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风格变异的图案教学实例研究——以哥特风格为例

  • Update:2014-01-02
  • 严薇,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1期
内容摘要
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图案课可以培养形态认知,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图案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从自然真实到二维抽象的转换能力,掌握多角度表现同一对象的能力,是课程的目的与难点。本文就风格变异为内容,以哥特风格为例,对图案教学进行探讨。

 在技术手段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某个想法也许靠一个软件命令就可以便捷地实现。然而,造型能力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要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形态认知,图案课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图案教学中,以有效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从自然真实到二维抽象的转换能力,以及多角度表现同一对象的能力,都是课程的目的与难点。本文就风格变异为内容,以哥特风格为例,对图案教学进行探讨。
装饰图案形式中的风格问题,往往涉及特定时期、地域及族群的文化,以之为切入点进行图案造型变化的训练,既涉及了文化传统的学习,又训练了形态构造能力,同时也有效杜绝了学生模仿甚至抄袭的可能。
课程训练内容 :哥特风格装饰造型练习。
要求 :
1. 题材 :选择一个自然形象(人物、动物、植物任选一种)进行形态构造 ;
2. 运用哥特的造型特征及语言,进行装饰风格造型变化 ;
3. 尺寸 :最长直径不小于 10 厘米 ;
4. 色彩 :单色 ;
5. 手法 :手绘或剪纸。
准确体现原始形象的造物特征;传达哥特艺术的风格及精神内涵。

一、哥特风格造型元素的提取
课程伊始,教师对哥特文化进行梳理,重点从造型的角度解读哥特艺术造型。接下来,提取造型元素。面对一个符号,无论是概念抑或形态,要归纳出准确体现其本质特征的二维表现元素,是非常困难的工作。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提炼、比较和简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常出现抓不住要领,或者过于琐碎,甚至进入细枝末节的情况。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比较明确,即运用实例,带领学生进行寻找。如果仅靠纯抽象的理论,实际上是隔靴搔痒,常常讲了半天学生却还是不明就里。
在哥特的背景知识梳理过程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 :只有建筑才是最接近历史上哥特文化本质的类别,并且能够在直观上呈现哥特式视觉符号的特征。我们在进行哥特样式的视觉设计时,具体的造型方式都要从哥特建筑出发,在建筑造型中提取图案表现的视觉元素。课程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哥特式建筑的图片资料,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其造型规律。从外观看,哥特建筑普遍形体修长,尖肋拱顶是它突出的特点。锐利尖峭的屋顶给人以向上升腾的感受,轻灵密集的垂直线遍部整体。建筑每个部分都是在垂直方向上越往顶部越纤细,所有的建筑局部和细节的顶部几乎都是尖的。这个特点,我们在图案中可以将其转换成尖锐的三角形、或者十字造型、或者线转折处的锐角等。从内部看,柱子不是简单的圆柱形,而是多根柱子的集合体,谓之“束柱”。修长平行的束柱强调了垂直的线条,增加了空间的高度感。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转换成垂直的平行线去造型,以增加修长肃穆的气质。再有就是其花窗玻璃,分为“柳叶窗”和“玫瑰窗”。“玫瑰窗”的造型是圆形的外轮廓,以圆心为中心、辐射状的严格数字化平均等分的图案。如果单以它的元素来造型,恐怕难以表现哥特的冷峻风格,要将它的元素与锐角或修长的垂直线结合才能达到目的。“柳叶窗”的造型是窗户顶部带弧度的尖角,这样的造型可以直接运用在我们的图案设计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哥特建筑的装饰中,三叶草与四叶草的图案也很典型,可以直接挪用在图案设计中。至于一些建筑装饰的细节,比如雕刻,就出现一些世俗化的题材与造型,当中杂糅了许多因素,不是很易于提炼和表现。
在教师的讲授后,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形态归纳的方法。这在之后课程中的“洛可可风格单元”就有很好的体现。但是诸如三角形、垂直线、十字形、单独符号(三叶草、四叶草等)这些形态元素虽已明确说明,许多学生运用起来时仍感到吃力,原因在于没有理解“变化”的思想。同样的三角形,不知道改变边的长度、角的度数、线的弯曲度和方向等。这些方法只要一经点拨,则大部分学生可以基本领会。

二、从自然形态到风格变异
我们这次训练要求选取自然物象,学生要从自然形态出发进行创造,避免了图案课程常常遇到的抄袭和过度借鉴的情况。这其中,对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训练并重。它不同于抽象画的表达训练,后者更侧重于对感性认知的发掘。
首先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是本次图案设计的两个重要步骤 :一是从自然形态概括出基础造型 ;二是最后的风格化变异。这实质是统筹兼顾的思维方法训练,没有这个明确的思路,学生就处于混乱和无望的境地。我们认为两个步骤同样重要,差异只是在创作中的顺序问题。首先完成一幅风格化的图案,第一步是把握对象的基本形态,例如黑白关系、造型语言(线或者面、点)、对象的形状与结构等,在这些基本因素都完善后,再进行风格变化。在第二个阶段,其实主要是针对造型语言的再设计,就是说是在图案中的点、线、面中做变化。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原来的黑白秩序等,但都很有限,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然后,就开始训练学生从自然形态概括出基础造型的能力。由于尚处在一年级的阶段,加之当前考前应试训练的模式化,许多学生对形态的认知非常苍白,对抽象美的认知也很模糊。甚至有一些学生在课程中将动物或人物的轮廓根据科普照片描摹出来,再在此基础上将轮廓线变得接近哥特风格。无论他怎样地努力变化,最终得出的图案作品却显得琐碎而毫无表现力,缺乏抽象性。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迫切且重要。在光学原理上,也许我们人类的眼睛类似一部相机,然而同一个物体给人的观感却千差万别。笔者在课上总强调“抽象性”,凡是靠近自然真实的描摹总被笔者否定。每当这时候,总是会看到同学疑惑而无助的眼睛。那么什么是“抽象”呢?我们评判一幅作品是否具有抽象性更多基于观感,而作为作品的创造者则要求从艺术的表现语言层面去理解“抽象”,要求我们探讨隐藏于客观自然表象之下的
种种本质,或者人类个体对之千差万别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等同于幻觉,也难怪有人会得出艺术就是骗术的观点。但是,这些感受却是我们构造抽象的前提,是感性认识占主导的。表现语言再具体一点就是指诸如线、面积、形状等要素,比方说如何发现自然物象中存在的线,就有很多的途径,从物象的层面有诸如天空、建筑、高山、海洋、飞鸟、植物等 ;从形的角度有轮廓,有两物邻置的中间地带,有连续的点所组成的轨迹……那么我们在用线表现对象形态的时候就有多种思路与途径。这不是凭空想象能自由扩展的,而是基于对自然真实的深刻体察所得到的能力。在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了如何表现一个物象后,课程似乎轻松了不少,无论是用简化或者添加的方法,都能在课上看到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习作小品。这些正是我们进行后面的风格变异的基础。
最后,我们将进行本次训练的重要阶段——对前面完成的基础图案进行风格化的表现。这个阶段的学生同样面临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三种情况:一是陷于细节的表现,无视图案整体的关系,以致作品缺乏应有的对比得当的结构;二是囿于基础图案的轮廓而不知如何下手,稍好一些的状况仅仅是得到一个单调而缺乏细节的作品等;三是生硬照搬已归纳出的风格化元素。对于前者,并不缺乏细节的深入能力,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全局观,对于这类学生,应主要给予系统思维的引导,加强整体与局部的关联比较认知练习。这些学生一经提醒,一般都能很快转变。对于第二种学生,其本质是缺乏深入细节的方法。针对这类情况,主要给予针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途径的思维训练,例如将形态分解、将线段分段、将细节重复等手法。对于最后一种情况,则是对“特定形”的认识僵化。在艺术表现领域,所谓“特定形”只是某类特征的显现,并没有几何学意义上的精确,针对这类学生则给予对“特定形”的多角度表现训练。

三、教学总结
通过两周的专题训练,从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训练的预期。由于课程的设计对于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分三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又比较多,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作业状态。然而从训练效果看,包括学生反馈、作品状况等情况,这个专题训练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知识面覆盖较广,除教师提供的参考外,每位学生自己还查阅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较之艺术史课程,这是对哥特文化更加深入的学习与解读。训练的知识点都是在切实解决设计专业基础课阶段面临的问题,并且综合性较强,运用多种思维模式进行引导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一个系统课题的方法。
1. 优秀学生作品介绍 :

图 1. 肖琦作。强健的人体总能给人以明晰的结构感,原因在于骨架之间饱满的肌肉。这位同学将人体的结构感表达得很清楚,尤其是胸腹肌肉,用二维平面的手法表现了很强烈的体积感与力量感,使得图案的特征很强。作品既整体又充满细节,繁简得当。任何成功的风格化的图案作品都是在好的基础形态上做变化。这幅作品就是如此。基础形态概括得较好,在进行哥特风格变异的阶段便显得得心应手,作品中哥特建筑的尖顶特征体现得很明确,哥特气质中超越生死的精神性与烈焰般欲求并存的多面性展现得很充分,风格表现明确。

 

图 2 李岩作。竹子的气质中天然地带有超脱凡尘的崇高品质感。这种超脱凡尘的崇高与哥特式风格有着某种近似。这张作品风格冷峻凝练,着墨不多,但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得来。枝干与原始形态比较似乎变化不大,在竹节处以圆形表现,既表现出原始形态的光影与黑白节奏,又具有抽象性,竹枝的顶部与竹叶作了锐角三角形处理,形似哥特尖顶,强化了哥特的语言特征。哥特之阴郁奇异、高耸峭拔,同时又带着华丽精致的气质都传达到位了。这幅作品是草图性质,因此细节还不完善,例如竹叶的布局安排还有欠考虑等。然而这无损于它作为一幅优秀作品的良好开端与品质。

 

图 3 杜立辉作。海马的自然形态本身就具有图案所需要的形式感,这位同学将其外轮廓由椭圆形变化为长方形,以增加垂直的方向感,在细节部分将海马的结构线变为连续的十字,整个图案几乎为一种元素的重复变化,如果眼睛部分也为十字符号,也许会使得图案更加纯粹。

 

2. 学生反馈 :
李岩:运用哥特的装饰语言,进行装饰造型变化,我认为此作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对原始形象有整体把握,然后在脑中又要把原图丢掉,运用自己的思维对原形象进行抽象变化,运用哥特语言。哥特风格是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造型特点,在变化中,我使用了简单的哥特语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的风格和效果。既然选择了简洁,那么在结构和造型上就要极度准确。在之前的设计中,我也进入了误区,总是想着一种简与繁的对比,后来经过老师的建议才知道,有时候一种极简才是整幅画的精髓。既要考虑哥特的语言,又要与结构和整幅图案进行比较。经过这些过程我觉着自己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
[1](美)迈克尔•卡米尔 :《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2](法)马勒 :《哥特式图像——13 世纪法兰西宗教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杭州,2008。
[3]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19 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