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形意置换─概念展示设计思路的教学探索

  • Update:2014-10-01
  • 王冬梅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设计意象源于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感悟,概念设计是对物态本质的抽象还原。本课程即定位于概念设计,采取阶段式教学模式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法,启发学生从语意到形态进行置换实验。并以小组为单元,以学生自述与教师综评为手段推进教学。强调最终环节的作业总结和反馈,提出优缺点,以及探讨展示概念的延续。

关键词 :概念设计、展示设计、设计教学

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立足于对展示专题的解读与材料的掌握,这固然是设计专业工程属性的必然。但在高校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捕捉和接受最新动向,以及把握设计脉络的学习能力,鼓励以较高的立意导入概念,努力创作融艺术感受与科技手段于一体,兼有高度和深度的设计。展示设计恰是这样一门具有极大发挥空间的课程,教师可以借此对概念设计的思路和手法,做实验性导引。要求学生自拟专题,从“形的置换”和“意的延展”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以较完整的视角全面诠释某一专题概念。与此同时,督促其在课下完成调研,熟知展示道具和材料,实现“以概念为导入,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主旨。本文是基于个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置换式概念设计思路所做的探讨。整个课程分为前期理论和调研阶段、思维游戏阶段、概念生发阶段、互动讨论阶段、成果反馈阶段。同时,推行过程教学法,以百分比的计分制对每一过程做客观评定,其中调研与归纳能力 10%、概念立意与推衍 40%、空间组织的合理性 20 分,展示手法和材料表现、技法娴熟度、团队协作能力各占10%,旨在促成学生“过程式学习”的意识。

一、文字语意的置换实验

课程之初,首先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如增加创意趣味训练,提高课堂状态。以下略过理论讲授和实地测绘阶段的陈述,从课堂思维游戏开始探讨,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热身环节。所谓文字趣味实验,是安排学生对任意几组文字,按照相似相关的逻辑或谐音手法,做创意性语言组织,以产生诙谐、乖谬、诗意、哲思的效果。目的是使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体验语言置换带来的颠覆感和乐趣,为后期教学做铺垫。学生作业如下

1 :“山、墨、空、风”

①墨汁洒了,山风一吹,空白了。(情境感)

②空山清月拂晓风,闲人雅居舞墨中。(诗意)

③空穴来风,必有其源,就像无墨无山水。(哲思)

④微风吹拂过如墨山空。(简雅) 

2 :“灯泡、电、男人、女人” (乖谬)

①女人是电,男人是灯泡,没有电的支持,男人怎能灿烂?

②当恋人激情放电时,身边的男人女人都成了灯泡。

③泡男人,泡女人,你可以泡更多。——非一般的灯泡,非一般的电!

这一教学方式源于对广告创意教学的灵感。作业由教师集中归纳,统一调度、各自朗读,课堂上笑声与沉默交替,气氛十分热烈。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述语言“逻辑置换”的妙处,引导学生体会到如果将看似无关的因素做有机的组织,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引申到展示设计对各艺术门类的“跨越置换”和“手法置换”。例如将装置、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思维置换为展示设计语言,将实体的观展方式置换为虚拟互动、声效感应等形式,又或将材质、比例、方位、虚实做颠覆式置换等。总之,强调意识的突破是真正变革的开始。该部分所占学时为 4-6 学时。

二、置换式概念展示手法的教学实验

1.“跨越置换”的观念培养

为强化学科门类间的突破和传授学习方法,采用学生自主整理和教师引导的启发式双向教学,替代灌输式单向教育,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广泛搜寻资料,观察并明确几个主要方向后,根据自由成组和抓阄的方式确定各自主题并展开调研。

第一组,归纳传统观展与现代观展的差异,对源于产品和装置的“交互”一词,探讨在展示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从装置艺术、概念雕塑的场所感入手,讨论其借鉴价值。

第三组,从音乐情境和节奏,探讨展示空间中对感官的关注。

第四组,搜寻图形、海报、标志的创意手法,思考与展示设计的关联,等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即时跟踪,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发掘每一艺术门类的核心规律。汇报时统一为 PPT 陈述,然后提交集体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梳理和高度归纳,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经历“查询—归纳—交流—更进”的过程,实现意识的逐步提升,掌握从设计现象中提炼规律的方法。最后,教师可根据各组的研究深度、合作状态、课件制作完整度等品评优劣,并当堂打分,以鼓励学生的自学热情。这一阶段的调研,部分宜在课外,课上汇总与讨论共计 8 学时。 

2.“手法置换”的整理和模拟

展示手法是具体而微的教学。应以相关学科为依据,启发学生继续寻求更多元的突破点,并通过示例、实验的方式强化认知。首先,共同讨论定下几类典型置换方式,分组进行,集体评议。这一阶段持续一周,教学地点灵活,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可根据表现意图,选择模型、草图、涂鸦、小型装置等手法完成实验。此前教师应分别进行概要讲解和例证,依次命题辅导。

1)质感置换

教师首先明确质感置换的定义,即以其他材料模拟和替代原材料,产生奇异感。继而以织物专题为例,例证经典的置换案例,如东京青山的 Diesel 限量展示,以铝卷与织物的塑性达成通感 ;日本婚纱建筑,以建筑板材模拟布的褶皱形态,借助照明形成柔似织物的错觉。通过案例启发学生归纳质感置换的角度,探寻如何通过意想不到的材料,实现形态模拟和质感的巨大反差,并帮助学生从表面形态的模仿,进而思考对结构工艺的关注和借鉴。在实验阶段,可延续织物的题材,发挥其线性和编织结构,采用具体的成型工艺体现细部交织。本实验组建议以效果图或模型表达理解[1],并完成 300字的文字介绍。该组以“生态”为题材,将家具展品置换为植物的形态,在创意主题上有所提升。(图 1

2)方位置换

教师可结合案例明确概念,指出方位置换是概念展示的有效手法之一,它有违方向常规,利用空间矛盾感强化记忆的展示形式。如 GAP临街店的 180 度翻转,意大利世博馆中剧院场景的垂直还原等。而后,重点解读上海凹凸前言店的界面置换法,追溯其创作思路的缘起。此处可延续跨越置换阶段对图形创意方向的探讨成果,将二者进行深度比对(图 2),明确“混维”[2] 这一术语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空间中视错觉的应用价值,思考如何通过其他形式的视觉错位法实现共通。该组难度较大,建议强化讨论,以头脑风暴法完成突破,并由草图至模型,结合教室现场制作,实现集体体验式教学。

 3)尺度颠覆和置换

为强化对尺度颠覆的理解,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启发 :讲述魏晋竹林七贤中刘伶的典故[3],引用他的空间颠覆论,进而利用联想法启发学生以昆虫的视角观察人类的世界,感受巨大的比例落差 ;然后,即兴以“冲撞”为概念主题,现场将易拉罐瞬间压扁,引导学生假想以小个体的比例进入罐体空间,感受巨大的界面突兀带来的强大压迫感。

     例证 :分析比例置换的展示案例对观者记忆点的激发,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世博馆的巨型人偶、法国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的巨大画框等戏剧化场景,以及微缩式颠覆,以草间弥生作品展为例,每个吊挂的圆球中实则布满了圆点的幻化空间,观者需要透过球面的微孔窥探,形成独特的观展行为。

     示范 :教师现场以激光灯照射微观模型,让学生观察光影与实物的极大反差(图3),感受比例颠覆带来的展示效应,并集中各组共同交流,以获得普遍、真实的观众心理,为后期实战建立心理学依据。

     实施 :学生可以采用任一手法进行实验。最终,该组学生完成了巨型的户外涂鸦创作,对小物象进行超大尺度的创意表现,并设计图形与人的互动细节,营造了强烈的临场感。结束时,师生集中于涂鸦前,让学生自行感受互动的乐趣,然后针对现场提问,引发关于尺度的空间与心理的探讨。教学直观,收益显著。

 4)虚实结合与置换

该组教学以体验为主。

     拍摄与绘画体验:通过观察生活拍摄创意照片(图 4);或结合绘画和借景手法表现虚实相生的趣味,如鞋子品牌 Camper 的里昂店,以墙绘与实体结合造成空间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与图形创意的异曲同工(图 5)。

     比较体验 :延续“跨越置换阶段”对标志与展示规律的比较,以图文方式分析“计白当黑”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艺术化延伸,重点解读波兰世博馆镂空式界面这一巧妙的虚实置换语言。(图 6

     材料与照明体验 :要求学生突破常规完成。某生所做的城市印象提案,采用黑镜磨花透光的方式,在垂直界面上做建筑图案的磨透,使光线穿过线隙照射出来,整体营造出虚拟的密集建筑群意象。该组成员要求从三个不同角度完成表达,供后期观摩评述。其中有学生借鉴了图形创意的“异影”原理,表现展品与投影之间的相似或相悖感,对此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以上每一环节为教师辅导与集体评议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即时完成,即时探讨,灵活授课。此外,教师应借此强化理论学习的意义,避免单纯地依靠主观感知得出结论的做法。可开列阅读书目,如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展示照明设计、图形创意等,督促学生及时纠正拼图式学习的误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发散思维的语意拓展实验

在置换思维训练之后,学生的设计热情被燃起。此后的教学进入最重要的第三阶段,持续学时为 4 周。

首先从语意出发,讲授获取展示概念的定位方法。所谓语意的拓展,是采取思维的发散和内聚,使“概念”在多次往复中扩展因素,归纳共性,得出关键词,作为展示主题的方向。如“乡土”主题,要求学生整理出“发散元素”(形),如方言、吆喝、旱烟味、芦苇、粗辫子、石磨、蓝印花布、纺车、水井、广播喇叭、纸糊的窗等,其中涉及建筑、农具、服装、声音、生活体验等,这些均可作为该展示空间的内容与道具。

其次,将以上元素内聚为“核心概念”(意),如平民化、自然化、民俗化、原生态化,作为展示风格的定位。

最后,对关键词做形式“转译”(形)。如①材质落实为具有自然属性的质感 ;②色彩结合地域,寻找具有典型乡土感的配搭 ;③形态遵循平实的线条和造型,避免夸张的跃动感 ;④以乡土特征的声效塑造室内声景观,进而逐渐清晰这一主题的开展方式。

这三个步骤,分别对应着从“形”到“意”再到“形”的切换思考。在此概念定位阶段完成之后,课程将按照常规的科学方式进行,陆续完成实地空间测绘、空间组织、方案初步、方案深化、展板设计等步骤,此处略化。最终教学效果如下。

创作思路 1 :“面”的概念置换——孙思雅作业

该作品运用联想思维,对“面”进行发散,在形态上锁定为面孔、面食、面文化、面的形式构成,含义上立意于“面面”俱到,试图以较全面的艺术手法,展示“面”的各类主题。在主要场馆中,第一展厅为面孔的概念展示,有静态和动态视频语言的脸孔展示,并有雕塑感的白色人面拓模,呈一字形密集排列,这些面像各具种族和地域特征,以此凸显地域文化

的表观特征。第二展厅,是面文化的展示,以中国各地面食为元素,做图文与实物陈列,并结合表演和品尝,使观众参与其中,感受热烈的饮食场面与食文化。第三展厅,是对构成之面的艺术创作,融合装置、构成、绘画、影像等综合手法,多元呈现面符号的艺术之美。

创作思路 2 :“水”的概念置换——罗书鹏、李雯琪、乔晓伟作业

李、罗关于水的主题表达,相对直白,以综合空间体验为主,但不失效果(图 78)。其中顶层展厅的面积较大,设计成空旷的坡地,遍植绿草,供人仰卧,开设圆形顶窗,自上而下投射光线及悬挂线性光纤灯,造成强烈的户外临场感。在走廊的尽头,采用方位置换法,将雨滴落在地面形成的涟漪感,以同心圆布满在墙上,材质置换为细细的白砂,似有枯山水的禅味。其他展厅,多以视频的语言呈现,采用球幕、无接缝折幕、地幕等现代科技手段,在不同单元空间内营造不同体验,如置身水下的唯美感、水中遍布垃圾的窒息感、透过车窗观望雷电交加的惊恐感等等。

乔晓伟同学的“水”专题展示,相对剖析较深,从传统人文意象入手,归纳出诗文的情境之水、绘画的留白之水、哲学的玄寂之水、戏曲的抽离之水,并结合设计体悟,寻求现代科学与艺术手段的意象化表达,抽象还原水的文化主题,以期实现内涵挖掘。其一,水体特质的艺术化装置,包括水质与波纹的材料仿拟、水影与物态的虚实置换、水场景的主客互动体验 ;其二,由象至境的科技化抽象,如动态影像再现、数字技术的声光效应、物理环境的营造;其三,其他艺术形态的概念展示,如景观展示的枯涸置换、水文字的构成意蕴等。

整个课程教学中,应发挥师生的团队力量。在方案之初,依托头脑风暴法相互激荡产生灵感,在方案初稿阶段由各组进行阶段性互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经多次修稿直至完善。其间教师则担当着引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及时矫正和调整课程设计的主导方向。这一教学模式采用了“由形态至语意、由语意入形态”的概念教学法,其成效显著,本课程学生作业,曾入围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大赛,以及全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铜奖。

四、后展示概念的教学思路延续

课程收尾环节是本课的重要部分。此时应对最终作业进行集体评议和反馈。先由教师重申课程主旨,明确作业鉴评标准,并对大家在过程中的付出予以肯定。此后逐一解读作品,采取个人自述和师生共同评议的方式做进一步探讨。目的之一,是发掘作品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认知,以调整学习方法和方向。目的之二,是启发思考作品的后续价值。如以蒋琼耳和隈研吾的后展示行为为例进行分析 :“上下”品牌的手工艺作品在完成展示后,所有素材都被搬到了上海柳营路民工小学的操场上,改造为儿童活动空间,这一行为方式有效地延续了材料的生命和后展示的社会意义。教师应启发学生以此为鉴,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展示存在的形态,而延续展示的深层语意,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观念置换。

注释

[1] 混维图形是借用二维的视觉空间,创造出三维视觉空间的方法。参见夫龙:《现代超视图形创意图典》,河南美术出版社,郑州,1995,第 158 页。

[2] 刘伶曾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虽是蔑视礼法之辞,但恰恰运用了尺度颠覆的思维。

[3] 叶双贵 :“展示模型课程的实验性教学方法论”,《装饰》,2012.10,第 10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