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空间的演绎——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主干

  • Update:2013-03-11
  • 王洪海/王一平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2期
内容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我校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第一学期的主干脉络,即由四个空间的演绎 :“储存空间——概念空间——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组成的教学整体。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总结教学取得的成果,反思出现的问题。

 中国建筑教育的改革历程,已经历了无数变迁。在传统“布杂”(Beaux-Arts)式建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国内各个建筑院校早已尝试新思路、新方法,探寻符合自身建筑院校特色的教育方法。改革方式层出不穷,其中以“空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建筑院校教学的一种明显趋势。
空间的教学理念,将空间作为设计的起始和核心,强调人对空间的感知,功能、形式、结构、材质等方面的设计都围绕空间展开讨论。空间是三维的,空间的教学和传统“布杂”的渲染以及从平面图开始的二维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在现阶段还缺少相对成熟的教学经验,大都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如何体现空间教学的特色?如何和传统的教学相结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针对空间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接下来以建筑学本科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为例,具体进行讨论。

一、建筑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尝试在一年级教学中以空间为主线,贯穿作业始终。课程概况如表1 所示,下面详细地叙述具体的教学过程。


1. 储存空间
“储存空间”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小设计的感知与操作,学习设计的基本技巧及过程。并通过对所设计内容的说明及表达,培养设计表达的能力。教学环节的起始是一个贴近建筑专业学生学习生活的小制作——设计收纳盒,要求收纳绘图工具,并可放置或悬挂于书桌上。学生首先要了解建筑专业学生的工作特点及其使用的工具,并解决工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次,发现自己座位附近可以有效利用的空间。最后,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制作出满足使用,造型新颖,并具备一定创新性的收纳盒。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不仅对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所体会,也对各种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和连接方式有了熟练的掌握。(图1、图2)


2. 概念空间
“概念空间”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创造能力、合作及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于墙体砌筑方式与结构稳定性之间的直观认识。教学环节是通过三个系列作业的组织,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目的。具体内容是自由搭建——墙体搭建——空间搭建。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室外场地——学院楼南北分支中间的庭院,以小组形式进行实体搭建。首先,学生在自由搭建中熟悉砖的特性、研究构造,并亲自参与建造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再进行墙体搭建,通过搭建出12 墙、18 墙、24 墙、37 墙,进一步掌握了砖墙的搭建规律与结构的密切关系。最后,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搭建出有一定空间容积的造型,并赋予它一定的含义或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要实现一个造型需要的技术支持,由此找到实现的建造方式。(图3、图4)


3.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测绘小建筑,初步认识建筑的基本构成、空间尺度和细部构造等。并在制图过程中学会表达建筑的平、立、剖面图。最后掌握建筑工程图纸与建筑实物的关系,具有初步的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化的能力。教学环节是选取本校西门和北门值班室作为测绘对象。这两个值班室为建校初设计建造的,虽然规模很小,但具备建筑的所有基本要素,而且建筑立面的比例尺度设计考究,作为一年级认识建筑的范例,尤其适合。学生在开始阶段,先自行勾画建筑草图,以此作为测绘时标注尺寸的蓝图,但容易尺度比例把握不当,与实物背离较大,在实际测绘时就会发现,再进行调整。通过这样一个“勾画草图——测绘标注——绘制建筑图——再次测绘——完善建筑图”过程,认识了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及构造尺寸关系,并在课程中间及时嵌入关于规范制图的讲座。
4.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地体验和分析,了解并掌握城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外部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由一个使用者的角色转化为建筑师的角色。教学环节先布置任务,不做讲座。然后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在考察过程中,就具体案例进行空间内容方面的讲解。由此学生能亲临感受,更易于理解外部空间中涉及的很多抽象概念,如空间的比例、尺度、边界、组合方式等。再通过课下认真调研体验、收集数据、发放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课上与教师交流探讨,然后再次去现场调研体验,得出结论。课上再与教师交流,如此反复。学生对外部空间有了更深入的分析,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过去的游客转化为具备一定观察分析能力的建筑专业人员。(图5、图6)

二、教学成果总结与反思
1. 承上启下,整个教学脉络清晰
由空间的演绎变化贯穿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始终, “储存空间——概念空间——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形成教学的良好过渡,前后承上启下,循序渐进,教学内容中实行体量由小到大,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对象由具象到抽象。主干脉络清晰明了,其他辅助内容穿插其中,如仿宋字练习、制图规范穿插在建筑测绘作业中,钢笔画训练穿插在城市调研作业中,形成多元综合的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且贯穿整体的建筑学知识链。
2. 引导学生入门,从“生活”、“设计”到“建筑”
热爱生活是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生活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设计的源泉。只有那些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喜欢制作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建筑师。我们的学生总是离书本太近,离生活太远,这对于我们感知建筑,设计建筑是很不利的。
收纳盒的制作充分说明了生活和设计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从生活中来,并为之服务。砖的作业则表现了设计和建筑的关系。空间搭建的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成果虽不是建筑,但可称之为类似建筑的构筑物,如果赋予它功能,不就是建筑的模型了吗?建筑测绘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从三维到二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建筑测绘是建筑设计的逆向过程。而城市调研把生活、设计和建筑完全融合在一起,充分说明了三者统一于一个整体的关系。
3. 实践性强,更易于学生理解学习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从学生大学阶段的第一学期,就培养学生实践参与的能力,完全改变过去一味钻研书本、生搬硬套、机械的学习方法,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造实践中,才能有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砖的作业,学生在头脑中构思的造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结构不满足。所以,再完美的抽象造型也需要实实在在的结构关系。在此,学生就会明白,建筑设计仅仅靠感性是不够的,有了理性的支撑才能实现。
4. 与其它课程安排的协调性
建筑学专业的特点是学习内容不仅在于课堂效果,主要依靠学生课下完成作业。在这一学期进行最后一个作业(城市空间)过程中,学生同时被安排了大量其他课程,导致没有时间课下调研,作业完成进度缓慢,迟迟没有成果。由此,在课程安排上,应根据专业特点,统筹安排全部课程,才能更好地达成预期效果。
5. 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专业能力之一。无论在上学阶段还是就业以后,方案的汇报都至关重要。因此,在每个作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教学形式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汇报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自己表达能力的欠缺之处,也能发现其他同学的问题,做到取长补短。
6. 城市调研作业难度偏大的应对策略
在城市调研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和把握都感觉吃力。如对区位关系的理解,停留在地理位置的概念上;空间的分析,也只是对环境的感受而已,不能从平面形式,尺度关系,围合方式等方面深入剖析。由此得出结论,此作业设置难度偏大。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建议教学内容增加如下三个环节:(1)提供参考书籍,提前预习。如《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著)等;以及其他院校对城市空间调研的范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南京1912 休闲街区的调研分析作业,都是可以参考借鉴的。(2)作业中间穿插PPT 形式的汇报,教师在此可直接发现学生调研的深度,及时指出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此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分析能力。(3)设置一篇暑期调研论文作为此课程的后续补充,内容为学生家乡所在城市与建筑、人们生活的关系,以此增强学生对城市与建筑、人相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结语
一年级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和掌握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过渡到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 以往“重表现, 练平面,轻设计”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在二年级建筑设计时处于茫然、无从下手的状态,或者从平面图入手,缺乏空间设计概念及能力。而“空间”为主题的教育理念有效避免了上述现象的产生,学生从一开始就锻炼空间思维能力,习惯从三维入手,再辅以贴近生活的设计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同时也克服了三维较二维的难度。
*烟台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项目《基于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技术课程渗透性研究》, 项目批准号C100 ;烟台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项目《“基于问题”的建筑学初步课程之体系与教学法研究》,项目批准号B035。

参考文献:
[1] 顾大庆:“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建筑师》,2006。
[2] 顾大庆:“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建筑师》,2007。
[3] 朱雷:《要素与机制——从设计操作角度出发的建筑空间及教学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