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头脑风暴设计训练营:苏丹、李天元、方晓峰到场指导“复制的力量”训练营(现场录音整理)

  • Update:2010-04-04
  • 李馨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编者按:3月3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复制的力量”创作营进行方案汇报,有幸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方晓峰、视传系苏丹和绘画系李天元到场指导。本文根据录音稿整理。具体小组方案参见复制的力量小组方案介绍,内附图片。

主持人(吕正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老师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做指导。我们这个课题的题目是“复制的力量”,是徐州美术馆办的一个当代国际艺术学院学生设计展览。项目刚开始,三位带队老师就把我们召集起来先是进行了几次头脑风暴,今天则请三位老师来为我们指导。今天我们把大家的想法都集合一下,总结出了五套方案,即分为五个小组,其中包括有关于声音的、影像的、文字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还有万花筒这种比较实物的东西。复制的概念是这样被提出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推行使复制的概念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复制成为当今读图时代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我们大家围绕复制的概念进行了一些创作,现在请大家分别将提案展示出来,并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指导。
 
 
 
音乐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组选择的主题是声音。一开始我们的想法从音乐起步,在创作音乐是经常会使用复制的手段,同样的旋律经过反复的复制加上一些变量以后就会构成一些美妙的音乐。我们组顺着音乐的思路往下想,后来就发现其实声音本身的可塑性就非常强,它的某些特性可以说是超越视觉冲击的,所以我们就放弃了将音乐图像化的思路,走向对声音本身的复制的创作方向。我们对复制的理解一直在加深,最后体现出来的概念就是复制的力量其中一个层面实际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这就是它的力量所在。我们选取的一个元素就是“人”,将人作为对象来进行复制,而手段则是声音层面上的复制。声音首先是脱离于视觉印象的另一种感官体验,是脱离视觉印象的另一种感官体验,可以弱化强烈的视觉表达,让人更易于接受强烈变化的信息,因此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人的数量所传达的含义。我们认为,如果用图像,可能就会想表达更多内容或使视觉效果更具有冲击感,但是声音的话就不会这么局限,但声音的限制就更少一些。这个效果图就是我们的方案样式,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是一个方形的台子,台子上面大概会有六个凳子,台子等都会尽量简化,因为我们的方案,声音是主角,所以尽量将视觉的东西简单化,在细节上是要人们重视声音。现场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因为人数多少会有变化,所以根据参与人的多少,现场就会有一些设备感应,并放出不同的音效,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通过音效让人们感受到一些场景和感觉,并尝试出一些结果(当场放映了一些音效,其中有风声以及闹钟嘀嗒嘀嗒的声音,声音由小及大)。经过这种探索我们发现这还不足以给人以场景的联想,一旦我们实现这种联想,就会产生比视觉更奇妙的感觉。当六个凳子都没有人时,声音就会产生自然的意象,比如听到有虫鸣鸟叫的大森林;一个人坐,就有共生的景象,你会听到鸟儿四散开来;两个人坐,就有会想到恋爱的瞬间,听到情侣接吻的声音;三个人坐,让我们想到家庭的场景,听到一家三人散步的声音;四个人坐,就是会议的讨论;五个人坐,则听到酒吧的喧闹;六个人坐,就会有球场的呐喊。但老师认为我们的方案手段可以,但是最好在手段的基础上能体现一个目的,让人们在感受后也能清楚地了解我们呈现给他们的意义,于是就想以“战争”为主题,没有人的时候,仍然是自然的意象;一个人坐则听到婴儿的啼哭,两个人就会发生人际的牵扯,听到吵架的声音,随着人增多,就变成激烈的争端、冷酷的械斗、残忍的战胜等。这里的意思就是人际关系随着人数量的变化而发生质变。这个图片是我们组与技术那边,是来自清华计算机系的同学,商定后他们给出的技术解决办法。即人坐在垫子上的时候,坐垫中的弹簧开关受到挤压,通过无线信号,将这一受力变化发送到远方电脑,在程序的控制下播放相应的声音。而这中间是通过一个软件来识别人的数量。
苏丹:我们得考虑一下展览现场的情况,你展览的时候人很多,肯定周围乱糟糟的,这样的音乐估计很难被听到。而且人不可能很专注的站在那里听你的东西。你们必须注意,学生作品的特点一般密度大,不像大腕的作品会有很大的空间。有时候你想得很好,到时候展览却没有那种感觉了。
方晓峰:首先得肯定,这一组第一步的概念很好。落实到椅子,这个创意太好了,但是作品最后分量却没表现出来,量的累积的过程表现不出来,因为你选的这几种音乐相互之间并没有很大关联,风和日丽阿、争吵阿、战争阿,这里面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这样来表现未免太简单了。中国是人口大国,如果从人的角度来做有关声音的东西,做好了还是很有文章的,但是现在的声音有点简单化了。
苏丹:声音呢是,有可能一个人两个人声音很清晰,但到后来就模糊了,这就可以说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可能从这个角度表现很蛮有意思的。
方晓峰:声音很有意思,因为它是可以量化的东西。它的音高、或者力度,甚至音色都是可以量化的。其实你们应该是以一个声音,随着人数不同,你计算一个量化的程度,然后呈现出不同效果,这样才有逻辑关系。但现在这样逻辑上并没有太大的递进关系。这样一开始讲的那种复制的力量就没了。
 
 
 
影像小组: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创作团队,包括环艺系的王彪,视传系的杜佳佳以及信息系的李扬子。先说一下审题。复制的力量的关键词,一个是复制,一个就是力量。复制,在当代的含义中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记忆方式,一种创作行为等。所有这些行为都能从当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中找到深层联系。而力量更侧重的是结果,即复制的目的。我们从两个关键词中展开了一些列的联想,包括信息的复制、体验的复制、节奏的复制等,最后我们对动作的复制和行为的复制最感兴趣,并更深一步找到了我们的意象。我们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先想,我们每天多少时间是坐在电脑前面的?以我们信息系来说,至少有八小时以上。这让我们自己都很吃惊,有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都要面对电脑,好像没有电脑就没办法生活和工作。于是我们就从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为出发点,人们的物质享受日益增多,相比之下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显得愈加粗糙荒芜,这种情况对于信息时代年轻一代也就是我们显得特别突出。曾经听说过一个说法,任何一个群体,更像是原始人的乌合之众。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犀利哥和凤姐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也反映出了一个社会问题,即人们非常容易被网络的舆论所驱动,失去了自我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于是我们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形式为N个先锋影像的组合,表现方式是24个显示屏成组排列,结合音乐,同时播放影像。影像内容为通过人的局部特写,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个影像内容并列、交错、整合。表现目的则是通过对现代人这一群体典型生活行为的特写、重复,(如按鼠标、敲键盘、打手机等),引发人们对网络与舆论的思考。接下来是我们的草图。这些都是打键盘的手。这些是按鼠标的手。这些是脸部的特写,比如眼睛和嘴巴的特写。这是现场效果图。请老师指导,谢谢。
苏丹:我们先想想这个设备吧,电视倒是可以用老的黑白的电视,会便宜些,可以去二手市场。
原博:可以买小一点的,图像可以旧一点。
苏丹:对,图像是关键。考虑一下,你这24个图像是不一样的是吧?手是不同的手吗?
影像小组:对,不一样的手。
苏丹:不同的手还是可以的,但是东西必须多到麻人的程度才震撼。有没有可能,通过光学的某些原理,让它一个再变成四个,再细分一下,或者电视本身就可以切成好几个画面。有没有这种可能?现在的24个我觉得冲击力还不够大。
原博:我们开始设想是做投影,比如说罗列上一百个之类的。
苏丹:但是投影是平面的,它和电视在空中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的。
方晓峰:还有一个问题,你最终的主题思想到底是表明什么,不管里面内容是什么,你必须把这些行为的“无意义”表达出来。如果光是类似图像的罗列,“无意义”的效果不够强烈。好的展览是不需要通过解说的,要一目了然。
李天元:你这样的想法还不错,你要反应网络和舆论的主题还是可以的。网络是一种现象,现在信息爆炸堆积是个问题。你可能你做的手是个个体的行为,但是多了以后效果就不一样了。但你应该考虑一下你这里面到底是不是可以不用手,用其他什么大家更熟悉的元素,使作品更有意义。
方晓峰:选取图像的确很重要。我的意见是你们完全可以和观众互动,比如我采集图像就是采集来看展览的观众的表情,来一个就采集一个,他们累计在一起,也许每个人的表情是有意义的,但是等到所有人的表情全罗列出来的时候,那整个画面就没有意义了。甚至可以让每个图像都是不同在线的,可以动起来的。这种互动性可能更强大,但是要是拍好的劲就没有这么强大。
苏丹:老师给你们提的都是建议。我个人觉得手这种元素还是可以的。可能越单调越好。让人注视着好像就挺无聊的,就挺让人思考的。但是我感觉主要还是电视的摆放的问题,我觉得24个不太够。类似的作品呢,10多年前北京有一个展,就是在仓库里整个堆满了小黑白电视,一个动,整个都在动,这种感觉就挺怪的,就是一下子变成机械的了。你本来看一个电视的时候觉得好像是很鲜活的一个表现,但一群的时候就非常有意思。所以我觉得还是一个方式的问题。你的方式是一种,要是电视有一堆呢?你还要考虑你看得是前面,但电视还有背后,电视这种东西在一个场所里,它的完整性怎么表达,是不是要堆成一个锥体还是其他样式,这个锥体有没有象征性,这都是一些要考虑的。别最后后面一对烂线,也不好。
李天元:要是用屏幕的话,你现在用的是图片,要是能用动的东西会更好。因为要是静止的不好。
方晓峰:可以利用现在视频聊天的东西,通过聊天的手段,你甚至可以商量好,这些人一起在不同地方展示出他们那里的场景,让我们看到很多时时的东西。前两天网上流传一个小视频,我觉得做得很好看。前段时间地球日不是熄灯一小时吗,有个学生宿舍灯熄的很有技巧,最后还呈现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样子。
梁雯:是现场拍出来的吗?
方晓峰:绝对现场。操控的很厉害,整个楼这么做真的很厉害,非常流畅。
 
 
 
 
文字小组:大家好,我们是文字组。我是来自信息系的丁棘,夏晴来自信息系,乔谦来自视传系。我们想表现的是以复制为手段,通过汉字来表现作品主题。我们希望作品反映一定的问题,使作品更有深度,最后我们主题方向是“环保”。因为这个话题我们自己亲身感受过,对其有话可说,而我们选择的是沙尘暴。原因是我们自己有切身的体会,而汉字在表现这样的颗粒感上有优势,并且可以与命题“复制”又很紧密的关联,容易产生力度。具体实施方便,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装置与观众互动,但考虑到技术可行性以及工作量的问题,最终选用传统静态的平面媒介。这是上次讨论会提出来的几个效果图。这是一个装置,如果没有人干预的话,这个平面上的沙就会越来越多,不断扩散,但是要是你把手放在上面,沙不会往你手的方向去,意思就是你可以为阻止沙尘暴出一分力。这是另外一组。后来我们确定这样一个形式,把这个装置分好几层,文字都印在透明的胶片上,一层层叠起来,离远看就是假三维的山丘的形状。这其实每一片代表一个时间轴线,这就是一个时间的流程。我们设想把这个装置调在人的视平线以上,并且尽量大,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说明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并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关系。还有一个想法是这样。我们有两个装置,一个表现得是沙越来越多,另一个则表现木越来越少。为了增加效果,我们考虑每一层薄片上的文字可以有一些是半立体的,即使用粘,或插成一定半立体的效果,如每层的“木”中,站立的越来越少,躺下的越来越多,“沙”正相反。但是可行性如何我们还没有太大把握。
苏丹:你们要是用这个手段,恐怕密度不够,就是层数不够。刚刚我和李天元老师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好多人都这样做,层次太少出不来效果。我觉得你们要是倒过来可能更好一些。其实顶部是不断被复制的一个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要呈现一个什么变化,还要在考虑一下。
方晓峰:这种一层一层的想法实际上还是挺好,复制的意思比较强烈。但是你现在给别人的误解是,别人可能不会往复制想,更可能往累积上想。累积和复制还是有区别的。你还是要强调复制,如果每层都一样可能复制的概念更强一点。每个参观的人可以来你这用手划一下,前几个可能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后面的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苏丹:还是个累积效果。
方晓峰:哈哈,不太一样,每个人都是划的同一个地方,是有相似性的。
李天元:你这个是手放在屏幕上沙子就往上聚?
文字小组:不,手放在上面就不往上聚。
原博:他们的意思是人可以干预,阻止沙尘暴。
文字小组:我们甚至想用真实的沙子来做。
原博:我觉得这个想法好。
李天元:但是这个技术有难度。
梁雯:这个没有难度吧,我见过这种东西,我不觉得技术有多复杂。
文字小组:我们询问信息系的,说技术还是很困难的,倒是可以做到,但是可能得用感应器。
方晓峰:呵呵,估计这一个项目就得耗资十万八万了!你们这相当于从最昂贵的东西一下子就挑转到最便宜的材料了。
苏丹:对,我觉得用胶片可能有点问题,胶片太薄了。
梁雯:沙子还有一定的重量!
苏丹:这就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方晓峰:亚克力板可能硬些。
原博:我们考虑到资金问题。
方晓峰:亚克力板还是很贵的。
梁雯:而且会很重。
李天元:这个没块板子上的东西还是粘在上面吧。
梁雯:直接印在上面。要是固定板子还是挺难的,尤其大了以后,他们还想做大型的。
苏丹:小了不出效果。
方晓峰:片数绝对不能十张以内,都得几十张甚至上百张。
李天元:我看有些展览里有用磁铁的,它还带着音响,磁体立起来,音乐也随之跟上。就好像跳舞一样。
苏丹:就好像原始的舞蹈一样。
 
 
 
图像交户小组:大家好,我们是图像与人的交互小组,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图像与人的交互,也是因为技术原因,原先很多复杂的构想都被打消了,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来实现。具体请往后面看。我们怎么解释复制呢?单体的复制会产生新的图形,而新的图形再次复制就会产生更新的图案,这个图像是你意想不到的,正所谓量变会发生质变。这是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方向,灵感来自于细胞。
苏丹:分裂式?
图像交户小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这是我们提出的单体,是一个初步方案。一个细胞经过复制会产生一些变化。它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整体状态和原来有很大不同。我们就是想让人们感受这个复制的过程,体会到复制使图像不同的力量,并且是渐渐的感觉到。这是我们后来的几个方案。我们设想的装置是,有一条通道,有一个半透明的玻璃,人走在通道里,这里是两块投影屏,下面是红外线。红外线可以感受人的到来,就会随之产生动态图像。我们要实现动态图像和平面图像的结合。动态图像是要解释复制的过程,给人更强烈的感觉,让人意识到发生改变的过程。第二个方案是刚刚提出来的,可能未必成熟。这是反应了高速、信息化的城市给我们的感觉。通过一些照片提取一些图像,这是我们可能提出的单体,就是一些带光感的直线,来表现出空间中的快速。把这些元素放入我们的装置中。人越往下走,光感线条就越对,人们感受的城市化发展带来很强烈的不由人控制的压迫感。而最后人走到末尾应该是图片所呈现的状况。谢谢老师指导。
苏丹:你们第一个方案,技术那部分谁来处理?
图像与人交户小组:有的。
苏丹: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财力必须要达到。
李天元:你们的单体要用真细胞还是画出来的?
图像与人交户小组:画出来的。
方晓峰:其实概念都很好。但是总感觉表现出来有点弱。
苏丹:说白了,就是思路有点单一。大家最后想表达的东西都查不多,五个组差异应该更大点。
 
 
 
万花筒小组:大家好,我们小组成员包括视传系的我(徐端端)和吕正伟,还有环艺系的秦潇。我们的主题就是关于环境问题,我们的引论:垃圾的成倍增长造成环境的恶化,原本洁净的地球已被各种垃圾所覆盖。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各种灾难的罪魁祸首,并危及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因此我们通过万花筒的原理呈现我们的主题。万花筒是利用光学原理,运用镜面反射成像的奇妙的组合方式,把单一的图像进行成倍的放大和复制,达到震撼的视觉效果。我们根绝这些基本思路,构成了我们垃圾万花筒的基本装置。先看我们装置的基本原理。内部是三角形的三棱柱,当光线通过这个三棱柱时,里面的东西被反射成像某种效果。我们通过这个概念寻找到了实物来源。从垃圾桶本身进行改造,这里是我们成型的装置。外表还是垃圾桶,上面是一部分,上面一部分可以转,盖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里面放垃圾,下面是有一个万花筒。我们的尺寸大致定的是直径半米,高60厘米,材料可能从木板、密度板、亚克力和树脂里面选择。以下是我们希望呈现的效果。垃圾通过这个装置所呈现出来的影像。这是一个整体的效果图。下面是万花筒垃圾桶,通过下面的摄像头将万花筒里的画面转接到巨大的画面上。垃圾桶底部有摄像头,可以拍摄整个圆柱体里面垃圾的影像。我们开始的摄像是没有这些多媒体设备的,直接人转动万花筒看到图像,但是老师的建议这样不会有很漂亮的效果。希望我们通过影像将效果放大,更强烈一些。因此我们就做了这么一个结合的装置,不希望失去互动的部分,也不希望失去实物的部分。我们的四个筒里大概会是以下四种分类,包括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和电池。谢谢。
苏丹:四个筒里面的东西是不同类的吗?
万花筒小组:主要是同一类的。
方晓峰:这种想法从视觉角度来看是可以了。其实你们可以让观众自己扔,愿意扔什么就扔什么。
万花筒小组:我们当时考虑过,但就怕观众什么都往里扔,那就会损坏设备。
原博:那你们的方案是事先做好的,还是?
万花筒:已经扔好了,封闭起来了。
李天元:这个组通过垃圾桶传达的概念已经很明显了,主要是看里面要放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信息垃圾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方晓峰:其实可以往里面加传单、广告阿什么的。
苏丹:哈哈,你要是更牛点,清华美院不是衣、食、住、行吗,全了,做一个影射。
原博:我还是觉得信息泛滥是不错的概念。
方晓峰:你现在呈现的结果是和垃圾桶有关的,想的还过于唯美。而万花筒的好处就是,你怎么弄它都还挺唯美。
 
 
 
 
方晓峰:我觉得几个组有一点蛮有意思,大多数还都是对复制持批判态度。
苏丹:他们这个年代感觉不到对复制的那种崇拜。
方晓峰:对,实际上复制这东西,正面意义还是很多的。你想现在要解决住房问题,高层住宅什么的,现在完全就是靠复制。全负面的我觉得就有点不好了。
李天元:工业革命带来的这些,廉价的东西。
苏丹:哪个组最好能往正面来走一下,这怎么说也是其中一种类型。要是丰富一点就好了,比如有没有专门就是影像的东西。大家可以像,西藏磕长头那个例子,这部就是复制吗。宗教里面的重复就是一种力量,不管是默念经文还是图像都很有力量。
李天元:我觉得同学们的想法是很好的,也比较有趣,选择的几个东西,像声音啊、垃圾什么的都挺好的,但是给我的感觉是作品比较冷,比较概念化,里面缺少差异性,我觉得应该注入一些特殊性的东西。比如说细胞也好、文字也好,大家都看过,是一种比较理性的理解,是很概念的东西,如果你能把它做得像个艺术品一样,你就需要有特别的、个人化的、差异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哪怕只有一小点别人没有想到的也好。因为你做的这个不是说教式的,也不是概念,别人要看的是其中的艺术性,是你通过这么一个概念让人有所收获。可能想法没问题,但实施的时候一定要有意思。比如垃圾是什么垃圾,声音是什么声音,声音到最后要复制到什么样子,是不是有战争什么的不是很重要,因为你不是要教育谁,只要让观众有明确的心理感受就行了,必须要有感官上的东西。不要为了要做概念而做,最终还是要转换成一种视觉语言,一种效果。
苏丹:方案的目的有时候太明显、太直白、太有逻辑也会缺少活力。
方晓峰:现在要注意的是,你们现在给出的小单元,和小单元最后形成的东西,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够大。这个距离越大,复制的力量才越明显。我觉得尤其是第一个方案,如果只不过是音乐不同的话,他们没有这个感觉,必须再独特一点。
苏丹:你看从雷锋日记到韩风日记,各种风,这就是一种模式的复制。
原博:现在这个门那个门,比如艳照门、兽兽门什么的,还是有内容可做的。
苏丹:可能这些社会问题他们涉及的不多,可能孩子们想到的也就是污染什么的,不可能有太多。
方晓峰:我觉得还是稍微空间一点。你们甚至可以套用蜗居的一些格式和概念,可以做出蜗居来。
原博:本来风沙那几个也是要做房子之类的,可是想到他们身为学生还体会不深,可能不能做出很好的效果来。
方晓峰:住宿舍也是一种蜗居。其实弄个蜗居模型就很好玩,每个小格子里小人都摆好在过日子。
原博:他们做影像的那一组,我们本来想的是这样的,就好像一个楼那样的东西,每个抽屉打开后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人生活在里面,拉开不同门就看到不同人的生活。但做模型就比较困难。
梁雯:我感觉这几组东西都在,就是选取的东西现在不够丰富。
方晓峰:切入点还不够有劲儿,最后呈现的软了一点。尤其像细胞那一组,本来很好的话题,最后呈现出来就软了点。
梁雯:如果要想把一个东西表现得因为复制变成全新的,就必须特别清楚地展示出来,给人看了非常明白,今天的方案还是有点模糊。我不知道你们平时关注当代艺术或者艺术品吗。
苏丹:他们最主要的是不关注社会,这从作品中就能看出。清华美院的学生还是对社会问题关注的少。
梁雯:对,我感觉就好像处于一个特真空的状态。
方晓峰:就是李天元老师讲的,有点冷,那种感情没有表达出来,人味少。
原博:其实我觉得他们还是有关注到环境的问题等,但他缺少一个视角。
苏丹:没错,但是他们是艺术院校的学生,这种关注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艺术院校比常规的,什么小学老师等,更关注社会才对。
梁雯:他们的作品还特别概念,感觉还是在一个特别抽象的步骤,而不是表现你作为一个个体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解。
苏丹:对,说白了就是没有独特性。只有关注才会出现多样化,你不关注出来自然只有雷同。
原博:这可能就是教育的问题,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人感受。教育是灌输的结果,哈哈。不知道绘画那边会不会好一点。
李天元:我认为是这样,时代变化得快,但教育变化的慢。但是要从艺术的角度讲,我认为还是要强调差异性、个人化。
梁雯:设计其实也需要的,不是要单纯地解决问题。
苏丹:这个展览要在哪里展?
梁雯:徐州美术馆。
苏丹:是一个全国性的?
梁雯:是个国际展。我听他们德国的一个作品,题目就很好玩,是戒指和印章,他做了好多戒指,每个戒指都是一个印章,你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是每个都有特别小的区别。可能荷兰的院校对社会问题关注的比较多。
李天元:戒指和印章确实是有关系的,两个符号是可以结合到一起的。
苏丹:上海双年展那年就有一个作品,把戒指做成大楼,就是强调城市化的特点。
方晓峰:我们的世博会马上就开了,世博会实际就是展览,没有做很多产品,也是展览罢了。世博会本身就是每个人划块地。
苏丹:我觉得对展览背景还是不了解,不要唐突了,什么是了解背景呢,就是要看这个展览究竟在哪个圈子里玩,艺术院校的是艺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这两个还是不一样。国内这方面就经常闹效果,这群人玩得东西,那群人来了就不搭调。如果主要是设计专业,就可以还是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但是要做到位,要漂亮。
方晓峰:你对成品的结果必须要把握住,不要太平淡。你不是在提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要把这个问题更明显地呈现出来,让大家更容易关注。
苏丹:15号北京有个展览,50个展览有50个房子,最小的房子,1.82乘1.82米的,这里面必须要有差异性,肯定不会重样的。
原博:是建筑师做吗?
苏丹:就是从中国找得一直在做实验的人。
方晓峰:你们每个方案都要有点问题意识,最后要阐述的问题是什么。比如你们细胞分裂那个,不知道到底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这个不太清晰,你等于描述了这个过程,但是和我们现实生活的连接究竟在哪。可能只是人们看到这个画面很好看,就雷了,然后就没有了。
苏丹:或者如果你就是不影射什么东西,就是把它拍得比正常显微镜下的东西更棒,也行!要描述表层,但必须视觉感强烈。创作的时候两极的东西都可以做。
李天元:我感觉别的院校到底是什么性质,你要看明白这是艺术展还是设计展,先锋设计展有时候有点观念,但是做的方式不是很一样。
梁雯:有设计有艺术,美国主要是媒体设计这一块,他们有大量的媒体作品,英国是艺术与设计专业。
李天元:怕得就是不搭调。
苏丹:但是学生展一般就是大杂烩。
梁雯:从现在大家出的方案来看,好像是更偏重于艺术一点,更偏重表现。
苏丹:就算是你用的白纸,艺术和设计还是不一样,能反应出一个细节。设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唯美精致。
梁雯:我认为咱们同学表达上多还是往唯美这方面偏,这也就是李老师为什么觉得冷。表现垃圾也是很漂亮,细胞也是淡淡的,N个影响的也是很漂亮,这是设计同学的特点。
方晓峰:他们的气质不够叛逆。虽然也不赞美,但是他们表现得就不够叛逆。这两个还是不一样的。老外的劲就强,摇滚青年什么的。
李天元:加上点互动还是很好的,手也好、垃圾也好,来的人也可以复制个形象或者局部。
苏丹:这方面中国美院做的好,他们有一个综合艺术。
梁雯:我觉得我们的设计和艺术也是结合的很好的。
苏丹:挺好的,我们老师就是来给你们提供点新思路,另外,学生展这个东西呢,更像集市,更强调多样化。人们来这个集市选择自己想要看的东西。你看中国美院的多媒体的抄袭意味实际很重,但是这种抄袭很正常,其实就是把西方的这块给复制过去了。他们至少知道历史上有什么西方的大腕,人家开始接触这个了,可是我们却基本上回避。
方晓峰:省点资金我们可以去买一堆名画的复制品,弄一个卢浮宫出来,装修效果都投影出来,壁龛都是画出来的。
李天元:那绝对震撼。
原博:日本有个艺术家是个男的,他就总是扮成不同的人。其实你看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去装扮QQ空间,也是买豪华家具和装修,就是一种复制。
苏丹:我觉得要很强调视觉效果,要震撼。开幕式请四胞胎来剪彩。
方晓峰:哈哈,每个组都扮一个福娃,金木水火土,多厉害!你们三个老师加一个院长,衣食住行!
李天元:震撼。
原博:将来老师都不去,学生直接扮成老师,这也是复制!
学生:其实之前我们还是想了个好概念的,可是最后因为要保留形式就只能摒弃意义,可是这个意义硬搬进形式中又不合适,之前很多冲动都不见了。
苏丹:冲动是不会丢失的。但其实你们不要担心,你们的概念是很好的!
原博:一开始我们想如果一直从意义入手,可能很难转换成形式的东西,只能从形式找一些有趣的感性的东西,可是最后就是要硬搬意义了,可能步骤有点不对了。
李天元:不一定非要有意义,生动就可以!这只是一种语言,关于是不是社会性的、深刻不深刻不那么重要的,人们看到的还是个形式。
梁雯:老师们还有其他事,我们就感谢老师今天来指导了,那先请老师们离场,大家再自行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