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基于生活体验的空间设计教改尝试

  • Update:2012-05-08
  • 辛塞波/林大岵/李雯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随着我们对建筑本质的不断深入理解,基于生活体验来认知空间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式与手段,空间形态设计过程的本身也是观察、思考、操作的过程,通过空间体验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关联性分析和逻辑推导能力。

        传统设计中由先入为主的设计理念控制设计进程,设计者依据留存在头脑中的设计经验解决现实中的设计问题,并将这种思维的过程用图示及图解的方法加以表达和再创造,一版再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上述设计思维的构筑基础,其实质是“鲍扎”体系构筑知识的方式,是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 其目的是“将不同的设计构思‘转译’成适当的物质形态” [1]。然而,随着我们对建筑本体的不断深化识,“空间”作为建筑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不仅不是一个与“装饰”、“形体”等平行的物质元素, 而且也不隶属于“功能”、“形式”之下,“空间的非物质性和人的审美要求使建筑及环境空间语汇表现出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艺术特征。”[2]
        重视和寻求来自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对教学体系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充实,这将对整个基础教学方向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空间形象的想象和训练有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但我们发现,对网络和电脑的依赖导致学生们相当程度上对空间的认知和感悟与建筑学科的逻辑性相背离。我们鼓励和要求学生制作工作模型,因为它“来得更加简单、直观和纯粹”[3],特别要求同学们关注和记录工作模型制作过程中那些出人意料的过程,以空间体验、描述以及推敲来进行空间的理解和创造是我们教改的目的所在。
 

一、空间体验的目的和方法
1. 空间体验的目的
        基于生活体验的空间语汇概念化与概念转换等方法对于训练学生空间形态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概念分析及语汇扩展过程反映出从实际操作中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多解的设计思维活动。通过空间体验、概念引申、语汇拓展与概念转化等步骤,可以渐进有序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关联性分析和逻辑推导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空间认知、形态创新与意蕴塑造的综合能力。
2. 空间体验的方法
        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对客观空间体验记录和发展的过程,由原来从环境、功能等因素引发设计概念转变为直接对物质材料的操作引发概念,推动设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操作和观察的互动,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先入为主的预设,设计者通过观察操作产生的空间以及挖掘空间背后隐藏的操作逻辑来确定设计发展的方向,强调操作方法的逻辑性和清晰性,在此过程中展开不同形式和角度的讨论,最终的空间设计结果也是丰富多样的。“一个崭新的空间形态由我们的生活态以及自身的潜能而产生,这个过程由物理空间的认知以及许多不同方案探讨的结果而逐步成熟起来。”[4]模型操作方法的空间组织由限定空间的物
质要素(墙面、地板、楼梯、门窗、阳台等)直接控制,虽然模型材料中的空间体验和真实建筑中的空间体验有所区别,但基本可以反映真实空间中的大小、光线、景观等视觉感受,空间体验更加直接,省去设计思维的转换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察来源于学生的操作,学生的进一步操作来源于教师与自己的共同观察,二者并非已知与无知、教授和学习的关系,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和引导。为了保证整体教学水平,我们为学生提供一套富有逻辑和理性的空间认知与设计的导控方法,通过教学交流与引导,让学生充分体会理性与逻辑所具有的无穷变化。
(1)随机的操作、观察探索
        给定大小的模型材料会激发设计者不同的操作,通过观察、记录、操作的循环过程引发空间设计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形态创造的态度和方法,继而引出后续的一系列设计。
(2)清晰的形式、空间表达
        在前一阶段的操作方法指引下,用单一的模型材料研究给定体量的空间组织方法,这一阶段的设计目标是追求形式和空间语言的清晰,设计结果如何,需要通过空间的体验来检验。
(3)材料的差异、对比解读
        进一步以多种模型材料的运用研究空间的表达。随着模型材料由单一发展为几种,对原先的形式和空间关系作材料上的解读就显得更加丰富和充实,材料的差异和对比意味着在原先秩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要素和空间之间的秩序。“获得崭新空间来源于材料的选择,比如玻璃之类,甚至特殊的像万花丛——一个从儿童时代就有的强烈的空间记忆。”[5]
 

二、空间体验的案例
教案1
(1)教学要求:教改案例之一是“板片空间”,它确定了专业基础课程以空间模型设计为主要方式和媒介。[6] 教学要求由提供的纸板通过不同方式的折叠形成不同状态的空间形体,寻求空间压缩、延展带来的多重类型,并逐步感性地考虑空间结构的稳定以及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等因素。
(2)教学过程:对给定的材料——板片进行“折叠”、“剪切”、“挤压”等的操作,以形成回路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空间状态,展现不断操作、观察、再操作的结果。板片的斜切与折压,在自身形变的过程中产生了空间的压缩与通透趣味。压缩了的空间在产生流动性的同时,以垂直、水平、斜向等方向的延展,诠释了对空间透明性的感知。紧接着将生成的空间与回路流线建立联系,形成有意识的空间操作,这时可考虑尺寸、形态、结构以及人在其中的行为路线等因素。在材料运用阶段会再次激发和丰富新的空间概念,比如,材质变化带来多重材质的重叠与空间的不同感知,不同材料的错动创造空间形体交错,内部材质的透明性产生空间的透明性……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随机与规则相互交织。
教案2
(1)教学要求:盒子空间在表达和研究上可以呈现出很多种可能性。教改案例之二是“盒子加减”,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继续“板片空间”课题所带来的探讨,这些讨论会有秩序地对建筑学中一些必要的环节进行展开,内容包括了空间秩序、功能尺度、材料结构等。在制作的过程中,模型的严谨推敲是学生对空间的创造和理解不断成熟和深入的必经之路。
(2)教学过程: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同学们对体块进行加、减法操作,加上或减去不同位置的部分形成贯通空间,由于模型材料尺寸的限制,某一操作意图可能引发完全不同的操作结果。一个完整的体块,通过学生不同操作技术取得单元模块位置和形状的多种变化,如利用错动、翻转、拼接等操作调节模块的距离形成新的空间形态,不同模块组合的层层叠加在任务书给定的大体量中又带来更多变化和空间创造的可能。接着,对不同的空间加以材料区分已进行实验性的比较,利用材料的质感、肌理、透明性等物理特征得到几种材料分层的模型,将盒子实体与加上、减去的虚空间进行材料互换,产生透明与围合的对比,得到的空间形态更加有趣。
 

三、空间体验的认知
空间模型认知1
        设计前的虚拟游历是纯粹的空间虚拟想象,意象性的空间感受为自己理性方案设计的即将进行勾勒了一个晦暗模糊、若隐若现的轮廓,在动手之前仍有创意之初的勾画与经营,为设计的进一步展开描绘了一张感知底稿。设计前的空间构想,闭上眼睛幻想自己最喜欢的空间,在自己喜欢的空间中漫游, 对空间设计很有帮助, 如何在设计中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优美空间成为下一步工作。
        盒子是一个简单、干净而且明朗的空间,盒子四壁的肯定性围合定义了一个空间的存在。盒子中蕴藏着某种能量,是某种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实在形态,这种感受是本质和自然的,而把小盒子摆放在大盒子中来营造空间是具有叙事情节的探索。虚、实空间是相互并存联系的,体块之间的组合都是以正方体为元素,把它们分离使中间产生多个虚空间,多个相关的这种组合便形成盒中的实空间与虚空间。
空间模型认知2
        制作者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外表形式感觉上,而是仔细研究了盒子内部空间的变化,并讨论光对它们的作用和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为了让几大块的内部空间产生联系,作者设计了一条通道贯穿它们,当视线被牵引着走完通道时,每大块空间独特的变化也将会被全部感受到。之后,空间流线的神秘感产生的每个联想似乎都能激发新的创造,带来新的可能和机遇,随着每一阶段的推进,方案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越来越多的可能,因而使整个制作过程变得非常有趣。
        空间是借助光影来表达的,离开光和影或光影变得紊乱时,空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于是,作者在盒子壁上有秩序有节奏地开启了条形窗洞,在时间的维度上,空间拥有了节奏般的痕迹。之后,作者在空间里主观地提取并确定一些线,构建成一个我要的空间上的延续,然后去探讨它们所围合出的一个空间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意义。

1. 设计者:张正阳


2. 设计者:王娜


3. 设计者:邱玉蕊


4. 设计者:李萌
 

结语
        基于生活体验的空间语汇变化和变形使学生感知形态元素之间连接、组合的可能途径,跳出建筑认知模式的惯性,对于扩展学生的设计语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筑空间概念的转化方式诸如空间与要素在角度、方向、量度、虚实方面的变化,大小空间的相互穿插、并置、旋转或套叠等,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空间的衔接、围合关系,并相应改变实体元素的形态创造全新的建筑空间。空间设计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在传统形态构造方法基础上以生活体验的方式在全新的空间句法上进行建筑创作,设计中的空间元素不再是机械的技术规范或中性的构成手段,而成为人们创造生动空间情态与意蕴的媒介。
 

* 此文为作者针对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开设“空间形态设计研究”的课程教改尝试,感谢杨文会院长为师生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
 

注释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5 页。
[2] 薛滨夏、周立军、于戈:“从真实到概念——‘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建筑学报》,2011.6,第31 页。

[3] 崔鹏飞:《让空间直接发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8 页。
[4]Lisbeth Funck and Anette Johansen,GENERATOR,AHO,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2008,page:15.
[5] 同[4]。
[6] 此空间设计教案借鉴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彧、朱渊老师的教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