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相生或相尅——评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

  • Update:2014-04-10
  • 文:乔-安·柏尼·丹茲克尔(Jo-Anne Birnie Danzker) 译:苏伟

王庆松. 《临时病房》. 2008 年. 照片. 180 x 320 cm. 艺术家本人提供

王庆松. 《ICU》. 2013 年. 照片. 180 x 300 cm. 艺术家本人提供

相似地,王庆松的大幅摆拍摄影作品,比如《临时病房》(2008年)和《ICU》(2013年),强烈控诉了全球的社会状况。这些作品跨越了边界,质问了我们忽视这些问题而引发的伦理后果。尽管听来像不合逻辑,但实际上如果在国际舞台上推出一些出色的中国艺术家的个人展览,也许比群展更能加深我们对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话语的理解,要知道大型群展往往更具有象征性而非真实感。应该指出,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也有中国重要艺术家的个人展览,如方立钧的个展。今年是他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周年,他用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名为“处境”的个展进行了庆祝。这个平行展由都灵现当代美术馆(GAM)馆长达尼洛·艾切尔(Danilo Eccher)策划,是荷兰的全球艺术中心基金会(GACF)和北京/ 台北的亚洲艺术中心组织的三个平行展中的一个56。展览画册中收录了一篇方力钧与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的访谈,其中方力钧被问道,从他展示的画中,观众能看到的是他眼中的世界还是什么更为私人的东西。他回答道:“具体地说,是个人生存的感觉。”

“怎么对待我们自己的文明这事让我犯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人从野人进化到文明人,从猿进化到人。但我们很少说变成文明人不好的一面…… 基本上,绘画就是一种‘揭露’,但是我们要用‘隐瞒’的方法去呈现我们想要去揭示的真相。”57

艾未未. 《直线》. 2008-2012年. 钢筋 6x12m. Zuecca 项目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家本人和伦敦Lisson 画廊提供

对艾未未来说,个人生活和艺术生产很难分开,他在2013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展览把两者间任何可能的区分都抹除了。这三个展览中,有两个是个人项目,分别是《直线》和《S.A.C.R.E.D》,由毛里西奥·博尔托洛蒂(Maurizio Bortolotti)策划;58 而在临时设立于法国馆建筑的德国馆中,艾未未与其他三位艺术家一起“代表”德国登台。《直线》呈现了艾未未2012年在华盛顿赫什霍恩美术馆回顾展中的一件作品。他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坍毁的学校废墟中找到不少弯曲变形的钢筋,把它们运到北京压平。在威尼斯的Le Zitelle的Sala Zuecca项目空间,钢筋一层层地堆积到顶,形成极简主义的景观,占据了整个房间。即使那些看惯艾未未作品的人也会被《S.A.C.R.E.D》所触动:六个1.5 米高的铁箱子摆放在圣·安东尼教堂中央,箱内是记录艾未未2011年被关押81天时的立体模型。每个集装箱都有一个副标题:晚餐(吃)、指控者(审问)、清洁(淋浴)、仪式(行走)、熵(睡觉)和怀疑(厕所)。每个箱子都装有窥视小孔,透过它观众能部分看到里面的场景,这让观众自己变成既是偷窥者又是监视者。

艾未未. 《S.A.C.R.E.D》. 2011-1013 年. 六个西洋景箱子分别名为晚餐、指控者、清洁、仪式、熵和怀疑 纤维玻璃. 每个体积377 x198 x153 cm. 圣·安东尼教堂展览现场. 威尼斯. 艺术家本人和伦敦Lisson 画廊提供

艾未未作品参加德国馆被看做是德国馆策展人苏珊娜·根思海默(Susanne Gaensheimer)对中国的政治批评。她邀请“代表”德国参加的四位艺术家中有三位都不是德国人,这实际上延续了她与德国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施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一起合作的策展思路。后者过世后,根思海默在201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他的作品。根思海默在画册前言中说:“克里斯托弗·施林根希夫想在(2011年)德国馆中实现一个‘整体艺术作品’,用不止一种方式去对抗传统的界限。……这种想法的逻辑结果就是让我去继续追求这种超越国界的方法,并保持施林根希夫对今天国家展示的必要性的怀疑。……通过这么做,我们想在艺术的平台上,用艺术的直觉表达我们这些策展人和艺术家认为是有重大关联的概念,即在更为包容的、全球文化集体的参照框架内产生的欧洲文化概念。这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基础。”59

艾未未. 德国馆展览现场. 威尼斯双年展. 2013 年. 艺术家本人和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艾未未在德国馆中摆放了由886个三脚木凳组成的装置。这种木凳今天算是古董,但却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都用的平常物事。“每把凳子都是开放的雕塑结构的一部分,这或许可以解读成对闪电速度的后现代世界中个体及其与巨大的、操纵一切的系统间的关系的隐喻。(它提供了一个)传记式的、文化的或者说政治的身份如何与更大的、超越国界的状况和环境发生关系的视角。”60 的确,国家身份的不稳定形式在整个双年展中随处可见,在被命名为“这不是台湾馆”的台湾馆中尤其明显。在世界同步的时代,艺术家的角色是不确定的、但又富含无限可能性,这是马西米利安诺·吉奥尼所观察到的。在这个时代里,宏大的姿态变得愈加空洞,相反,像香港的李杰这样在吉奥尼看来生活态度谦逊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沉思,可能更有持久价值。李杰问我们:“图像是否让你感到温暖?”他每天用手选取的物品,正是一出生存的伦理戏。

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909年,安娜·希通- 施密特抱怨说:“我们现代人长期以来太忙于制造个体图像和塑像,并将其拥挤在各种年度展览中,不仅互相抵消,而且让所有参观者感到极度厌倦。”61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取代挤拥的个体图像的是一个生存叙事的大组合:嘈杂、无规则、浪漫、有时甚至“神风”式的自毁:可能在自身的强烈欲求下崩溃。没有什么比威尼斯的中国艺术家搅动的漩涡更有争议性了,他们在威尼斯的出场引发了国内激烈的辩论。策展人和批评家杜曦云在一篇名为《输出不了价值,就输出状态》来评论原弓的《空袭全世界》62 有人认为原弓的表演是制造麻烦的煽情主义;还有人把它看做对权力体制的挑衅。批评家佟玉洁否定了原弓的行为(“当代艺术中的政治想象力不是简单、粗糙的政治噱头”);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实验室”创建者和总监李振华则赞美了这个作品:“原弓的《空袭全世界》是对全球艺术版图中欧洲中心主义最为直接的挑战和回应,相比威尼斯双年展经由官方审批的展览和艺术作品,原弓的空袭计划完全从被动选择走向了主动进攻的层面,是超越西方价值评判体系的独立艺术作品。”63

杜曦云认为,《空袭全世界》可能不是一件重要的艺术品,但“倒是和中国的现状挺有象征性的暗合,甚至很准确:迅速崛起但又虚有其表,气势逼人但又色厉内荏,貌似强大其实软弱”。64 他说,原弓把自己看作“在后马克思主义下被糟蹋了的一个混乱的学术组合的人”。65

这种糟蹋掩护了艺术阐释权力的缺失(瑞士批评家萨赫尔佐格在吉奥尼的“百科宫殿”中看到了这种权力的存在)66。正是在“现实的利刃”67面前对于这种权力的坚定拒绝,使得参加威尼斯展览的中国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生存叙事显得如此引人注目。


注释: 

1: 来自辛辛那提的安娜·希通-施密特“是一位成功的艺术作家和演讲家,她为不同的国际艺术期刊和其在辛辛那提、波士顿与华盛顿主办的报纸撰稿。她经常到巴黎拜访诺尔斯姐妹(画家伊丽莎白及其妹妹露易丝),与她们一道去法国皮卡第、布列塔尼、意大利和瑞士采风旅行。”——玛丽·爱丽丝·赫金·伯克(Mary Alice Heekin Burke):《伊丽莎白·诺尔斯:辛辛那提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library.cincymuseum.org/journals/art/files/eli-065. pdf. )。
2: 安娜·希通-施密特:《案例之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艺术画廊的发展》,载于《艺术与进程》,No.1 (1909年11月),12-13页。
3:同上。
4:同上。
5:希尔玛·艾弗·克林特(1862-1944年),阿莱斯特·克罗利(1875-1947年),弗里达·哈里斯(1877-1962年),艾玛·昆茨(1892-1963年),赫尔·索拉(1887-1963年),安娜·瑟马科娃(1908-1986年),鲁道夫·施泰纳(1861-1925年)。
6:转引自克里斯·威利(Chris Wiley),《郭凤仪》,见于马西米利安诺·吉奥尼:《我脑子里什么都有了?》,载于《百科宫殿》(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基金会),第394页。
7:马西米利安诺·吉奥尼:《我脑子里什么都有了?》,载于《百科宫殿》(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基金会),第23页。
8:萨穆埃尔·赫尔佐格:《威尼斯双年展:拥抱过去的艺术》,载于《新苏黎世报》,2013年6月(http://www.nzz.ch/aktuell/feuilleton/kunst_architektur/weltumarmung-aufdie-alte-art-1.18090839/)。
9:同上。
10:霍兰德·考特尔:《超越“宫殿”,一个城市里的国际之旅》,载于《纽约时报》,2013年6月5日(http://www.nytimes.com/2013/06/06/arts/design/venice-biennalein-its-55th-edition. html?ref=venicebiennale/)。
11:“‘百科宫殿’设在贾蒂尼的主题馆和军械库,塑造了单一的旅程,展示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艺术以及若干件委任创作的作品,共涉及来自37个国家的150位艺术家。”参见:nale, http://www. labiennale.org/en/art/。
12:考特尔:《超越“宫殿”》。

13:吉奥尼:《我脑子里什么都有了?》,第23页。
14:吉奥尔格·迪兹(Georg Diez):《维基艺术》,载于《明镜》,No.26( 2013年6月),第126页。
15:展览地点位于 Tesa 91 和Tese di San Cristoforo, n.92-93-94,军械库。
16:论坛命名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全球语境、中国体制、历史脉络与价值”。
17:张子宣:<No longer unseen voices at Venice Biennale>(13, http://www. chinadaily.com.cn/life/2013-05/31/content_16550014.htm/)。
18:“未曾呈现的声音:1979年以来的中国独立艺术”媒体稿,2013年5月。
19:H·G·马斯特斯:《田野旅行:威尼斯,超越双年展》,载于《ArtAsiaPacific》,2013年6月7日(http://www. artasiapacific.com/Blog/FieldTripVeniceBeyondTheBiennale/)。
20:“未曾呈现的声音”媒体稿。
21:廖丹琳,《让你发出“嗯?”的一声》, 载于《环球时报》,2013年6月17日,http://www.globaltimes. cn/content/789394.shtml/。
22:伊万·沃尔纳(Ivan Volner),《中国艺术的中性化:威尼斯双年展上“被容忍的反抗”》,<New Republic>,2013年6月24日http://www.newrepublic.com/article/113583/chinese-art-neutralized-venice- biennale#/。
23:“这个作品穿越了时空,由原弓和他的助手在上海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同时实施。在威尼斯实施时项目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他的助手被捕,被带到当地警局接受调查。相反,项目在上海根本未引起警方和当地居民的注意。原弓当时是在上海。”——艺术家助手与本文作者的通信,2013年6月17日。
24:参见原弓个人网页:http://www.yuangong-art.com/news/air-strikes-around-theworld-in-venice/。此完整的艺术家陈述由其助手于2013年5月25日提供。“关于我这次在威尼斯和上海,跨时空的实施艺术项目‘空袭全世界’也许会引发许多质疑,但是,我还是要很严肃的说,这是我对世界和中国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艺术项目中,一方面我认为,今天人类自喻为文明的创造者,但人类却无法根除野蛮,如流氓国家朝鲜对世界的威胁,如东亚地区的领土争端,中东的恐怖袭击,世界是暴力的,世界是动荡的! 在中国,社会经济增长,呈现社会的虚假繁荣,政治专制与贪污丶文化倒退与沦丧,法律形同虚设,整个社会形成了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强大的利益链,交易的是中国人的良心! 今天威尼斯来了如此多的中国展览,这仅仅是中国人的焦虑状态,他们希望与世界对话,但却没有能力输出价值观,与对世界艺术的学术作出贡献。说实在的,中国大部分来到威尼斯的展览,起码的现代性状态都没有,是很可悲的。我的艺术项目“空袭全世界’既是对当下世界与中国状态的事实体现,也是作为艺术家以象征性的手法为世界祈福:希望世界没有战争与恐怖,只有艺术!另一方面,是次艺术项目"空袭全世界",也是我对作品实施在跨时空丶跨地域和网络结合中的新实验。”
25:展览在Spazio Thetis(Castello 925)举行,参展艺术家有:陈丹青、方振宁、李天兵、刘晓东、马峻和马吉麒(数术小组)、萧长正、谭平、王国峰、喻红、于建嵘、张新军、赵淑红和朱小地。
26:“心跳”,现场视频,https://www.facebook.com/Mind.Beating/。
27:“展览的中心点是那辆高铁列车,隐喻了中国现实生活的很多层面。尽管其他地方比如最近在西班牙,也发生过高铁脱轨的事件,速度在中国还是代表了最可怕的力量。就像中国发生的很多灾难一样,是速度葬送了中国人的幸福。高速既是狂热,也是噩梦。”——喻高与本文作者的通信,2013年,7月26日。
28:《心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方振宁主编,北京:Authentic Vision [HK]Ltd., 2013 年,第163页。
29:同上,第151页。
30:与本文作者的对话,2013年5月30日。
31:方振宁编,《心跳》,第115页。
32:与本文作者的对话,2013年5月30日。
33:同上,第31页。

34:与本文作者的对话,2013年5月30日。
35:同上,第67页。
36:喻红1993年的作品题目也是《一道风景》。
37:参见王美琴:《对峙与合谋:重思当代中国的官方艺术》,博士论文,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2007年, 第124页(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r1SEtvf7st8C/)。1997年,刘晓东和喻红接受了后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孙为民(他既是组织者,也是参展艺术家)的邀请,参加了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其他参展艺术家有:朝戈、洪凌、胡建成、刘刚、申玲、万纪元、王玉平、谢东明和袁运生等。陈逸飞当时也在威尼斯举办了个展。见上书第129页。
38:与本文作者的通信,2013年7月19日。
39:“在这期间,西方发生了可资记录的改变,开始接受中国文化及其国际身份、中国对当代艺术尤其是绘画领域的贡献。‘历史之路’主题展正来源于此。”——“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新闻稿(http://www.artecommunications.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519%3Apassage-tohistory-20-years-of-la-biennale-di-venezia-and-chinese-contemporary-art-biennalearte&catid=132%3Aesposizioni-e-mostre-2013&lang=en/)。
40:吕澎、朱朱、高千惠策划,“重塑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
中心,北京,2010年5月。
41:“历史之路”新闻稿。
42:同上。
43:参加“历史之路”展的20位艺术家为:陈曦、崔岫闻、方力钧、李青、刘炜、刘小东、毛旭辉、隋建国、王广义、汪建伟、徐冰、严培明、叶永青、尹朝阳、岳敏君、曾梵志、展望、张培力、张晓刚、周春芽。
44:亚洲艺术文献库项目“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当代中国艺术”采访录像,摄于2010年3月1日吕澎成都家中(http://www.china1980s.org/en/interview_detail.aspx?interview_id=75/ )。
45:此书作者钱君匋很可能是翻译了日本艺术家木村荘八(1893-1958年)的1932年出版的著作《西方艺术史》。
46:同注44。
47:吕澎,“历史之路”展览画册前言,2013年9月(http://www.chengdumoca.org/en/exhibition/ column/3214/01/393/)。
48:正如热内·布洛克(Rene Block)所说,威尼斯双年展通过独立的国家和地区馆(以及平行展)进行外部筹资,“这简直聪明至极”——热内·布洛克,《我们跳上跳下:越转越快的双年展旋转木马》,载于:<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Art>,2013年年5-6月,第32页。这种筹资方法使得威尼斯双年展的文化话语规模扩大到其他地方没有的程度。
49:“威尼斯:王广义谈中国当代艺术家”,采访录像(http://www. blouinartinfo.com/news/story/923297/venice-report-video-wang-guangyi-on-chinese-contemporary/)。
50:王春辰,《变位:中国艺术方式的威尼斯显现》,San Marino: Maretti Editore,
2013年,第7页。
51:尼考斯·帕帕斯特加迪斯(Nikos Papastergiadis),《美学世界主义大观》,载于:<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2013年5-6月第3期,第11-12页。
52:艾维海·贝克尔(Avihai Becker),《我们为什么拒绝》,2003年,http://www.seruv.org.il/english/article.asp?msgid=60/。
53:参见妮娜·西格尔(Nina Siegal),《探索矛盾的“人类面孔”的黎巴嫩艺术家:阿克拉姆·萨塔里的<致一位拒绝轰炸的飞行员的信>》,载于:《纽约时报》,2013年6月19日(http://www.nytimes.com/2013/06/20/movies/letters-to-a-refusing-pilot-byakram-zaatari.html?pagewanted=all&_r=0/)。
54:<Kamikaze Loggia>(Tbilisi:格鲁吉亚文化与纪念保护部出版,2013年),第2页。
55:萧岭(Nataline Colonnello),《论何云昌的“一根肋骨”》,麦勒画廊(http://www. galerieursmeile.com/fileadmin/images/Artists/HE_YUNCHANG/HE_YUNCHANG_TEXTS/ He-Yunchang_On-He-Yunchangs-Project-One-Rib_Nataline-Colonnello_2009_E.pdf/)。
56:在莫拉宫殿还举办了两个群展,荷兰人卡尔林·德·琼(Karlyn De Jongh)策划的“再发现”展以及黄笃和杨心一策划的“放大”展。这一组展览系列被命名为“文化·精神·生成”。艺术家邱志杰的个展“独角兽与龙”分别在Querini Stampalia 基金会和上海震旦美术馆开幕。
57:方立钧,《处境》(北京:Art of Two Centuries),无页码标识。
58:毛里西奥·博尔托罗蒂,《性情:艾未未/直线/S.A.C.R.E.D》(米兰: MoussePublishing,2013年),无页码标识。
59:苏珊娜·根丝海默:《艾未未,罗姆阿尔德·卡马卡,桑图·莫弗肯,丹雅尼塔·西恩》前言(柏林:Gestalten,2013年),第52-53页。
60:同上,第53页。
61:安娜·希通-施密特,《案例之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艺术画廊的发展》,第12-13页。
62:杜曦云,《给理想一点时间》,IV(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
63:同上。
64:同上。
65:同上。
66:萨穆埃尔·赫尔佐格,《威尼斯双年展:拥抱过去的艺术》。
67:萧岭,《何云昌的“一根肋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