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包佳、杨云昭、何为:河南省修武县“老城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 Update:2010-04-26
  • 李馨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秀设计·设计秀
编者按:年轻的我们怀揣满满的希望,我们有精彩的想法、大胆的念头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却似在人潮拥挤的地方蜗居梦想。也许我们是忙碌的蚁族,可是我们仍因每天亲手创造的多彩生活而不亦乐乎。装饰网站将为所有年轻的生活“设计师”掘土动工,建造梦想的大楼,让每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希望展示自己的设计新星住上新房。橘子社区一期工程即将启动,这里没有高昂的数字,只要你交给我们自信和创造力,我们就让你的梦想衣食无忧。让我们在这座阳光明媚的楼房中成为邻居,一同装扮出属于自己的“设计之家”!如果有对本期设计师感兴趣,希望进行项目合作的,或希望获取作品高质量图片的,请登陆本网邮箱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为以最快的速度为您找到优秀的他(她),为您搭起合作的桥梁。(图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
 
 
本期话题:清美09本科毕业环艺专业作品
 
旧城表皮密码——河南省修武县“老城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此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景观设计专业09年本科生毕业作业。
作者:包佳 杨云昭 何为
指导老师:苏丹 郑宏 梁雯
 
背景介绍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属于焦作市,全县面积为678平方公里。修武县历史悠久,为中华古县。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大军途径宁邑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修武县,从开始设县至今已有2228年。
        “老城街”位于修武县老城区的中心,属于修武县城历史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街道全长约800米,街宽约16米,“老城街”有着深厚的历史沿革,其建筑风貌呈现出各种时期装饰风格混杂的状态;明清以前,当地建筑主要受山西民居影响,趋向传统与华丽;民国时期,强调曲线美感、注重建筑外观线脚的浪漫风格打破了当地传统建筑装饰手法,为立面景观增添了活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五角星、标语等带有强烈激进政治色彩的装饰纹样风格在当地随处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侵入极大地破坏了“老城街”的样貌,强调功能、装饰简单的商业建筑充斥了整个街道。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老城街”历史保护区的复杂的建筑风貌,对其临街建筑立面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设计力求保护“老城街”历史信息的“原真性”,注重体现当地人民生活环境的历史演变,同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前期调研
 
        2009年2月4日至2009年2月13日,本设计小组共同前往河南省修武县,对当地老城文化区及“老城街”周边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向有关部门获取历史资料、老城区人口组成、产权分配,建筑建造时间以及扩建时间等信息。二,实地考察,运用科学测绘、照片拍摄、采访当地居民、文本绘录等方式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材料取证。最终,成员通过对已有旧城区CAD平面图的重新整理(标志出当地建筑在材料构造、屋顶形制以及建筑完整性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现状),并且描绘出当地不同时期建筑立面装饰构件的测绘图。
建筑分级
        在对当地建筑风貌进行了充分调研之后,小组成员对整条“老城街”的沿街建筑进行了分级。分级工作是依照对每个建筑历史价值的高低、结构完好程度、与周围建筑风貌协调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整合评定,最终分为“重点保护建筑”、“局部保护建筑”、“局部更新建筑”和“重点更新建筑”四类。并对每个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提出不同的保护模式设想,模式包括:保存、保护、整饬、暂留和更新。
 
业态分析
“老城街”业态、景观与建筑空地现状图
        我们对“老城街”的业态现状、建筑空地与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城街”的业态以服装店、日杂百货商店、机修店为主。街道西侧由于紧邻老城区繁华的商业中心,时髦的服装店与美发屋较多;东侧商业递减,趋向百姓生活。
景观方面,以街道西南位置的胜果寺和东北位置的城隍庙最能吸引人群聚集。其次,“老城街”东西两侧分布较多的当地传统院落,如能在保护设计后恢复完整面貌,也可以发挥旅游景观的作用。建筑空地于“老城街”中心部分较多,可以考虑做小广场等开敞空间。
       
“老城街”业态、景观规划图
        在充分考虑政府规划方向的前提下,小组成员对“老城街”保护区的业态与景观规划如图所示。整条街在建筑风貌上力求体现现代生活向传统生活得自然过渡。
商业方面,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鼓励与恢复当地特色产品的经营,增加特色餐饮行业,将电器机修、洗衣等商业减少或转移。另外,增加相关旅游附属设施,如信息亭、自动取款机、便利商店、公共卫生间等,以便适应现代生活与旅游业的需要。
旧城表皮密码研究
        商业街道富于城市空间性和各种交换机能,是公众活动最活跃的地方。而历史街区内的商业街道,相对于历史保护区的整体风貌而言,最易受到城市变迁的冲击而发生改变。由于种种历史因素的影响,这种街道的许多历史信息会被掩盖——构成街道的历史信息密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遗失——被隐藏在旧城的各个角落。
        在对河南省修武县旧城核心区的“老城街”商业建筑立面进行改造时,首先,我们从旧城区的传统院落中,寻找和发现那些被遗失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这实际是对历史街道德一种解码过程——寻找不同信息密码的相互联系(信息自身的历史演变、不同信息的相互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联系性就如同生物的基因演变过程,因此尝试制作了当地建筑风貌历史信息的“基因图谱”。我们在对“老城街”的每个建筑进行具体的立面改造时,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基因密码的利用和重组过程。在保护当地建筑风格与空间特色的同时,力求体现当地人们生活环境的历史演变,并使街道适应新的生活需求。
门、窗、立面风格及案例分析
        在门的现状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后面屋顶老建筑露出的屋檐,前面是民国后新建在表面的水泥墙面,顶部放个中有淡淡的图案,下半部刷白涂料,中间开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门窗。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此建筑建于清代,民国、文革、20世纪80年代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都对此建筑产生影响,各个时期建筑基因生长于前建筑之上。其次,认为已有建筑风格独特,对他们进行了保留,紫色表示清代建,绿色表示明国时期建,红色表示文革时期建,蓝色表示20世纪80年代建。最后,如此建筑需要,可以从门、窗、装饰等式样族谱中找到相应年代的建筑立面元素,补充到此建筑当中,如:为了表示此墙面覆盖了老建筑,在墙角添加了传统式样的灰砖(灰色线条);为了增加立面层次,在窗下添加了水泥窗台;因此建筑师商业建筑,所以在门上添加了招牌(粉色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