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广场景观形式设计对人活动行为的影响分析

  • Update:2014-09-02
  • 方强华 江西师范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内容摘要
广场景观的主题决定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影响广场的景观形式,景观是广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应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本文以景观设计学和行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广场的主题及景观形式与人的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广场景观内涵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

 广场是由不同功能、不同样式及尺度类型的建筑实体构成其场域的界面,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完备的公共设施,是公众特定行为的集中地,是人们观赏城市建筑景观或公众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活动的最佳场所,是城市景观展示的窗口,更是人和城市空间交融沟通的舞台。它一方面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功能的需要而存在;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1]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人是广场空间中一切主题景观的服务对象,也是广场中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社会基础。
现代广场具有多功能、多空间、多用途、多层次的特点,不同的广场主题具有相应的功能定位。如提供集会、庆典、表演等聚集活动的场所,提供纪念或文化熏陶的场所,提供休憩、放松的场所等。这些主题功能会影响人们产生相应的活动行为。如在市政中心广场中,主题多定位为纪念或庆典广场,整体氛围及景观的营造上多趋向于庄严、稳重、典雅、雄伟和壮丽(图1),广场环境中景观体量和比例尺度较大,人的活动行为也多以集体的人群活动为主。而在以商业为主题的广场中,空间尺度与体量适中,活动行为较多且内容丰富,表现出轻松、热情、精致的氛围,与周围的商业氛围相呼应。(图2)
广场的主题是景观所要传达的,更是广场空间所蕴含的。不同的主题广场,通过相应的景观形式,来引导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停留、观赏、休息、运动、娱乐等活动,以形成人与广场之间的互动关系。游人和广场能否充分地交流和互动,广场是否达到其特定的主题功能,广场中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景观设计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下就广场景观形式对人的活动行为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1. 南昌八一广场


2. 圣莫尼卡购物中心广场(美国)


3. 广场景观铺装设计方案图4广场景观绿化设计方案一


4. 广场景观绿化设计方案一


5. 广场景观绿化设计方案二


6. 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


7. 因达乌特修广场照明设计(西班牙)


8. 景观小品与水景结合

一、硬质铺装形式
硬质铺装是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今广场的地面由于面积较大,铺装形式相对单一,多用广场砖、花岗岩等材料进行整体铺装,只是偶尔出现象征图案的组合,以反映广场的主题。广场地面对人们的活动而言,只是行走或停留的一个硬质界面,缺乏主动的参与性活动。而丰富细腻的地面铺装能使一大片平淡无奇的场地变得生动活泼,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创造出具有特定表情的空间。
在设计中,广场中不同的铺装形式还可用来区分不同的场地空间,从而对人的活动产生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不同的材料及其构成的图案也具有不同的性格,或严谨,或活泼,或雅致,或粗犷,需与所支承的人的活动特点以及环境的氛围相一致;再者,广场中整体色调的延续铺装以及图案的穿插设计还能在零散的、不同高差的场地之间建立有机的、和谐的联系,使环境更趋统一。(图3)

二、立体绿化形式
传统广场中的绿化形式较为单一,为了保持广场的开阔感和空间感,常以开敞草坪的形式与硬质铺装相结合进行布置,整个广场往往显得空旷而缺乏生气,人的活动在其中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里,广场中缺少庇荫的场所,常呈现出空无一人情景。随着广场功能的不断转变以及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立体绿化的种植形式为广场的绿化设计开拓了思路。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这种绿化设计理念体现了人和环境的融合,符合广场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在许多现实案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根据立体绿化的理念,在设计中应依据广场的主题和功能等具体区域情况进行设计,归根结底更要考虑人在广场绿地中有哪些活动行为,如提供在林荫下的休息行为所需要的环境,调节人的视觉感受等。(图4)同时绿化应能点缀广场的色彩,打破形式单一且面积巨大的硬质铺装形式,并结合树池、花坛、花钵等构筑物进行整体设计。
在立体绿化设计中,应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和人的活动行为,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上的进行绿化设计,其设计形式可以是景观墙面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栅栏绿化、坡面绿化等。立体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应根据不同种类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并根据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借此划分出多层次的领域空间来满足游人多样化活动需求。( 图5)

三、动静水景形式
水景作为广场的基面之一,总体而言分为动水和静水两类,都需要以水池的形式来承载,水体基面通常不支撑人的行为活动,反而会对人的活动进行限制,但当其中配以人工瀑布、水幕、喷泉等景观形式来渲染主题时,这一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改变。设计中利用水体无色透明却能表现出无穷的色彩和韵味的特殊性,加上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会使得人自主地参与到其中来。当下许多广场的水景设计多以尺度宏大的喷泉为主,气势恢宏,但这些喷泉的实际使用率却很低,经常呈现给游人的是一大片喷头的“死水景观”,同时大体量的场地也使游人缺乏舒适的观赏场所。因此,在设计中尽可能营造中小型体量的,具有嬉水、阅读、休息、沐浴阳光等活动的亲水景观,并结合水底铺装图案、驳岸、小桥、雕塑小品的使用,同时借助灯光、音乐等手段,增强水景的表现力,则能使人们在与水的接触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如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以其出色的构思和挺拔的外形,加上变幻的画面和强烈的互动性特征,已被作为芝加哥新的城市标志之一,其中喷泉的巧妙设计,具有纪念碑式LED 屏幕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双重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与水游戏的互动空间,主动邀请公众参与,人们可以欣赏LED 上播出的人脸,甚至还可寻找到自己的形象,也可以在戏水池中尽情地玩乐。当水流喷出,则形成互动的高潮,人与景观之间的角色关系完全发生互换,游人随着喷泉的变化充分地享受水带来的乐趣与清凉,此时水景和游人一起形成一道亮丽的广场景观。(图6)

四、智能照明形式
照明是城市广场一个重要特色,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营造出广场空间的另一番景象,渲染出夜幕下广场不同的特征和气氛。不同类型的广场对照明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在人流集散的区域,应使用显性较好的光源;在车辆通行的道路、停车场则采用效率较高的光源等;而城市休闲广场和商业广场则更注重环境气氛的烘托。在设计中,广场的照明应根据场地的性质,将人的活动所需要的光环境作为首先的考虑因素,还应对广场内外动态的人员及车辆、静态的地面铺装与绿化、建筑和所有被照物体进行研究,协调考虑周围的景物,如西班牙因达乌特修广场(Plaza Indautxu)中的照明设计,运用了形式感很强的路灯造型,灯具本身已成为装饰广场景观的重要元素,放射状的布置更有效地保证了行人从任何方向穿越广场的活动。(图7)与此同时,随着照明科技的发展,在设计中可考虑运用智能化的灯光照明系统,使广场中的照明从色彩、照度、顺序等方面随着人的活动而发生变化,使广场在夜空下增强照明的趣味性。

五、景观小品形式
景观小品对广场的介入是人们公共文化活动的必然行为,是协同广场整体环境、营造个性化和主题性文化氛围的有效方式之一。景观小品能以鲜明的视觉形象及人文内涵,使广场的主题突出,促使广场的文化氛围更具亲和力,吸引游人参与其中。通过艺术化设计的景观小品,能使审美和实用的功能在游人的广场活动中得到统一,从而丰富广场整体的建筑形态及空间的表现语言。在设计中应注意营造有机的、积极的和恰当的景观小品,把握其数量和品质,不能生硬地添加和堆砌。(图8)此外,景观小品还需与广场公共设施相结合,通过对传统的设施形态进行艺术的处理,改变人们过去对设施的单一认识,并爱惜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只有根据广场的主题,强调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强调游人对景观信息的接受、操作、参与和反馈,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来营造互动的景观形式,才能减少和消除游人与景观之间的距离感,使人的活动行为能充分融入广场景观之中,实现人和景观的和谐交流,完成各自的自我实现。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景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2] 广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景观设计师,都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受益者;自然系统既是景观设计的对象,也是景观设计的受益者,人是景观设计的主体和使用者,一切设计都应围绕人的活动为中心来开展。

注释: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第125 页。
[2](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0,第27 页。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美化城市还是破坏城市”,《美术观察》,2005.2。
[2] 赵之净:“城市空间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环境艺术设计与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3]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
[4](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0。
[5] 李芗、何昉、张勃:“关于城市广场的文化思考”,《中国园林》,2000.4。
[6](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