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的有效衔接

  • Update:2012-09-28
  • 徐慧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8期
内容摘要
在当下,《构成设计》日渐被曲解,就构成而构成的教学使其课程角色显得苍白,创新势在必行。故在“鞋品设计”专业一年级尝试设置《鞋品设计立体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定位于承上启下,以求达到艺术设计构成基础与鞋款造型设计的有效衔接。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鞋靴设计专业者为数不多且时间不长。本文试以鞋品设计专业一年级《鞋品设计立体原理》创新课程内容设置中,如何使教学目标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有机结合,使艺术设计构成基础与鞋靴造型设计有效衔接,做些总结和阐述,试求商榷。
 

一、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构成是艺术类院校必开的基础造型课程,但是,“鞋品设计”专业的教学,如果仅仅将设计停留在抽象构成的层面,脱离了鞋靴是以人的脚(包括腿部)作为设计对象的实际,无疑会事倍功半。
        定位于承上启下的《鞋品设计立体原理》的课程,把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设计有效衔接作为立足点。课程关注的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而是设计与制作、动手与动脑相桥接的过程。旨在通过设计项目或案例进行教学,从立体原理入门,以鞋靴造型为归宿,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设计思维方式,加强对立体形态与空间的认知,加深对形式美法则、造型材料、构思与创意等的理解,在实践教学目标的同时感悟知识内涵。
        学生经过立体结构造型能力培养和实操动手能力的强化,有了对鞋靴的分析、发现、判断、挖掘、优化、多角度观察等能力后,不但可促进其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加深对立体原理之于鞋靴设计的基础性作用的理解,还可明白立体原理在造型的形成方法上与鞋靴造型设计的一致性。当学生按照立体原理中点、线、面基础元素进行强弱、动静、疏密、虚实等基本规律组合,结合裁剪、切割、镂空、折曲等手段对虚拟鞋靴不同部位造型,就能从真正意义上领会从抽象到具象、形态美感、形态创新以及新的视觉效果的含义,最终在作品中充分体现鞋靴形态的三维空间设计感和视觉表现张力,这便是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设计有效衔接的意义所在。(图1、2)


 

二、确保“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合理组织和实施课程内容
        《鞋品设计立体原理》课的主要目标是借助立体原理着力培养和打造学生对鞋靴造型设计的判断力和创造力,而这一目标达成的关键则是合理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项目教学。
1. 课程内容注重设计理论和项目实操的有机整合
        制定并瞄准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并将其分解于教学过程,确保“有效衔接”,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脑、动手制作能力、应知道什么、会做什么和该怎么做作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科学设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综合的课程项目。
工作项目一:立体设计原理训练。 知识要求:①了解立体设计概念; ②熟悉立体设计的表达及其手段。技能要求:①能设计薄壳结构;②会柱式、线式表达。互动要点:从平面到半立体、全立体的转换。教学实施:项目由3 个实验模块组成,分步实施。
实验1 :以卡纸代替皮革,进行虚拟鞋面的半立体设计。通过面材的薄壳设计,利用剪切,折曲,压缩的方式,将平面的板材转换成2.5 维的半立体形态,思考其中反映出来的主次,聚散,直曲,高低的平衡要素和空间起伏,甚至构成触感肌理,感悟形与形的关联、凸凹相互转换的自然规律及其力感和整体感。实验2 :以卡纸代替皮革,进行虚拟鞋筒的设计。将板材转换成三维柱体形态,即虚拟成筒样形体结构,用切割、镂空、添加、拉伸等方法,进行柱面或柱口的形态设计,并拉近与鞋筒造型的距离,全方位地审视其局部与整体造型的参差,力求正形态和负形态能互相呼应。实验3 :以卡纸代替皮革,进行虚拟条状鞋面的设计。学会利用切割,翻转,折叠,拉伸,扭曲的手法作纸线的加工,思考除了鞋面的鱼嘴和后空之外,面前条、面后条及马鞍带的各种造型可能,尽可能接近真实凉鞋鞋面的设计。
工作项目二:立体设计应用。知识要求:①了解鞋靴造型中点线面的形式感; ②熟悉鞋靴设计中立体原理的运用方法。技能要求:能进行系列三维立体表现。互动要点:鞋靴立体造型的虚实空间感研究。实验4 :用任意材料,进行虚拟鞋底、鞋跟或鞋饰的模型设计。既寻求实体所占空间和虚体所占空隙的美感,又体验形体的尺度和量感的作用。作品中每表达一构思,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作感官描述,做理论上的总结。
        以上项目教学的重点首先定位在结构创意和研究鞋靴各部件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上。
2. 课程实施注重过程与“生成”的关联
        关注学生设计中动态的“ 生成”[1],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当按预设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创意和制作会有意无意地跳出课前预期的范围,出现意外的动态化的“生成”,及时抓住并利用学生的疑惑、曲解、设想等,适度拓展,启发引导,就能使各种动态的“生成”成为合理的设计。
        例如在实验1 纸型构成实践中,有的同学误读美的含义,型的构成“生成”了多种要素的合体(图3),内容松散琐碎、形象之间互不关联。针对此情况,以学生的即时作品(图4、5)为例进行比较,证明单纯、简洁、有序的形态语言有助于整体感的表达,反之,就会引起人的视觉混乱而削弱整体感的表达,任何作品的主次分配、元素取舍都必须把握好“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各个元素形象构成的和谐及其整体感是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


        形态的感觉是造型中最难的部分,不仅要研究对象的“力”感,还要研究对象的“量”感,更要表现对象的“空间”感。于是张力、整体感、元素的关联性,是教学中主要强调的内容。在实验2 以卡纸代替皮革进行虚拟鞋筒设计的过程中,适时导入力感的概念,抓住“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对象”这个教学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生成”,把整体的协调感觉运用到模拟鞋筒的柱体设计中,主动思考三维立体的空间和虚实,促进对创造性的认识和美感追求进一步升华。(图6、7)


        在实验3 以卡纸代替皮革,进行虚拟条状鞋面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凉鞋鞋面和系带效果作为思考对象,用纸线加工的方式,根据曲线(面)组合的本身和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韵律、深度和方向给人以舒展、轻松、自由的心理感觉的特点,依循有序的扭曲、排列、穿插手段,进行立体形态构成, 让线织面的内外曲面变得丰富,使观者从各种角度观看均能获得美的视觉效果。通过即时点评、即时鼓励,并随机用学生的即时“生成”以“如果……那会怎样”、“如果……是否更美”予以启发,调动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引导学生从“生成”迈向成熟设计。(图8、9)


        实验4 以任意材料进行虚拟鞋底、鞋跟或鞋饰的模型设计,具有综合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实验要求学生用不同材料介质进行模型设计制作,除了要对各类材料具有掌控能力,还要求把立体原理和模型制作的美学要求一致起来。事实上,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生成、分析、总结的过程,即使对各类材料缺乏驾驭能力,只要去做了,那也是一种“生成”的积累。这种过程不仅是知识综合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知识体系重构、创意火花迸发的过程。学生从结构处理上,可学会通过自己作品所选的元素、肌理、层次,分析直线的简朴和曲线的婉转、点线面的交替和空间的凹凸起伏、形态的折曲和堆积、颜色和形态风格等;从创意内容上,以几何形、物态形(植物、动物、建筑、文字等)中极富美感的曲线、极具理性的直线着手,捕捉身边、自然界、生活中有价值和可供借鉴的物体和资源,展开想象的能力;从表现方式上,可培养不拘泥于琐碎的罗列,在“大气”的前提下进行精致的细节设计的作风,从而保证作品的完整度。(图10、11)


 

三、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有效衔接”是课程创新的血脉
        引导学生加强对立体形态与空间的认知,加深对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造型材料、构思与创意等原理的理解,以期达到强化学生适应设计载体变化进行形态创意,是当下《鞋品设计立体原理》课程改革,实现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的有效衔接的主要用意,为此,学习中第一是明确立体原理是针对形态进行的三维立体空间整体性的理想把握;第二是明确单纯的立体原理训练与鞋靴造型设计中实用立体形态的区别和关联,即纯粹的立体原理训练,只要材料性能及加工允许,可任意发挥想象力创造新颖的空间造型,而鞋靴立体设计则要与腿脚共同承担设计效果;第三是明确不管用什么材料去表现和描述构思,都应该大胆塑造和尝试,务必将所学到的立体原理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虚拟项目设计之中,使立体原理与鞋靴设计得到应有的衔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金剑平曾将设计的整体感用生物体的血管和经络来示意,就是为了说明,任何的创造,其自身的元素间的关联犹如所有的生物体都贯穿血管和经络一样,组合形态要有内在的联系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设计作品如此,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然以往的立体原理教学多离于设计对象载体之外,此课程与彼课程各自为阵,缺乏内在的联系。因此,《鞋品设计立体原理》以虚拟项目为课程内容,探索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的有效衔接,注重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层层递进课程知识,使立体原理所涉猎的点、线、面、肌理、力度、秩序、节奏、体量、比例等知识、方法和创意技巧纳入到鞋靴设计的核心层面,成为血脉,成为鞋靴设计中予以应用的基本内容。
        立体原理与鞋靴造型的有效衔接无疑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类鞋靴设计打下了基础。在《鞋品设计立体原理》课之后,学生将挑战侧重于功能和风格化的鞋靴造型设计和训练。希望以上的课程设置措施能获得同行的共同探讨。
 

注释:
[1]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基础上,于1983 年提出了生成学习理论。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参阅:“维特罗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http://resource.sne.snnu.edu.cn/xxzy/dy2/news/view.asp?id=25692-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张华著:《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金剑平编著:《立体形态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合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