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基于产品设计教学实践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以“创造方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为例

  • Update:2014-10-11
  • 黄燕云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文章对“创造方法学”课程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课堂中对创造性活动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通过两个优秀案例的具体分析,明确了设定思维训练策略和具体训练步骤,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创意思维方法,深化教学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产品设计、教学实践、创新思维、创造方法学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涉及内因、外因等多方面因素。我们抛开招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外部因素来看,教学中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任务。设计这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更依赖创意,如何使产品设计得更有创意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而创意的精妙在于设计师用怎样的思维状态去思考。正如爱德华· 德· 波诺对思维的定义 :“智力作用于经验的实践技能 。”[1] 也就是说,如果把智商比作汽车固有的功率,则思维技能就等于驾驶技巧。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把握好驾驶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以更加富有创新的面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设计竞争能力。
 
一、创新思维培养在产品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思维培养在产品设计的教育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常议常新的问题。学院在 2011 年修订培养方案的时候,将创造方法学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出来,作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思维空间的基础课程添加进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一修订充分说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实践中,需充分把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结合点,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该课程从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方法两方面着手,探讨了思维研究的意义、创造性思维的特性和形式、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设计艺术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
 
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是以授课对象、授课主体和所授课程为基本要素的教与学动态互动系统。[2]系统运行良好,教学效果就好,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的就能实现。为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求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启发学生,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教学成果 ;第二,引导学生要时刻进行思考,将思考形成一种习惯,在思维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强化兴趣 ;第三,结合产品设计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结合现代设计趋势,试图准确把握创新思维训练意图。
 
三、创新思维培养过程的实际应用
 
创意思维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激活创造力,原创而震撼的作品是创造力的外向性表现。对于产品设计创造方法学的课程,则以学校校训“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一个抽象概念为命题的放射性思维训练,通过发散联想,从而对一个抽象概念滋生多个崭新的回应观点和诠释方式,从中获取极具价值的创意结果,最终落实到产品设计上。
 
沃拉斯认为,任何创造性活动都要包括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这四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熟悉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问题的特点,围绕问题搜集并分析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孕育阶段是解决问题的酝酿阶段,也叫潜意识加工阶段 ;明朗阶段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后,认知主体对所要解决问题的症结由模糊而逐渐清晰,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验证阶段是由灵感或顿悟所得到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有错误,或者不一定切实可行,所以还需通过逻辑分析和论证,以检验其正确性与可行性。[3]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四个阶段在课堂的实际进程进行阐述。
 
1. 对学校校训的理解(准备阶段)
 
校训是民族传统精神的概括表达,对其理解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通过什么产品表现,二是产品传达的意境与民族精神的契合程度。起初,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往往是符号化的。比如,提到敬业,头脑中出现的是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常见物象和词句,这样的话,其创新程度就不够。鉴于创新思维训练依赖大量信息资源的特性,我们引导学生围绕民族精神与文化进行大量的调查、整理工作。包括脸谱、京剧、玉石、书法、皮影等具象化的造型,和春节、川菜、禅学等其他类别的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具象化的造型图像,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些都是设计创新展开的源泉。如今设计已经进入差异化的时代,设计更要体现个性,因此在对民族精神与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越深入,内容越细致,越容易拓展创意思维。
 
个人认为,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创意思维应当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任何与之相关的信息均需要罗列出来,以备后面进一步思考的需要。
 
2. 寻找校训精神与产品设计结合的创新点(孕育、明朗阶段)
 
以抽象概念作为命题进行设计的好处是由于读者自身的修养和社会阅历、知识构成的不同,便会体味出不同的感觉,但是也有其相反的一面,抽象概念的命题往往会飘在空中,很难通过产品的载体体现出来,从而落到实处。创新点的寻找可谓是设计中最难,也是最偶然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对收集起来的资料不知从何下手,导致无法产生创意灵感,从而使得设计创意过程的失败。教学中,有时会采用美国创造学家 A·F·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来使想法相互碰撞,从而产生火花,但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围坐在一起,要么不发言、要么不愿意表达想法,使得群体决策创造性产生想法的过程失败。因此,学生的创意大都来自孤单的思考,所以想法相对局限,这也是教学下一阶段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并不过分束缚学生在设计理念和材料上必须一致。按照课程作业要求,在方案孕育和明朗阶段,有的同学是受到《左手设计,右手文化》讲座中提到的 LKK 设计公司设计的“高山流水”、“大耳有福”、“上上签”、“上山虎”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产品的启发,对校训做了不同的表达。
 
例如,对于校训“敬业”的表达,从查阅的大量资料中提取到“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指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就是敬,这就是对“敬业”最简单的表达。一旦有了灵感,设计就从孕育阶段开始逐渐明朗了。学生的思维孕育和明朗阶段是这样的 :老黄牛——耕耘——不休息——秒针、分针、时针——时钟,这样将“敬业”精神通过时钟的载体展现出来。时钟成年累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默默无闻嘀嗒嘀嗒地运转,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规律,埋头苦干的特点,还有什么能比时钟更能表达“敬业”的呢?在造型方面,借鉴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的造型,所以我们把时钟的指针用一头牛代替,以牛喻人,以钟盘为工作岗位,老黄牛在钟盘上一圈圈转动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认真负责。最终,设计得以成形。(图 1)
 
 
1. 《敬业》 谭文韬(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09 级)
 
又如,学生对校训“学高”理解为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他从师者唯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惑”中得到启发——“学高”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求我们具备渊博的学识,做知识传授者。从这点可以看出,通过某一个产品来表达学高似乎不是很容易,于是就从产品传达的意境着手进行思维。“学高”——孔子在树下讲课——学识渊博——大脑存储丰富——能盛很多东西的器皿——钵 ;每位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享受——弥漫的烟 ;因此,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就想到了香熏相关产品。
 
该作品将“学高”的理念融入一个香炉里面,这是因为两者在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就是香炉本身的造型为一个钵器。《说文解字》中说道:“钵”者,盛器也 ;“师”者,博学者也。钵器就像是一个装着学问的师者,故把香炉的造型设计为一个钵器的样子。在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播上,以香喻学,以炉喻师。当香气充满炉体并弥漫在空气中时,就像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师者在传播着自己的学问,让每个人都神清气爽,受益良多。香炉本身是一个工艺品,同时香熏又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护理方式,在现代追求健康品位的生活方式中颇为流行。可以说,这个设计作品是以产品传达的意境与民族精神的契合程度对“学高”的理念进行了设计重构。(图 2)
 
 
2. 《学高》 谭文韬(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09 级)
 
3. 全面思考设计的可行性(验证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从设计的立意、构图、外形、操作、材料、工艺、人机等所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可行性,使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趋于完美。将设计作品通过实物进行呈现,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完成,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特定的材料和一定的工艺手段制作出来,把握设计风格的塑造,也是对自身专业素养的锻炼。在具体制作的各个环节里,学生接触不同材料,反复推敲打磨,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设计语言和最终的表现手法。学生谭文韬的毕业设计作品“学高身正、敬业自强”最终获得学校优秀奖励,并被学校采用,定制为礼品。
 
结语
 
创造方法学课程中重要的就是“创”和“造”,这两个过程就是“想法”和“实现”,就像艺术创作的“创”和“作”一样,“构思”和“制作”,就是创作艺术作品。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创”,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意在笔先”和“先知而后行”。古人说得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其实就是我们认同的教学目的。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多种设计理念进行艺术表现和设计,也是我们对大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出发点。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的依据是社会需求,其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均应该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实际需要,而其创新思维更应该符合市场化的具体要求。每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都渗透着设计者的学识、阅历、技能等独特的审美创造,展示出的既是理论知识的积淀,更是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创新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的终极考验。
 
黄燕云 长江师范学院
注释:
[1] ( 英 ) 爱德华·德·波诺、彼得·德·波诺 :《柯尔特教程》,汪凯、于向昕译,新华出版社,北京,2002,第 3 页。
[2] 于金龙 :“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系统性阐释——基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实践的视角”,《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3] 参见卞华、罗伟涛:《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