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基于Living Lab创新方法的教学设计与探索——以产品设计课程为例

  • Update:2012-07-26
  • 汪晓春/郭帅/纪阳,北京邮电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题训练的方法上引入Living Lab 创新设计的方法,从而使产品设计课程具有用户参与创新、多学科交叉及真实环境里的创新的新特点,对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索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院校对这一专业核心课程不断进行教学设计上的改革与探索。随着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就需要学生具备更全面的协同创新能力。笔者多年从事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尝试将Living Lab 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引入产品设计课程当中,并以实际的项目作为课程基础,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运用该方法,课程项目的成果最后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也从课程学习和项目实践过程中获益良多 。


一、Living Lab 方法与创新

        Living Lab 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之后在欧洲迅速发展壮大。[1] 在国内被翻译为“实地实验室”、“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室”或“应用创新实验室”。Living Lab 是一个由用户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将用户带入到创新过程中来,提升创新速度和创新效果,通过用户需求引导资源整合,产生协同创新效应。Living Lab 在可持续性、开放性、真实性、用户参与创新和自发性这五个原则前提下,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服务、一种环境或是一个系统。Living Lab 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民主化的生动体现,是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2]
        Living Lab 方法与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 用户参与式创新
        在传统创新模式中,创新主体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甚至政府;创新客体是用户或消费者,被动地成为创新客体。这两大群体之间互动较弱、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传统创新模式主要是为用户和消费者设计产品,而Living Lab 模式强调的是由用户驱动创新,与用户一起设计产品和用户参与设计产品。
        “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Living Lab 划分了不同的用户群,使各个不同的群体间在现实世界中协作工作。Living Lab 还将用户纳入到创新体系中,不断地通过用户参与推进创新迭代,从而使得用户需求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因素将创新链条上各个环节脱节的部分弥合起来,形成一种用户需求驱动之下的技术与需求的协同创新。从把用户作为创新的研究对象转移到把用户作为创新的主体上来,这可以说是开放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变革的力量之源。
        2. 多学科交叉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创新的有效催化剂。正如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所说,“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跨学科知识背景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基础,创新需要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产生创新机会点,不断放大和升华产生创新想法。知识的重组和创新往往需要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因此推广多学科合作对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Living Lab 以科研机构为纽带,通过对多学科知识和人才的整合,建立跨学科协作网络。一方面将用户需求实时地引入创新应用的研究和开发阶段,使之形成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创新产品和应用理念,另一方面和企业协同合作,将好的理念付诸实施,并负责评估测试,使之成为能够产业化推广的商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Living Lab 为技术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联系渠道,为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条提供了灵活而有效的交互式网络。
        3. 真实环境里的创新
        真实环境里的创新意味着整个创新链的运作基于一个真实生活工作环境的区域,通过协同创新,进行本土化和区域化的实践。Living Lab依托于真实的生活环境,面向具体创新问题,建立官、产、学、研、用间的合作机制。环境要素包括了区域地理、物理空间、文化、经济、教育水平、科技资源、生活习惯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等多种因素,由此构成了创新背景。

1. 项目设计流程


2. 发现问题阶段


3. 概念设计阶段


二、基于Living Lab 方法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高年级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了从前期调研到最终产品的设计及设计评价的整个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注重选题、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分析能力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并且要强调设计的评价与反馈。
        在组织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将Living Lab 创新方法的用户参与创新、多学科交叉及在真实环境里的创新这三大特点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当中。设计选题结合实际具体课题项目,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缺口,独立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
        1. 用户参与设计过程。在整个设计流程中,用户会参与到设计流程的每一个阶段,在开放式设计讨论的环境下,用户和参与课程学生共同来发现探讨设计需求,设计方案的可用性等相关问题,用户深度参与协同创新。
        2. 多学科交叉共同指导创新。基于Living Lab创新方法的授课方式可以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企业、其他学科学生及教师参与设计和项目合作提供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整合并共享跨学科资源,为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基础,衔接了各个分支学科在设计中的作用, 并能综合运用到产品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去。
        3. 真实环境的创新教学。基于Living Lab 创新方法的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和讨论,很多实际调研内容要求学生不能只通过网络、书刊来获得,更多的是需要走出课堂到真实的环境、市场和用户之中观察和体验。
        4. 教师学生角色新定位。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将自己定位成项目的管理者,整个课程强调学生和用户一起主导设计流程。让学生成为项目的领导者,组织建立自己的团队,协调团队成员和用户,制定小组项目进度计划。[4]
        这里我们以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为老年人服务设计这一实际项目课题为例,来简要说明如何使用Living Lab 创新方法来对产品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产品设计课程是八个教学周的课程,笔者在上课之前制定了按照教学使用的设计流程顺序进行的时间安排进度表。
        笔者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和课程安排制定了设计流程,课程使用的设计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概念设计。(图1)这三个阶段的制定考虑了Living Lab 三大特点,需要学生在这个完整的设计流程中去体会并应用Living Lab的创新方法。
        发现问题阶段,需要学生跟目标用户进行直接交流,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我们选取了40个老年人家庭样本,学生分组进行入户深入访谈;入户访谈需要学生观察、体会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环境,更好地发现问题。Living Lab 创新方法中,用户参与创新是必须的一个环节,这里的用户访谈就是用户参与整个设计创新的第一步。教师和助教在访谈之前制定出用户访谈提纲,学生在访谈结束后结合每个样本实际情况总结整理,为每个用户制定自己的“档案”。(图2)
        定义问题阶段,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开放式课堂,学生在使用头脑风暴进行机会点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将老年人、项目参与人员以及其他交叉学科的相关的物联网技术专家请进课堂,共同参与讨论。在设计故事版的这一环节,学生也需要积极征求老年人和技术专家的意见,让老年人以及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设计创新过程中来。在这一阶段,学生更多地遵循设计流程的顺序,寻找设计的机会点,教师主要充当指导者,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项目的时间节点加以控制。定义设计问题的方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特别是对某些问题可以更深一步思考,做出启发式的诱导。学生仍然是整个项目的主导者,用户是项目的参与者。
        概念设计阶段,在这个深入设计阶段,学生需要对自己前面提出的设计机会点,进行构思和展开设计,包括草图绘制、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效果图制作等。效果草图绘制好后,同学需要同老年人、跨学科技术人员讨论产品设计的使用方式是否易学易用,产品是否为老年人解决问题,交互方式是否能被老年人接受,产品在技术方面是否可实施。经过反复推敲,学生需要做出一个交互的低保真界面交互图,初级阶段进行可用性测试。在这个概念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协调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分工,时间进度安排等问题,在锻炼设计能力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图3)
        课程答辩陈述,在完成了设计流程的三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后,每组学生会为自己的设计做一个答辩陈述,我们会请老年人用户、跨学科背景的教授、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到答辩现场,为每组学生的产品设计做设计评价。在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的同时,参与设计评价人员会对答辩者进行提问,让同学的设计被充分发掘展示。

结语
        基于Living Lab 方法的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教学模式,由教师、学生、用户、相关技术背景的专家共同完成创新。教学不只是知识的惯性的传递,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环境,注重的是营造一种协同创新的氛围。将多学科交叉充分应用到产品设计课程中来,能拓宽学生视野。在不断的课程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分析能力,以及协作创新的能力,这才是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

* 本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本论文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芬基于livinglab 的智慧设计创新网络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成果,项目编号:2010GR0002

注释:
[1] 宋刚、张楠:“创新2. 0: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中国软科学》,2009.10,第63 页。
[2] 纪阳:“泛在网技术产业发展与用户参与的living Lab 创新模式”,《办公自动化》,2011.6。
[3] 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1, 第58 页。
[4] 彭英、郑会颂:“基于 Living Lab 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服务体验的视角”,《现代教育技术》,2010.7,第1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