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展示模型课程的实验性教学方法论

  • Update:2012-11-10
  • 叶双贵 姜保国,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传统的展示模型课程过于重视模型效果表现以及技法传授,学生自身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尝试将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方法借鉴到展示模型课程教学中,该实验性课程注重设计题材的当下性,强调启发、引导性地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协作、公平竞争。

一、当今展示模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设计教学片面思想的影响,当今的展示模型课程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课程自身结果,忽略了不同课程和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课程题材缺乏一定的社会关联性,导致展示模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颇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注重模型形式表现而忽视原创概念表达
当今设计院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狭隘的观点:展示模型课程便是教授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材料进行模型效果表现,其目的是制作出精美的模型,设计模型外观的漂亮与否是课程最终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完成作业时,很少有学生会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原创性设计概念构思。大多学生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优秀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与“模仿”。相反,学生们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模型制作的工艺和外观上,而根本不去考虑展示模型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每一个主题的内在涵义。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无疑与展示模型课程的设置目的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终必将导致我们培养的设计师变成只会制作模型的“工匠”。
2. 课程学习内容与社会脱节
很多踏上工作岗位的展示设计专业毕业生都反映,学校所学知识过于理想化,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工作。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课程的学习内容过于空洞、虚拟,缺少真实的社会基础,以至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低年级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他们天马行空,毫无拘束地构思。
然而,展示模型课程属于系统性的整合阶段,课程的学习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当下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让他们基于真实的问题进行展示模型的设计与表达,从而不断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能力,并不断形成自我批判的价值观和文化视野。反言之,如果当今设计专业教育继续忽视概念的当下性,或是设计概念仅仅来自他们不切实际的想象,势必会影响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并且不利于他们向更高层面发展。
二、展示模型课程的实验性教学
在多年的当代艺术创作与设计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当今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尝试将当代艺术探索中的相关心得引入到设计课程教学中。其实,设计与当代艺术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1. 原研哉说过,“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也是从社会、人文等宏观问题入手,所以二者的源头是相通的。2. 二者的创作手段也有相通之处,都是利用符号元素对概念进行视觉化再现,从而使人更易理解。虽然当代艺术更多地是从精神层面与人沟通,设计则更多地从实用功能层面给人以满足,但二者的内在本质和创作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将当代艺术创作中相关思想融入到展示模型课程的教学中,能够为其注入新鲜的血脉,是解决展示模型教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一个班的展示模型制作课程教学为例。
与传统的“师徒教授式”学习方式不同的是,整个课程的学习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初始阶段,笔者让学生们以“抓阄”的方式将班上32 位学生均分为8 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程题材着手设计概念探索。课程题材的来源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性构思,而是鼓励学生从社会焦点问题或是流行事件入手,如全球变暖、资源过度开采、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动车事故、校车事故等。这些问题和事件发生在我们真实生活的时代语境中,我们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或是了解到相关信息,对其并不陌生,只要适当地进行转换,这些题材都可以成为展示设计概念的来源。并且,将真实问题引入到模型制作中,能够赋予模型真实生活意义的传达,从而有效地解决当今展示模型的“华而不实”。
为了具体阐释展示模型课程的实验性教学,现举例说明。例一:图1 展现了受温室效应影响,南极冰川不断融化,企鹅的生存环境正受到挑战,最终也将威胁到人类生存。如图2 所示:同学们以这个社会焦点为题材来源,将其提炼成展示模型设计创作的概念,即采用炸裂的冰块、蓝色的海洋等素材,用静态的手法动态地向我们传达了南极冰川正在不断融化的现实,具有很强的视觉说服力,从而给予我们警示。例二:许多山区小学因为条件有限,所用的临时校车,安全性十分令人担忧。更有甚者,为了节约开支,有的学校校车严重超载,造成事故。这个沉痛的话题一次次刺激着公众的神经。校车事故频发,给就学安全敲响警钟,令社会大众反思。(图3)于是,一个学习小组利用校车这一元素,制作校车展厅模型,以引起大众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关注。利用校车展厅举办校车展览,进行公益宣传,让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到山区孩子的困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让公众关注校车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儿童就学安全。(图4)
由此可见,这些展示模型,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概念的表达,而且具有社会价值。这种教学方式从当今真实问题入手,让学生们在当下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寻找设计的切入点,从而保证设计概念的鲜活性、当下性,而不至于空洞、乏味,与社会脱节。在协商互动的基础之上,老师和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消除隔阂、直接对话,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实验性展示模型课程的特点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设计教学的狭隘思想,为展示模型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归纳总结,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 注重设计概念的探索与表达
展示模型课是对概念的一种实物化再现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对概念进行表达。概念的传达应该是整个展示模型的灵魂。如同创作一件艺术品,设计伊始,设计师需要精心斟酌其想要给消费者传达的理念。只有当这个概念清晰了,才能着手寻找相应的材质进行三维实物的构建与表达。反言之,如果概念仍处于混沌状态,就盲目地去选择材料、进行实体模型效果的表达,其效果只会如隔靴搔痒一般。所以,在课程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多花时间进行前期的设计构思,不断地深挖、细化概念。这个探索的过程虽然不易,但是一旦弄清理念,后期的模型制作就会水到渠成。通过前期的探索,同学们对概念、表现元素都已经很清晰,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预定的计划寻找合适的材料,根据设计的尺寸进行板材的切割、粘合。当然,学生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视的一方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制作,这些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认识,并不断提高,但概念的表达才是课程学习最主要的目的。
2. 设计概念来源于当下社会生活
在校学习过程中,为了模拟工作中的实际设计,课堂学习中往往会以概念设计等形式展开相应课题的探讨。但由于学校并不等同于实际社会,以至于一些概念的学习过于空洞,不利于学生对真实生活的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人感觉很漂亮,然而仔细品味起来却没什么意义。所以,在展示概念探讨阶段,与其让学生们不切实际地想象,笔者更主张让学生去从当下真实的生活问题中寻找概念的来源。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也受益良多。首先,课程只给出一个宽泛的主题,即让学生去从真实生活中寻找设计概念来源,从而给学生们留出很多自由发挥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去探索喜欢的题材,将其演变成设计的素材来源,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间接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其次,让他们在对当下问题的反思中学会理解社会、理解生活,跳出学校安逸的生活环境,直接与真实社会生活对话,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具有鲜活生命力,并非不切实际的空想。正如布鲁纳所言:
“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1] 通过这种反思,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还能逐渐培养其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许多展示设计造成的浪费、污染等问题,归咎其原因在于设计师缺乏一种社会责任。在笔者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与表达也在有意培养学生们的道德重塑和价值回归。
3. 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课程探讨
在展示模型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的学习不是孤立、独自完成的,而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协作进行的,“课程建设的艺术在于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和组织力。”[2] 学生们根据商定的主题,形成相应的学习小组,每个组员都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学习小组建立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合作”的原则,提倡自由组合、男女搭配。具体方法是: 4 人组成一个小组,并设小组长一名,鼓励组长轮流担任。小组建立后,怎样开始进行实际学习呢?第一阶段,在组长的主持下,学习小组会进行大量的头脑风暴,寻找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焦点问题。第二阶段,筛选这些问题,达成一致的概念设计思路,形成多个设计方案。接着,大家围绕多个设计方案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最终的设计表现方案。最后,根据选定的方案,大家分头准备材料,以及材料的加工制作、拼贴。在这种小组式学习中,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协商,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男女搭配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交往能力。轮流担任小组长,也可提高同学们的责任心、使命感。组员们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一种集体“参与感”。尤其是当最终设计作品大功告成之时,内在的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会油然升起,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结语
艺术虽然不同于设计,但是当代艺术中的许多思想对展示设计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尤其是基于当下社会问题的概念教学。这种实验性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保证展示模型设计中概念的原创性,从而有效解决展示模型课程教学中概念空洞等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在对当下问题的反思中逐步建立自我价值观,形成设计师的职业道德。我相信,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深入和推广,一种全新的教学秩序将会诞生。
注释:
[1](美)小威廉姆· 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第253 页。
[2] 同上,第167 页。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2](美)小威廉姆· 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3]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4] 王少珺:“艺术设计教育要走创新之路”,《发展论坛》,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