宅室内设施设计探究

  • Update:2014-03-17
  • 王小乐 南开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居家养老”正逐渐成为我国养老的主流模式,在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中,必须考虑人类生命周期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活跃老人、中度协助老人和重度协助老人的三个阶段研究,分析各阶段老人的行为特点、身体尺度和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室内设施逐步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阶段老人的身心状况,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无障碍的新型住宅空间。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人的生活照护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国虽有针对老年人开发的住区, 但与老年人增长基数相比相差很远。据调查,我国城乡老年人中超过90.5%以上希望居家养老。所以“居家养老”就成为了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主流养老模式。[“1]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家”是老年人生活的重心,住宅里包含了他们的心理寄托和情感需要,所以应有针对性地对普通住宅进行设计和改造,以适应家庭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老年人身心状况的变化,帮助他们长期愉快地生活在家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社会交往。[2]总结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适应活跃老人、中度协助和重度协助老人的住宅更能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一、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常见问题
我国现有老年住宅存在设施尺度不适、室内光线弱、空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设施尺度不适具体表现在马桶、沙发位置太低,不方便坐起;灶台、橱柜太高,轮椅老人够不到;洗脸池下与灶台下没有进深,不方便坐着洗脸、做饭。室内光环境存在夜晚廊道光线弱的问题,易造成老人磕碰摔倒。室内空间分配上存在廊道过窄、卫生间和厨房的面积过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给没有子女照顾的空巢老人生活上带来不便,甚至导致老人受伤住院。作为设计工作者应从不同阶段的的需求出发,考虑老人听力和视力的下降、行动缓慢甚至靠轮椅行动等特点,以及逐渐变老直至失去照顾自己能力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分为可独立生活的活跃老人期、需要中度协助的迟缓老人期和必须专业护理的卧床老人期。各阶段的住宅设计需要在适老化设施及心理和生理照料方面,充分考虑每个阶段老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为老年住宅设计提供阶段性解决方案。

1. 廊道防眩灯带图


2. 卫生间门口防滑条坡道


3. 硅胶软包的扶手


4. 拉绳报警开关图


5. 推拉门软包防撞板


6. 卫生间设施尺


7. 厨房台面、吊柜尺寸


8. 电动吊轨摇篮


9. 步入式浴缸


10. 卧床老人视域范围


11. 卧室隔断墙

二、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住宅设计解决方案
1. 独立生活的活跃老人期
一般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完全自我照顾及生活独立自主能力时,若仅听觉能力不太理想,仍对其具有自主性的行动能力影响不大,且其有口服用药需求时应可自理,属于可独立生活的活跃老人类型。
(1)适老设施设计。橱柜、衣柜及门都采用推拉方式,避免门的内外开合磕碰问题,方便老人用力。采用上置或下置无突起的阻尼导轨,增加稳定性,减轻撞击,保证老人安全。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地面选用防滑防静电的亚麻铺地材料。家具洁具、墙角都考虑无尖角的倒角设计,必要的地方用硅胶或硬海绵软包,防止磕碰。老人由于视力下降,在照明不好的地方易发生危险,因此要在廊道地角处增设光控防眩灯带[3],选择色温低的3 度LED 灯线,让老人能更好地适应光环境。(图1)床头加设双联双控开关,老人躺卧就可以关卧室灯,所有照明开关均应采用大面板、带提示灯的开关。卫生间进门及淋浴房门口考虑30 度角的坡道,地面铺设防滑塑胶地砖,防绊防滑,也为以后轮椅出入做好铺垫。(图2)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在马桶、脸池以及淋浴旁,加装直径60 毫米的PVC 扶手,手握处用硅胶软包,协助老人完成起身、行走等动作。(图3)独立生活住宅需要更多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让老人逐渐适应养老生活,如开敞式厨房、客厅及各种家具,以日常生活的形态出现,不宜多加改动。[4]
(2)心理关怀。中科院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老年人抑郁情绪问题检出率逐年增加,2002 年为10% 左右,2011 年则增长到39.86%。[5] 对于缺乏心理关怀的老年人而言,可以首先通过视觉改造,让其感受到温馨舒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球晶状体会产生变化,从黄色变为近于褐色的色素,从而导致老花眼、眼睛混浊、视觉变黄。为了适应老年人视觉能力下降的特点,一般老年家居宜采用浅色,忌用红、橙、黄等纯色,以免引起心律加速。由于空巢老人心理缺乏关爱,住宅设计更应该体现家庭式的氛围色调,所以以浅米色为主,偏向老年人一般喜爱的典雅、安宁、稳重的感觉,体现柔和明亮的色彩环境,使老年人从心理上、生理上感到温馨。
(3)生理照料。居家养老需要社区服务配合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在紧急时刻进行急救。所以要在床头、沙发区、卫生间及常出入处均设置报警按钮,采用拉绳一体式开关,以便老人摔倒或者紧急时刻可以及时报警。(图4)卫生间加设溢水报警装置。消防报警及疏散报警均需要声光显示,以便听力不好的老人察觉。给能独立生活的活跃老人设置一些健身器材和适老设施,来辅助日常生活,减缓失能速度。[6]如果健康程度允许,活跃老人还是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
2. 中度协助的迟缓老人期
精神能力差、视觉障碍者或自我照顾维护能力需要他人协助者,以及肢体残障者,其生活型态属于中度协助护理范畴。协助护理房间需要针对空间特性安排其室内设计,主要解决小空间内轮椅活动的问题。
(1)适老设施设计。在浴厕空间内需要解决轮椅、老人洗澡及各种无障碍问题,并具备有协助照护人员辅助操作的空间和设备需求。[7]房门上需要装上下两个猫眼,方便站立及轮椅观察。推拉门内外两侧加装海绵软包防撞板,防止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撞到脚。(图5)因为要为坐轮椅的老人设置平坦防滑的路线,防止起夜时引发危险,所以在卫生间门口坡道上铺设硅胶防滑条,增加摩擦。考虑到轮椅老人的使用,轮椅的转弯半径是1500 毫米[8],所以厨卫这样狭小的空间就应适当扩大,可以保证每个空间至少有一个点是方便轮椅转弯转动的。厨房橱柜台面及卫生间洗手池需充分考虑坐轮椅老人的使用要求,需调整尺寸并预留出相应空间。卫生间的洗手台和马桶附近应有扶手,方便老人移步。浴池长度减小到1000 毫米-1200 毫米,让老人进入到浴池不能躺卧,只能坐仰,以便起身。浴缸边缘离地450 毫米高为宜,加宽至300 毫米左右,方便老人坐在边缘移入浴缸。通常蹲起与坐起对于老人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动作,马桶应适当抬高至450 毫米-500 毫米,同样也将沙发和床的位置抬高至450 毫米,以便老人起身。为方便坐轮椅的老人使用,洗脸台下面应留有放膝盖的地方,比台面至少退进250 毫米。(图6)老年人使用的厨房操作台面高最好在750 毫米左右, 台面宽度不应小于500 毫米, 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250 毫米, 吊柜应设置在1200 毫米高度(图7),以保证老人可以坐着进行操作。
( 2)心理关怀。体制完善的养老院会有部分公共空间摆放一些能代表过去岁月的旧物件,如毛主席语录、竹皮暖壶、大字报和旗袍等等。这些承载着记忆的物件让老人们可以回忆当年,心情愉悦,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记忆,锻炼脑部机能,预防阿尔兹海默症。而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中也要设置一些旧摆设,并在轮椅老人惯常的视线范围1100毫米-1600 毫米间,放置无突起嵌入式照片墙,使老人感到精神慰藉。
(3)生理照料。除却拉绳报警系统外,房间内屋顶或墙角上端需安装感应探头和摄像头,随时探测护理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考虑在起居空间设置休闲和康复器材,需要增加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简易物理治疗空间的条件,以照顾老人失能阶段的康复需求。
3. 专业护理的卧床老人期
对于精神智能异常,中度及重度或长期疾病残疾的老人,由于前者问题行为频繁发生、方向感丧失、游走、妄想、幻觉等非认知能力严重缺损[9],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重度协助及专业护理。在设计阶段需要重点针对设备进行专业化设计。
(1)适老设施设计。为方便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进行全身清洁,需要增加顶置电动导轨摇篮,将老人移至卫生间。(图8)卫生间内设置步入式浴缸(图9),加装辅助起身移动的扶手。专业护理间门需要对内反锁,加装海绵软包防撞板并带有观察窗。如房间仍住两个老人,需要并排放置两张单人电动医疗床,既可以相伴,又在休息时不互相打扰,避免翻身起夜所带来的不便。除以上应有的适老设施外,还应将复杂的空间简单划分,强调主要的功能空间和舒适性应用性,整合成为三个部分:卧室、起居为一体,宽敞的卫生间和浴室,以及护理人员休息室。这样保证了空间转角的减少,使老人无论到任何地方都经过最短距离。[10]而对于精神智能异常者,活动范围的缩小更便于护理人员照护。
(2)心理关怀。卧床老人的床位,需设在朝南的房间靠近窗的位置,这样能很方便地看到窗外景色并能接受光照。科学研究发现,阳光是一种电磁波,犹如天然的“兴奋剂”,接受阳光辐射会起到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等作用,并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11]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而言,躺卧在床的惯常可视范围是其调节心情的重要心理安慰区(可视范围如图10)。但是长时间在封闭的室内会产生精神萎靡、疲乏等精神抑郁症状。所以视线内的墙可以适当采用隔断的半通透方式,叠加层次,增加景深,从而扩大可视范围,让老人心里有开阔的感觉,帮助平复心情恢复精神,调整心理状态。(图11)
(3)生理照料。卧床老人已基本无生活自理能力,插置三管或氧气供应、真空抽吸以及陷入昏迷状态等均需要技术性护理,尤其是临终关怀更需要安宁照护。设备方面专业护理间需要设置医疗电动床,床头治疗带需整合吸痰、供氧、床头灯、拉绳报警等功能。
结语
为了使居家养老更舒适可行,我们在其居住区室内设计中,考虑把普通住宅改造成适合老年人三个阶段特点的住宅空间,这种设计方法逐步过渡,减少浪费。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在这种新的住宅供应体系中,以“永远可以继续居住的住宅建设”为目标[12],给老人营造一个适合于各个生活阶段的居家环境。
注释:
[1] 马贵侠:“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 彭涛:“应对老年家庭空巢化的社区老年住宅研究”,《四川建筑》,2006.12。
[3] 李爽、刘海韵:“浅析住宅空间光环境设计”,《科协论坛》,2013.2。
[4] 贾祝军、申黎明、沈怡君:“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山西建筑》,2011.11。
[5] 同[1]。
[6] 于小菲:“老年人住宅室内装修设计要点”,《住宅科技》,2003.7。
[7] 熊菲:“老年住宅的便利性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2.5。
[8](日)财团法人、高龄者住宅财团:《老年住宅设计手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第45 页。
[9] 周燕珉:《现代住宅设计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第29 页。
[10] 周燕珉等:《老年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第255 - 256 页。
[11] 陈巧依等:“不同居住状况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需求调查”,《护理研究》,2012.16。
[12] 孙岚:“社区中的老年住宅设计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