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从艺术品到现场的创造性设计──记玛莎 施瓦茨的首次中国国际设计工作坊

  • Update:2013-08-29
  • 赵 晶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以国际设计大师玛莎?施瓦茨的设计工作坊课程为主线,分析了具体的教学过程及部分学生作业案例,强调从艺术品出发进行原创性设计的理念及方法,力图引发人们对艺术化设计及创造性思维的关注。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首位女性终身教授、美国风景园林协会理事、英国皇家建筑协会高级会员玛莎·施瓦茨博士,是全球著名的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她拥有艺术教育背景,曾经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院校执教。从业30 余年,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艺术美感与创新理念,并且多次赢得国际设计大奖。2012 4 月,应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邀请,玛莎·施瓦茨首次来到中国,教授国际研究生设计工作坊课程,并进行学术讲座交流。她的教学与设计理念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与影响。

 

一、课程主题及理念

此次工作坊课程以“景观的艺术性表现”为主题。强调以艺术品本身为灵感来源,让学生们从感兴趣的作品出发,获得灵感与想象力,将其联想发展到自己的设计方案当中,学会创造性地思考与处理问题,扩展思维,设计原创性作品。

 

二、课程安排及习作分析

课程之初,施瓦茨让20 名来自景观学系的研究生自由分组,形成2-3 人一组的9 个团队。其课程安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捕获灵感:参观798 艺术区

第一堂课,同学们在施瓦茨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798 艺术区的四个代表性展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佩斯北京美术馆、长青美术馆以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利用照相机、速写本、铅笔对艺术品进行记录,并找到一个最能打动自己、最能代表自己感受甚至是最厌恶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视频,抑或其他艺术品。之后,学生需要回答以下8 个问题:1. 这件艺术品在视觉上最吸引你的是哪里? 2. 对你个人来说,它有什么意义? 3. 除了视觉吸引你之外,这件作品还有其他地方吸引你吗? 4. 它能代表其他在视觉或精神上吸引你的东西吗? 5. 这件作品是否能反映出你个人性格中的某些方面? 6. 它有什么神秘或让人迷惑的地方吗? 7. 这件作品能使你对自己的哪些地方有进一步认识? 8. 它能体现出你创作上的艺术方向吗?

在参观过程中,施瓦茨建议大家随时搜集素材,做一个自己的“资料收集册”(Collecting Library),帮助日常创作。施瓦茨的SAP 公司就收集了许多艺术素材,每次进行方案设计时,都要参看这些素材找寻灵感,这种方法十分有价

值且实用。

2. 灵感延伸:手模创作

以鞋盒和模型黏土为材料,进行手工创作。作品要表达出学生在798 艺术区所选艺术品的思想、感受。这个作业不受景观或建筑专业的限制,是一个类似于雕塑的三维艺术品创作,而不是绘画或是其他二维设计。创作仅代表其自身,重点在于它能否体现出对应艺术品的精神与内涵。

施瓦茨指出,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专注于所选的艺术品,不要局限在鞋盒的框架中。鞋盒不是一个容器,或是一个场地,而是一种创作材料,要把鞋盒和黏土两种元素相融合,充分利用鞋盒的“硬”与黏土的“软”。评判这个作业的标准是:如果去掉其中一种材料,另一种仍保持原来的形象或意义,那么这个作品就是不成功的。为了使同学们对练习充分理解,施瓦茨举了一个极端的案例,她在哈佛授课时,有人把鞋盒全部烧掉,也有人用水将其完全浸透、裁剪、撕扯,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最终设计的作品一定是对所选艺术品的重新创造,用自己的创作对这些艺术品重新进行解读,而绝不是单纯的复制。

这项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了解自己,展现出其个人的观点与艺术审美力。通过艺术品本身,为设计者未来的创作寻求设计创意与元素,这在任何设计工作中都非常重要。设计者常常面对的难题是如何感动他人,这要从了解自身出发,要明白自身最关心的是什么,找到隐藏在欣喜、愤怒、恐惧、兴奋等情感表象背后的深层动因。尽管每个人的感受与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都会对设计产生影响,最终成为丰富作品的重要手段。在施瓦茨的启发下,同学们提出了多项具有创意性的方案。如有的同学对光影的变化很感兴趣,尖锐的刺针在光影的照射下变得柔软,带给人截然相反的感受,由此创作了一个尖锐与柔软极端对立的世界;有的同学对黑白的强烈反差产生兴趣,将其衍生成男人与女人两种不同性别思考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区别;有的同学对照片中的人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性颇有感触,认为它反映了外界环境的嘈杂与人内心真实的孤独。(图1-3

 

1-3

 

3. 转义应用:从艺术品到景观

以天津大学学生宿舍与食堂之间的一处广场为基地,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前期艺术品的创作及设计灵感的挖掘,同学们进入最终的景观艺术化设计,这也是本次课程的核心与重点教学部分。

设计共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每组需提交两个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强调小组学生共同合作,而不是每人各出一个方案。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找到艺术品与设计理念的关系,避免单纯形式上的转换。施瓦茨提醒学生:作为设计师,我们的确需进行功能合理性、技术性及规范性考虑,这可能是大家一直在学习的工作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感动处于景观中的人们。这次练习正是要弱化这些限制因素,以艺术化的工作方式为重心,强调景观的艺术性。

第二阶段,通过老师点评及小组分析讨论,最终选定一个方案进行改进与发展。在这一阶段,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公司BAM 的创始人、景观建筑师杰克·沃克和丹·盖斯来到工作坊,对学生们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了许多创新点子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反复推敲怎样将艺术品的精髓体现在景观方案中,并在多个设计方案中筛选与比较,最终确定一个方案。

第三阶段,方案深化及完善。作为此次课程的最终阶段,设计方案不再是概念构想,设计成果要求包括具有详细标高的电脑平面图、剖面图、1 100 的手工模型、3D 电脑建模图、节点效果图、设计细部、材料使用、意向图索引等,图面表达需清晰、准确。在汇报时间上也有严格要求,每组同学汇报时长不超过一分钟,目的是训练学生突出重点,精简表达,省去图上已表现的内容,主要讲解设计概念的来源和结果,并解释方案的设计理念。这要求同学们更加明确什么是自己的设计重点,方案的创新点在哪里,锻炼了其设计理念的逻辑推理性与流畅性。

有的同学受光影形成的效果启发,以“尖锐也可以表现柔软”的感觉为切入点,创作了“变化的矩阵”景观;有的同学受到黑白对比的启发,将其延伸为黑白统一的世界,利用“莫比乌斯圈”的概念,创作了旋转带的景观方案;而注重内心感受的同学,通过创作椅子的构筑物来表现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抽象的椅子不仅带来视觉的美感,也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休闲与聚会的场所。在各组汇报方案后,老师进行点评、集体讨论和打分,总结本次课程的成功、不足与收获。(图4-7

 

4-7

 

三、课程特色及意义

本设计课程十分注重手工模型的制作。施瓦茨强调,实体模型可以将设计构思可视化展现,有利于设计者更为直观地推敲方案。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设计者可以看到设计方案的实际景观效果及明显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问题。

课程还注重设计概念由来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在设计过程中,施瓦茨强调要时刻把握最初的设计灵感,明确设计方案与所选艺术品之间的衍生及推理关系。从捕获艺术灵感到产生设计理念,再到运用景观艺术的手法去表达这个理念。作品与理念一直是相互支撑的,最终才能震撼和感动他人。

在课程教学中,每次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手工模型及手绘图,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方案,老师会检查作品的完成情况、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给出改进建议。这一过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看到不足及上升空间,明确方案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最重要的是,本次课程强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密切联系,明确艺术性是设计应关注的重点。我们常常习惯为作品附上功能,但实际上,设计的美学性本身就是一种功能,景观的存在就是供人欣赏的。更进一步讲,艺术化设计是构建起人和环境关系的基础,它使我们的设计变得更有价值与可持续性。施瓦茨认为,艺术与景观、建筑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随着现代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差别也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了。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就如同绘画、戏剧、音乐、建筑一样,能够联系心理和情感的层面。今天人们对创造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将艺术与设计结合在一起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景观艺术化是其很好的突破口。同时,赋予作品中的特定艺术元素性格、记忆、场所方向感等个性,以此创造人和场所情感上的联系,为那些失去文脉和地方特色的场所重新建立起可识别性。

 

结语

“玛莎·施瓦茨国际工作坊课程”引导我们认识到原创性的设计理念是多么可贵,同时,也力图使同学们学会从艺术品出发获得灵感,经过转移到景观上,产生原创作品,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种原创性与艺术性也正是国内许多设计师所缺乏的。同时,课程关注从个人兴趣点出发进行设计,创造性地思考,将头脑中的设计灵感变成可能。另外,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设计的核心。起初,大多数学生喜欢在汇报方案时对设计理念进行大量叙事性的讲解,而在课程结束时,已经学会将重心转移到设计理念的阐述上,不需要过多的阐述即会引起他人的共鸣。这种从艺术品出发进行创作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对任何设计门类的教学及实践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水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2](美)弗朗斯·约翰松:《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刘尔铎、杨小庄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

[3] 李梁军、张喆、吕梦为:“用户研究是产品创新的基点——记《中国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坊》”,《装饰》,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