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莱昂纳多》的历史:写在创始人弗兰克 马利纳百年诞辰之际

  • Update:2013-09-22
  • (美)罗杰?马利纳、(美)帕梅拉?格兰特-瑞恩 翻译:汪芸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摘要:追溯《莱昂纳多》的发展,最初源于它的创始人,在出版界有着46年从业经验的弗兰克?J?马利纳头脑中的一个想法。为艺术家创立一本专业期刊的需求引发了《莱昂纳多》在1968 年诞生。自此,《莱昂纳多》和莱昂纳多/ ISAST(国际高等科学技术协会)就充当了艺术家以及其他对科学、新技术和当代艺术有兴趣的人士之间进行公开交流的媒介。这本期刊倡导并记录了20 世纪60 年代首批使用电脑的艺术家、20 世纪70 年代首批使用全息摄影技术和空间技术的艺术家、20 世纪80 年代首批使用互动媒体的艺术家、20 世纪90 年代首批使用网络和生物技术的艺术家以及近来首批使用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艺术家。同时,这本期刊充当了艺术与科学以及艺术与技术全球性运动的重要平台。自1982 年以来,创始人的长子罗杰?F?马利纳一直担任《莱昂纳多》的执行主编。

“变化是我们的世界的一部分。不运用它就好比作茧自缚。当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的时候,艺术怎么可能保持静止呢?”——弗兰克·J· 马利纳 [1]

 

导言

弗兰克·J· 马利纳于1912 1012 日生于美国德克萨斯的布雷纳姆,我们刚刚庆祝了他的100 周年诞辰。46年前,也就是1967 年,他在巴黎创办了学术期刊《莱昂纳多》。中国读者尤其会感兴趣的是,弗兰克·J·马利纳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挚友之一是中国航天计划之父钱学森。1946 年,马利纳和钱学森是建造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物WACCorporal 团队的领导人。1955 年,因为来自美方的虚假指控,钱学森被驱逐,他继而非常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火箭和卫星计划。此外,20 世纪70 年代,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系的邵大箴担任了这本期刊的合作编辑。同样重要的是要指出这本期刊的创刊主编之一是李约瑟——力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

因此,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探讨创办一本新的、有关艺术与科学的中美合作期刊正合时宜。我们仅以这篇文章献给弗兰克·J·马利纳、钱学森和李约瑟。

一、成长期

弗兰克·J·马利纳认为,变化与兼容是通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方式。当他萌发出版《莱昂纳多》的想法时,已经身为研究工程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研究室主任以及视觉艺术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伴随着工作与生活的不断演进,从一个领域前进到下一个领域,他会非常自然地将从之前的经验中获取的知识与手头的工作相整合。

作为一名航空和火箭工程师先驱,他显而易见明白这样的变化是当下以及未来不可回避的事实。然而,身为一名经历过二战烽火的人道主义者,他明白不应该仅仅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指导由技术引发的变化;艺术家尤其应该在技术向人文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我感觉限制误用技术的一种方式可能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的话,通过艺术使年轻人在情感上预备好见证事物具有审美趣味而积极的一面,并对消极一面做出反应。”[2]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试图将有关技术的知识和科学工作方法整合到自己不断演进的艺术作品中。而作为一名主编,他试图创造一个跨学科的论坛,记录合作与变化,旨在创造一种合成的世界观。

或许,最令他沮丧的职业选择是进入艺术界。在技术领域工作20 年之后,1953年,马利纳开始全职从事专业绘画。由于工程师的训练,他试图以常规的方式进行艺术探索:深入研究由专家——在这里是艺术家——撰写的文献。技术与科学的进步是基于每一代研究者对于此前工作的详尽记录,而令他吃惊的是艺术家关于自己作品中新技术的应用、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他们的发现或想法的重要文献并不多。艺术领域缺乏高质量的记录文献导致艺术家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互相重复在技术上的发现,对此,他感到非常懊恼。

事实上,当他开始着手创作运用了“发光动力”系统的动态艺术的时候[3],他没有发现任何动态绘画领域的先例,而认为自己是第一位创作此类作品的艺术家。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当他开始展示自己的动态艺术作品的时候,他了解到有一位名叫托马斯·威尔弗雷德的艺术家从1905 年就开始创作动态艺术作品了。[4] 在这个时期,马利纳发现艺术家之间并没有交换想法和技术信息的历史,或者说是文学媒介,同时,他开始亲身体验到艺术家在政治上的无能。继而,艺术界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一群非艺术家的手中,其中包括画廊老板、艺术批评家以及美术馆的策划人,他们假设了一个神龛来解释、推进或是传播艺术。反之,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作品原创者的文献总是最先出现,随之而来的才是普及者、科普作家和历史学家的阐释。进一步说,科学研究领域的决策权掌握在科学家和工程师自己手中。

传统的支持艺术的权威对于创新的艺术,例如由于技术革新而产生的艺术,或称动态艺术最积极的态度是毫无兴趣,最糟糕的是采取反对的姿态。这一类艺术难以分析、难以销售,而且通常在展示的时候存在困难,有时候很难修复、维护——就艺术的重要性而言,这些考虑显然都不是关键的。除了极个别像弗兰克·波普尔这样的理论家,大多数人撰写有关艺术的文章往往只是贩卖已经过时的想法,这些想法因为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而意味着最佳的商机。与此同时,当科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以不断加快的速度交流想法和信息的时候,当代的、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却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正规的体系,在寻求拓展艺术边界的道路上孤独前行。在交流与信息的革命中,艺术家未能有效地与其他艺术家、其他专业领域、整个快速变化、快速缩小的国际社会展开有效的交流——而反过来,这些领域却非常需要聆听艺术家的声音。这样的局面与马利纳想象中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位置并不匹配。

马利纳的艺术探索伴随着各种形式和媒体的加入而不断深入[5],他开始与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同事们探讨这种困境,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家李约瑟、编辑桑迪·科夫勒、艺术教师维克·格雷、艺术家与数学家安东尼·希尔、艺术家与科学家L·阿尔科布利以及数学家-艺术家克劳德·贝格。当时,他的同事还包括像C·P·斯诺和雅各布·布鲁诺斯基这样开创性的思想家。他最初的想法是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社团的传统形成一个由科学家- 艺术家组成的专业社团,其中有许多社团出版期刊,作为他们活动的一个部分。

虽然他对这样一个社团的计划并没有实现,但是他更加确信一本由艺术家创建,为艺术家服务的期刊的必要性。20 世纪60 年代初期,马利纳开始考虑出版一本以科学期刊为模板的刊物。1965 年,他开始联系具有前瞻性的出版人和个人担任编辑顾问。1967年,他与培格曼出版公司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达成一致出版一本季刊。弗兰克·马利纳去世后,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于1993 年成为该期刊的出版社。

1981年,弗兰克·马利纳去世,此后,他的儿子罗杰·马利纳,即本文的合著者之一接手了这本期刊并实现了他父亲的梦想——开创一个专业协会。1982 年,“莱昂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ISAST)在旧金山成立,1992 年,莱昂纳多协会即“莱昂纳多艺术与技术科学瞭望台”(Olats)在巴黎创建。

 

1. 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主任弗兰克·马利纳与首个在美国开发的探空火箭“陆军下士”(WAC Corporal)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