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三思而“型” ——基于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

  • Update:2014-01-12
  • 邱 玲,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本文是针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背景下,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究。文章结合本学院的陶艺课程教学实践,着重探究如何以创新思维为主导,通过陶艺课程的独特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凝练出集创新性、知识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成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也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美术学科的升级,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型、素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高校在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陶艺课程。该课程十分强调造型能力,由于它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和易产生成就感等诸多优势,因而深受学生的青睐。尽管如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转变成能力和素质,一直是陶艺课程乃至高等美术教育探讨的焦点之一。

1.“鱼”的思维导图


2.“鱼”陶艺作品之一


3.“鱼”陶艺作品之二


4.“鱼”陶艺作品之三


一、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缺失的现状
在当下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由于陶艺课程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高校设立了专门的陶艺工作室,针对非陶艺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这固然是一种好的尝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又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的陶艺课程或“敝帚自珍”,或盲目照搬,缺乏原创性探索。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前人探索的既定成果,强调以工艺技术和传统经典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虽说传统的沿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却也姑息了一味模仿、食古不化的恶习。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缺少创新意识和个性特点。因此,该教学模式需要彻底反思,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充分借鉴中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其次,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偏重技能训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原料属性、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等,缺乏对学生直觉、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评价标准也片面地强调陶瓷的技术美,忽视学生倾注陶瓷中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错误地传达了技术表达胜过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 从而使作品与产品之间没有了本质的区别。此外,教与学缺少互动性。不少教育者曾倡导启发式教育,然而,目前的陶艺课程教学仍未摆脱灌输模式。教师常被奉为课程权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也被视为“真理”和“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缺少批判性反思和探索精神。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对老师言听计从,模仿成为天经地义的手段。老师按其审美和风格衡量学生作品的优劣,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过多干涉学生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思考。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表达思维的能力。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如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方式等)均能呈现出理念高于行为、创新胜于规范、过程重于结果的特点。陶艺制作过程要求双手与工具协调使用,手的动作刺激了脑细胞,并促进大脑的运作,使擅长逻辑思维的左脑与擅长感性思维的右脑交替使用,发挥最大效能。陶艺制作不仅提高了双手的灵敏度,而且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创作所要求的个性、动感、力度、速度感的表达,也非常有利于启发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隐喻思维法、打散重构法、异质同构法等。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应用,陶艺课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造型能力,并为创新性、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途径。

三、针对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陶艺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端,笔者和教学团队围绕创新思维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改变了以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其次,从“学”着手改革,将基于“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学”为主的模式,即由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授知识与技巧转变为教授思维与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辅导,在尊重其表现欲和个性化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传统技艺手段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将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相融合。然而,如何打破某一视觉符号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定式,并赋予它全新的涵义,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呢?
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的尝试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详细阐述这一过程的步骤和特点。
训练课题:以“鱼”为主题,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该训练课题一开始并不要求学生去收集“鱼”的图片资料,而是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围绕“鱼”这一主题进行发散思维。该阶段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尽管这种方式在设计中十分常用,但在陶艺课程中却鲜有人尝试。在该阶段的讨论过程中,老师也需参与其中与同学互动讨论。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不应以权威姿态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阻挠他们提出一些“不着调”的想法,而应作为一名成员,虚心听取每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在这种宽松的环境气氛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获得有效的激发,于是,奇思妙想源源不断。以下是基于思维导图,针对“鱼”这一主题概念的课题训练过程。(图1)
1. 展开联想。以文字表述进行构思,先对“鱼”这一概念进行分析。让学生去了解它的造型、习性、生存环境, 了解它使自己产生兴趣的特征背后所具有的意义。
2. 设定路线。从“鱼”这一中心点出发,设定出若干不同线路,让思想充分打开。在各条线路上尽力展开捕捉积极的元素。
3. 发散思维。将积极的元素进行新的发散,捕捉有趣的元素进行组织,并考虑如果它与不同的事物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可以怎样转换原有的观念。
4. 确定主题。经过发散性思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鱼”的深刻认识,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要求同学所选主题尽可能不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5. 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会上陈述自己的想法,并相互提意见,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一步修正、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6. 主题呈现。选取最适合且易于表达的视觉元素来展现自己确定的主题。同学可以用草图、橡皮泥、泡沫板等多种形式来推敲视觉化主题的形式。
7. 深入发展。选取恰当的成型技法,用陶泥放大、调整和深化创作的陶艺作品。
8. 完善作品。最后对作品进行细化,如进行表面装饰处理等,使作品更加完整、生动。
9. 全程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需要认真地讨论、评价,这也是创作的重要环节。讨论和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讨论、集中讲评等。
先明确创作的主题,再选择适合表现的元素,是创作中的常规操作。然而这次训练课题,我们却尝试先选定一种同学们感兴趣的视觉元素——鱼,然后再思考如何将它与主题结合,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在创作中的实践。该实践的基础在于对形象符号涵义的分析,以及对其观念转化的把握和思考。以图2 为例,该同学的“鱼”创作方案就是从鱼的生存环境开始思考的。他尝试将平时只能生存在干净水里的“鱼”的概念转换为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求。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已使人类本身明显地感觉到生存的危机,环保意识已被逐渐推广和接受。破坏自然环境等于自掘坟墓,只有将环保当作一种坚定的信念,人类的生存环境才有望改善。“让鱼儿健康地生存,不要让它变成残疾变异的鱼”。这一概念通过鱼和工业废料、金属零件这两种符号的结合,居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一个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变异“鱼”便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也凸显了环保的主题理念。(图3、4)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种经验,当看到一件自己熟悉的物体时,大脑中会瞬间出现表面上与该事物不相干的另一件事物形象。通常人们不会有意将这些瞬间观念捕捉下来。作为艺术家,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自己敏锐的视觉、触觉,有意识地引导这种跳跃思维产生深层的联想,并把这种观念的转化方式固化下来,作为一种创意的途径加以利用,从而使创作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感。其实,这种思路就是放射性创新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突破已有的惯性思维模式,努力在不同元素之间寻找其关联性,并发现其独特的意义,继而发展成与最初主题相关联的多种创新构思。
多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表述,即提倡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不同感觉方式、表现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结合,并贯穿于陶艺基础、技法与表现、实习创作和毕业创作等一系列课程中,使学生得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把握,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面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第二届湖北现代陶艺展”中,我院有13 名本科生的陶艺作品入选,9 人获奖。在近年的湖北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中,也有多名学生的陶艺作品入选参展,且表现不俗。

结语
在有些人眼里,陶艺或许是供人把玩的玩意儿。其实不然,陶艺不仅是传承技艺、塑造生活的艺术,更是表达思想、塑造心灵的载体。将陶艺纳入高等美术教育中,其意义十分深远。陶艺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能,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陶艺课程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造型,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艺课程也具备彰显个性的途径,通过创新思维的导入,学生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艺课程还具有整合知识的作用,通过课程结构和环节的组织,能够将诸多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颇有课程群之功效。我院开展的陶艺教学改革和取得的初步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撰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与大家分享我们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的观点、思路和成果,并期望与同仁共同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陶艺课程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月麟:“关于陶艺教育的思考”,《装饰》,2004.8。
[2] 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中国美术馆》,2006.6。
[3] 于长敏:“普通高校陶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美术大观》,2007.9。
[4] 蔡麟雪:“浅谈综合性普通高校的陶艺教育”,《美育》,2010.5。
[5] 陆斌:“陶艺与陶艺技术教育”,《中国陶瓷》,2006.12。
[6] 王键:“谈现代陶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