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海南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与变迁

  • Update:2014-10-30
  • 周春花
  • 来源: 《装饰》杂志第9期
内容摘要
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作为海南黎族的重要文化象征,其技艺的传承过程体现了家族式传女不传男的谱系、“制陶不能停”的精神、口传心授的习得方式、自然博物知识的传递四个方面的特点。在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化发展等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昌江原始制陶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迁,具体表现为获取制陶原料不易、制陶程序简化、器型与尺寸缩减、由生活转向展示、传承场域公开化与信息化。研究表明,目前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发展正面临着传承动力弱化与传承人缺失的困境。学校美术教育的介入,也许会为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提供新的发展原动力。
关键词 :昌江、黎族、原始制陶、传承、变迁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原始制陶被考古界誉为中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艺特点 :手工泥条盘筑成型,低温露天堆烧。昌江原始制陶作为海南黎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能够沿袭上千年的历史,其技艺传承的过程必定有独到之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从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是一个文化的“濡化”(enculturation)[1]过程,必然遵循一定的社会准则。所有文化都历时而变迁,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昌江原始制陶的传承特点发生了变化。这是在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文化变迁”[2],可能会导致昌江原始制陶技艺的价值和习俗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毁。本研究选取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太坡镇保突村的原始制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羊拜亮老人及其传承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志(ethnography)[3]的田野工作方法,以一种整体论视角(holistic perspective),通过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昌江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与变迁,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等制度的相互关联。从 2014 年 2 月至 4 月,研究者分三次抵达昌江保突村羊拜亮老人家,田野观察原始制陶的制作过程,包括取土、和泥、制坯、晾晒、烧陶、淬火,并访谈羊拜亮老人及其传承人,为了解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积累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羊拜亮原始制陶技艺传承的文化人类学解读,能够更好地为我们解答以下问题 :昌江原始制陶技艺是如何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即如何“濡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如何应对社会变化从而传承至今,今天的原始制陶技艺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一、原始制陶技艺的“濡化”
 
人们与文化一起成长,因而学会自己的文化,文化借以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的过程被称为“濡化”[4],也是一个文化习得的过程。在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传承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家族式传女不传男的谱系传承;二是“制陶不能停”的传承精神;三是口传心授的习得方式 ;四是自然博物知识的传递。
 
1. 家族式传女不传男的谱系传承
 
2006 年 5 月,海南原始制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007 年6 月,文化部网站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 名代表性传承人”[6],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保突村村民羊拜亮阿婆成为原始制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图 1)
 
 
1. 海南原始制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羊拜亮老人[7]
2. 羊拜亮原始制陶技艺传承谱系图示
 
羊拜亮阿婆身份证上登记的姓名为羊色开,生于 1935 年 11 月 9 日。因黎族人年轻时从来不过生日,而签发身份证的时间为 2009 年,所以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年龄。家人记忆中阿婆的年龄为86 岁,与身份证相差 7 岁。阿婆的制陶技艺开始于 13 岁,由母亲所教,19 岁结婚后,跟随家婆开始做陶换食物。羊拜亮阿婆的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包括黄玉英和黄拜万,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有文阿芬,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有黄翠美。(图 2)羊拜亮阿婆的制陶手艺传承自母亲,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家里有多少女儿和媳妇就传多少人。阿婆说,男的可以砍柴用来烧陶,但不能做陶。“都是女人做陶的,挖土是女人的事,什么都是女人做的”,一直都是女人做的。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传女不传男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2.“制陶不能停”的传承精神
 
以前羊拜亮阿婆所在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制陶,现在只有阿婆家还会制陶,因为阿婆秉承着“制陶不能停”的精神。据文阿芬介绍,阿婆很耐心、能干,即使现在年龄大且腿疼,但能动的时候还是会干些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阿婆将制陶手艺传给文阿芬,并告知“制陶不能停,煮东西好吃”。当问及文阿芬为何制陶,她说平时没有别的爱好,不打麻将,喜欢做事,就制陶了。文阿芬决定以后大儿子娶媳妇了,也要把制陶手艺传给媳妇,代代相传下去。
 
3. 口传心授的习得方式
 
黎族没有文字,羊拜亮阿婆做陶的时候就叫文阿芬看,并要求其动手,做得不好看阿婆就亲自动手改,口耳相传、实物示范、行为模仿成为制陶文化习得的主要方式。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阿婆只要看到女儿或孙媳妇有做得不够精细的地方,就马上指出,甚至亲自动手参与。比如取土环节,新取土点的陶土取回来后,阿婆马上进行试烧;制坯环节,阿婆不顾腿疼亲自动手制陶坯,等等。
 
4. 自然博物知识的传递
 
昌江原始制陶所用工具均为村庄周边所能够采集到、自己加工的物什,如木制陶拍,修整陶器的竹刀、竹片、河蚌壳,磨光用的过江龙果粒等。(图 3)淬火所用的“塞柴涯”树皮液也是村寨边上的山里所有,“塞柴涯”树皮的选择有学问,一般在深山里,找高大的树,离地面约 1 人高的老树皮才是像血一样红的颜色(图 4),砍过的地方愈合后是红中带绿,过三四年会变成深红色就又可以取用了。为了保护大树,一般砍 25厘米左右长的树皮,刚露出白色的树心,不会影响树的生长。文阿芬是从阿婆那里学会了如何识别这种树,阿婆学自其母亲处。只有这种树的树皮泡水才可以让陶器更加坚固、耐洗,并且无毒。回家的途中,文阿芬为了告诉笔者如何区分树皮,随手砍了路边的木棉树皮进行对比,的确这种黎语叫“塞柴涯”(疑似凤凰树)的树皮比较红。这一文化传承过程需要运用一定的“博物智能”[8],包括判断树木种类、年龄、树皮颜色,为保护树木的生长和再次利用,把握取树皮的深度、长度和宽度等方面的知识,这种自然博物知识代代相传下来。
 
 
 
3. 制陶所用工具
4. 文阿芬在取树皮
 
二、原始制陶技艺的“变迁”
 
1.“现代化”与“不满”
 
“现代化”(modernization)[9] 是人们最经常地用来描述今天正在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术语之一。在此过程中,传统的、非工业社会努力获得“先进的”工业社会的诸种特质,往往导致一种新的“不满文化”,还导致人们不愿抛弃的价值和习俗遭到摧毁。海南昌江黎族同样处在全球化进程中,原始制陶技艺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化发展等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生存型农业转向商业化农业
昌江的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阿婆年轻的时候,由于粮食不够吃,靠烧陶换取地瓜、稻谷、玉米等粮食养活一家人,且村寨的女人都会烧陶,依赖制陶换取粮食为生。1958 年 10 月成立石碌公社,“土地、耕地、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以及社员自留地、树木、家庭副业一并归公社所有……”[10]。据阿婆回忆,这一时期,如果烧陶“别人会来看(检查),白天干工,晚上(偷偷地)做”,制陶业慢慢地萎缩。1962 年 3 月,昌江推行“三自一包”(即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的政策,诸如原始制陶之类的家庭副业得到了恢复和保护。特别是 1980年开始,昌江全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分地之后,阿婆一家又开始制陶,因为稻谷产量不高,制陶能够多换一些谷子,“生活要好一点”。在生存型农业时代,阿婆一家制陶是为了换吃的和自己用。现在已经转向商品化农业时代,又为何制陶呢?文阿芬回答道:“现在有吃的了,懒(得)做了……现在种田、种甘蔗、种橡胶等经济作物,不比以前辛苦,村里有人叫我们做,但太辛苦就懒(得)做……我们做陶也不停的……人家参观的,他要拿啊……大概六七年不做大的了,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那个牌子就不一定做大的了,别人要,就打包啦。”
 
(2)机械化生产冲击传统手工艺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物流的发展,传统手工艺让位于工业化的科学技术。内陆的陶器、铁制品、铝制品、塑料制品等现代器皿大量涌入,黎族原始陶器虽然煮饭香,但既不如铁的坚固又不如塑料的便宜,以至于制陶传承人自家使用的都是工业时代的产品。例如,笔者发现阿婆自己家用来做糯米酒的坛子是买的,小的大概 20 元一个,大的50 元一个,都是从内陆运过来的,平时散放在院前的竹林里(图 5),到过年前一个月的时候就洗干净用来装糯米酒。据阿婆的孙子说,这些罐子买了有十几年了,是阿婆在市场买的,因为阿婆觉得比较便宜。再如,阿婆家用塑料桶来装水,使用电铝锅来煮饭,用内陆产的坛子腌制酸菜,厨房里并没有使用自己烧制的陶器。阿婆认为自己做的黎陶虽然也好用,但是自己做太辛苦了,人工成本比较高。以常见的钵为例,目前市场上一个产自内陆的带盖砂钵才需10 元,而阿婆家制作一个口径 22 厘米、高 10 厘米、底径 16 厘米的钵,从取土、和泥、制坯、晾晒、烧陶到淬火约花费人工 3-5 天,按照以物易物的原则,大约装 5 斤米,市值约 15 元。因此,人工成本高昂且无法大批量生产的原始制陶技艺,不得不让位于现代工业,从黎族的日常生活中脱离开来。
 
 
 
5. 羊拜亮家院前竹林里的酒坛
 
(3)城市化进程挑战本土化生存
城市化的特征是人口从农村移入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迁移到城市,从而给原始制陶技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挑战。羊拜亮阿婆家所在的保突村四周均是田野和丘陵,树木茂盛,一派宁静的乡村风光。保突村所属的太坡镇距县城石碌镇 6千米,北临白沙县邦溪乡,紧邻国道和高速公路入口,是北往省会海口、南往县城石碌的必经之道,交通便利,现代化信息交融。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化”的诱惑,对个人在当地的机会“不满”。目前除阿婆和文阿芬还驻守保突村,其余的传承人均移入城市,如黄玉英在太坡镇上开小卖部,黄拜万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卖东西,黄翠美去往海口打工。
 
商品化农业时代的到来,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传承人移入城市等现代化进程,导致昌江原始制陶技艺在获取制陶原料、制陶程序、器型、尺寸、用途、传承场域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调适”与“变迁”。
 
2. 原始制陶技艺的变迁
 
(1)获取制陶原料不易
 
因为商品型农业时代的到来,土地分包到户,现在已不能随便获取制陶的黏土、烧陶的柴火、淬火的树皮等制陶原料。文阿芬介绍,以前的陶土都在田里取,现在大家要种甘蔗,不能再挖田里的土了,否则“人家会骂”,所以只能另寻新的取土点。烧陶用的柴火都是从自家田地里砍回来的,别人家田地里的柴火不能够砍,会“骂人”的。取树皮时,文阿芬带领研究者走到离家 300米远的另一户人家,找到一棵“塞柴涯”大树,树干周长约 245 厘米,上面爬满了青藤。文阿芬先咨询该树主人阿公能否砍树皮,并保证不砍很多,得到阿公的许可,才开始砍树皮。据树的主人阿公说,该树是上世纪 90 年代从深山里挖的一棵小树苗种下的,当时是为了自家烧陶用,现在这棵树用来栽培吃槟榔用的“蒌叶”,每年卖一次。因此不能随便砍取树皮,否则“会(被)骂”。总之,制陶所需原料来之不易。
 
(2)制陶程序的简化
制陶过程中,一些需要费时费工的制陶程序被简化,比如树皮液的浸泡、钻木取火的方式等。
 
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原馆长孙如强的研究,淬火用的树皮液包括两种,一种是华楹木(黎语“赛子若”或“塞柴涯”)的树皮,另一种是黎语叫“柴构仁”的树皮,一起捣烂在陶盆里充分浸泡五六天,这样得到的深红色液体即可用来为陶器进行淬火。[11] 文阿芬介绍,树皮应该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泡水,大概 10 小时后即可使用。调查过程中,文阿芬只是将舂烂的“塞柴涯”树皮渣放在陶罐里,约深 1 厘米(图 6),加水 4 瓢(椰子壳做的瓢),水位上升到 3 厘米(图 7),没有混合两种树皮。调查过程中,文阿芬也没有严格遵照习惯程序浸泡约 10 小时,而是把砍回来的树皮舂烂后,泡水,并与前天(4 月16 日)烧陶后剩下的树皮水混合起来搅匀,马上用来淬火。
 
 
 
6.“塞柴涯”树皮渣
7. 泡水的“塞柴涯”树皮
 
孙如强指出,烧陶时用的是钻木取火的方式[12],由青壮年男子不断搓转小木棍,产生火星引燃茅草等易燃物。现在更为简单方便的取火方法有了,文阿芬选择使用打火机,认为钻木取火的方法太辛苦。调查过程中,文阿芬将 3个生坯和没烧熟的 4 个陶坯倒置在柴火堆上,取来一把晒干的椰树叶,用打火机点火。文阿芬还告诉笔者,原先用来引火的是黎族用来盖船型屋顶的茅草,茅草更容易被引燃,现在那种茅草不容易找到了,于是用屋前屋后的椰子树叶替代。
 
(3)器型与尺寸的缩减
目前的陶器大部分是由文阿芬与黄玉英完成。文阿芬不会做盖子,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陶器的器型比较简单,主要是没有手柄和盖子的钵、蒸糯米的甑和蒸酒的甑等(图 8),而“钵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相比之下,阿婆制作的、保留下的储物罐看起来非常精致,口径8 厘米、高 17.5 厘米、底径 15 厘米,盖子顶直径 16 厘米、口径 22 厘米、高 6.5厘米,盖上甚至还有两个小小的陶耳朵。(图 9)
 
 
 
8. 以钵为主的器型
9. 羊拜亮制作的储物罐
 
从尺寸上看,以前的器型比现在约大 2-3 倍,现在的尺寸比较小,主要是提供给“参观的(人)”。文阿芬说“大概有六七年不做大的了。挂(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个牌子就不一定做大的了,别人要,就打包啦”。比如以前生活中使用的折腰水缸,口径 28.5 厘米、腰径46 厘米、底径 28 厘米、高 37 厘米,需双手才能提起。(图 10)相比之下,现在的钵口径 26 厘米、高 14 厘米、底 18厘米,几根手指就能轻松拎走。(图 11)
 
 
 
10. 折腰水缸相比现在的器型约大 2-3 倍
11. 现在制作的钵
 
(4)由生活转向展示
1958 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拍摄的科学研究纪录片《黎族》[13] 中,黎族人用陶锅煮粥、陶罐装山栏酒等,搬家时随身带走的财产中就包括陶罐、陶锅等陶器。据黄玉英介绍,一套原始制陶大概26 件,主要用来装米、装水、提水、蒸饭、煮地瓜、腌酸菜、煮野菜、
煮汤、煮螃蟹、蒸糯米、蒸酒等。现在基本不用这些陶器,制陶只是为了供学者、研究者、记者、学生等参观,“钵子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原来制陶是为了“换地瓜干,还有玉米……大的是换一半,小的就换满,大的想要两个就换满,想要一个就换一半,拿走两个,换满的,换一个送一个”,以物易物。现在,羊拜亮及其传承人所制作的陶器均用来展示,阿婆家定制了一个四层的铁架(图12),每一层用木板铺好,上面展示做好的陶器和阿婆用野菠萝叶编织的小筐子等,没有了就开始做,有人来了就参观,还有人会要走一部分。
 
 
 
12. 羊拜亮家的陶器展示架
 
(5)传承场域公开化与信息化
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昌江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不再局限于传女不传男的家族传承方式,国家、社会、学校参与传承,传承的场域公开化、信息化。
 
2007 年羊拜亮阿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 年挂牌“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黎族原始手工制陶技艺”。(图 13)羊拜亮说,原始制陶这些东西没有受到保护之前,她是不属于五保户类型的,生活上相对比较困难,现在国家注重那些东西了,国家还给她一点补助……并支持她建了新房,成立羊拜亮制陶传习所。国家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
 
 
 
13. 羊拜亮家的铭牌
 
专家学者、记者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据文阿芬的丈夫回忆,2002 年昌江县文化馆馆长孙如强来调查过,自此以后文阿芬开始学制陶,在此之前没有做过。[14]文阿芬介绍,每年有很多人来采访、参观制陶,有广州来的人,可能是老师 ;还有外国人过来,欧洲的,大概 20 多人,阿芬她们做了很多陶,被打包带走了。制陶时,周围有村民观看,以小孩和老人为主,还有些约 60 岁的老人指着阿婆做的小陶碗说,这是以前家里用来吃饭的碗。文阿芬说道 :“那些男孩子本来我不给他们看,他们要看,就随他们了……有时他们还动手做一下……”频繁的社会交流,促进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传承人的观念与传承方式更为现代化,就连笔者离开阿婆家时,阿婆竟然会说“Bye-bye”。“传女不传男”的制陶习俗被打破,对制陶技艺的采访记录出现在书籍、电视、网络上,制陶技艺的传承场域更加公开化和信息化。
 
学校教育也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增加了关注度。据昌江中学陈胜显老师介绍,2006 年昌江中学的高中生在英语老师和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羊拜亮阿婆家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者调研期间,黄玉英和文阿芬被请到海口的国兴中学去表演制陶,国兴中学是海南海口市的民族中学,专门开了一个班学习黎族艺术,如黎锦、黎陶等。黄玉英说 :“那些学生每一个都爱玩,我们拿陶土去给学生做一个,学生也做,我们带泥巴过去,他们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笔筒。工具、用法我们带去展示给他们看。”学校教育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许学校教育能够为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增加新的动力。
 
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昌江黎族原始陶器已从生活器具转变为科研、展示、收藏的对象,不再是黎族人生活中所必需的物品,其传承发展的动力正在慢慢减弱。在商品化经济时代,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新生代传承人选择城市化生活,对制陶技艺的传承可能会造成巨大影响。目前看来,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发展正面临着传承动力弱化与传承人缺失的困境。如果文化不能成功处理基本的问题,就不可能持续存在下去。[15]因此,我们急需为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寻找新的原动力。学校美术教育的介入也许会为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提供新的视角,能够在继承黎陶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在青少年中形成积极的态度,为黎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黎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周春花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 42 页。
[2] 同 [1], 第 456-489页。
[3] 同 [1],第 14-15 页。
[4] 同 [1]。
[5]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6年5月20日,http://ceshi.mcprc.gov.cn/whzx/ggtz/200606/t20060609_420075.html
[6]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 和 国文化部,200年6月5日,http://ceshi.mcprc.gov.cn/whzx/ggtz/200706/t20070608_420135.html
[7] 文中图片均为研究者摄于昌江羊拜亮家。
[8]加德纳所说博物 智 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是指认识动、植物和其他自然环境的能力,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480.htm
[9] 同 [1], 第 455-476页。
[10]《昌江县志》卷四“农业”,海南史志网,1998年4月,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0/09/47139/
[11] 孙如强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12,第44-45 页。
[12] 同 [11], 第 52-53页。
[13]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科学研究纪录片之一 :黎族》,1958。
[14] 此说法与文阿芬“出嫁前已会制陶”的说法不符,但不管怎样,孙如强馆长的调研起码促进了文阿芬对原始制陶的重视。
[15] 同 [1],第 5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