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黑体字源流考

  • Update:2012-02-21
  • 李少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2011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黑体字是今天使用频度最高的两种汉字字体之一,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太少,它从何来?何时出现?怎么产生?这样的追问一直就有,但却不曾有明确回答。本文将对中国黑体字的两大体系展开全面研究,从历史科学的立场,探寻以上提问的答案。

四、美术黑体字的源流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受到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美术黑体字的形成同样如此。上文提及的我国最早的美术黑体字“燧昌”字样即是最典型的例证。“燧昌”二字保留了传统装饰字体的一些痕迹,其源自传统篆书的笔形结构与民间瓷器、木器上常用的双“喜”字样以及“寿”字样如出一辙。(图16)但是, 这种传统的篆书笔意在黑体美术字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减少,呈现出一种简化的趋势。(图17)在设计手法上,“燧昌”二字更多地体现出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其简单统一的笔画中使用了斜向的短线进行装饰,这种装饰元素在以往的装饰字体中是没有的,是一种有着西方文化特征的机械的理性的表现手法。

16.清朝嘉庆年间的青花瓷罐与民国期间小桌子的挡板。


17. 1910 年《新闻报》刊登的“美而特盖寿膠”广告黑体美术字字样。

        事实上,清末民国期间大量出现的美术黑体与传统装饰文字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美术黑体几何的笔型、机械的直线、透视的空间和模拟光照而形成的立体投影,这些细节处处流露出强烈的现代趣味与西方文明的痕迹;而传统装饰文字则多以书法为审美参照,多表现自然物象。从装饰元素来看,美术黑体多用三角形、方形、圆形等抽象形,或维多利亚风格和新艺术风格的相对抽象的植物元素;而装饰文字中使用的各种自然形则少有抽象化的处理。(图18)从应用媒介来看,装饰文字主要出现在建筑、家具、门窗、对联及生活用品之中,与主要使用于平面印刷媒介上的美术字也存在实现方法上的差异。对比现代的美术字与传统的装饰文字就像对比中国画与西洋画,一个朴素,一个科学;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源出农业社会,一个酝酿于工业文明之中。

18. 我国民间的装饰性字体(自《意匠文字—龙卷》)

        权衡两种影响因素,笔者认为美术黑体字的形式风格更多源自外来文化,是受到西方以及日本的美术字体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首先,汉字美术字的源起可以追溯到西方字体迅猛发展的19 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在欧美大陆的蓬勃发展引发商业领域的激烈竞争,海报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醒目的大号字以凸显文字内容。传统的木刻技术与19 世纪中叶开始在欧美大陆普及的石版印刷技术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美术字体设计领域以替代笨重且制作技术复杂的金属活字,从而大大拓展了设计者的自由空间,涌现出丰富多样的设计风格。这些新的字体风格被广泛使用于商业领域,并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通过商业贸易等渠道直接或间接经由日本传到我国。除了商业渠道,民国期间的文化交流也为西方字体在中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仅1918 年至1923 年的五年间,就有30 多个国家的170 多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被先后翻译、介绍到中国。西方文艺的译介不仅给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了新鲜的现代气息,也将这些国家的设计引入进来。关于西方设计艺术对当时中国的影响,钱君匋先生回忆:“我在30 年代也曾经积极吸收西方美术的风格,用立体主义手法画成《夜曲》的书面,用未来派手法画成《济南惨案》的书面。设计过用报纸剪贴了随后加上各种形象,富于‘达达艺术’意味的书面,如《欧洲大战与文学》。”[17]
        日本美术字是影响中国黑体美术字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外因。日本的美术字也称为“装饰文字”、“描绘文字”、“图形文字”、“意匠文字”,主要是指出现在商业领域中的富于装饰趣味的手绘字体。本文为求概念的一致在行文中统一使用“美术字”的名字。得益于明治维新之后出版业的飞速发展,日本美术字萌芽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的前20 年,是日本传统文字艺术与西方文字表现形式及彼时勃兴的各类现代艺术风格交汇影响下的产物。[18]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日本美术字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字体无论是形态还是结构都呈现较成熟的面貌,形式丰富,自成体系。(图19)

19. 1928 年《东京朝日新闻》银座广告。20 年代末期已经是日本美术字发展的黄金时期,字体造型与技法都比较成熟。(自idea,2007 年5 月)

        日本美术字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广告来实现的。在中国早期的报刊中,使用黑体字最多的广告基本上以日本商品为主,常见的商品有“花颜水化妆品”、“今治水”、“仁丹”等等。这些新颖的字形很快就引起中国商家的关注,并被仿效。(图20,图21)另外,大量的译介也成为日本美术字传入中国的渠道,在1896 年至1911 年期间,中国翻译的日文书就达到958 种之多。民国时期的封面设计师叶灵凤先生提到“我们新文艺出版物的装帧风格,从我自己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开始,就受到日本装帧风格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不曾摆脱。”[19] 钱君匋先生也曾说:“我最初学习图案,试做封面时,所有的参考书都是日本的,因而就受了日本的影响。”除此之外,清末开始的留学潮也是日本文化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渠道。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首选的留学国家,至1905 年,到日本留学的人数已达8000 人。[20] 以陈之佛、倪贻德、关良为代表的留日学人在学成归国之后成为活跃于文化艺术各个领域的先锋人物。因此,确切地说,正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西、中日文化频繁交流与沟通的大背景促成了中国美术黑体字的形成。

20. 日本“仁丹”广告(局部)。( 自1913 年《东方杂志》第九卷第八期)


21. 中国“ 人丹” 广告(局部)。这是在日本“仁丹”之后由中国自创的品牌,品牌字体设计明显受到“仁丹”的影响。

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实证确认了中国最早的印刷黑体字是商务印书馆1910 年发行的《东方杂志》第七卷第十二期中的黑体中文数字;而最早的美术黑体字则是出现在1885 年《申报》报纸广告中的 “燧昌”字样。时间的确定使我们得以从历史的角度解析黑体字的丰富社会文化特质。回溯历史,黑体字产生于中日甲午海战刚刚结束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当时整个中华民族深刻自省,虚心向日本及西方列强学习,以图自强,中外之间的技术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特定历史维度中,黑体字无疑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自新的一个缩影。
        具体来说,印刷黑体字的产生首先得益于19 世纪传入的西方近现代活字技术,新技术在西方传教士以及中国人自己的不断改良中逐渐融入汉字体系,在取代传统雕版印刷技术成为主流印刷技术的同时也将机器美学的特征带入到字体当中,为汉字的字体设计创新作了充分的准备。其次,从形式上来看,印刷黑体字的产生主要受西文无衬线体与日本哥特体的影响,其中尤以日本哥特体的影响最为重要。除了异质文化的影响,黑体字的产生也受到传统字体美学的制约,具体而言是受到宋体字的影响。这些隐藏在黑体笔画之间的微小特质却精妙地传递出传统美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字体美学的巨大力量。此外,个人因素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正是因为设计者的智慧与技巧才使得印刷黑体字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区别于日本字的“中国”特性。
        而就美术黑体字而言,虽然同属黑体字族,但不同的技术背景及使用目的使其具有不同于印刷黑体字的形式特征与文化。虽然在形态上仍保留了一些传统字体的痕迹(如:篆书和古代碑刻隶书),但是美术黑体字的真正发展与繁荣则更多是借助了外来尤其是日本美术字文化的力量,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各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与潮流通过不同渠道传入中国,最终成为中国美术黑体字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第515 页。
[2]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杭州,2006,第461 页。
[3] 张志强:“商务印书馆与现代印刷技术”,《东方文化周刊》,1997年,第18 期。
[4] 汪乃昌:“中外字体之检讨”,《艺文印刷月刊》1937 - 1940 影印本,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第一卷十二期。文中所称“ 现在”, 指的是20 世纪30 年代。
[5]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史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97,第222-223 页。
[6] 根据笔者对余秉楠先生的采访整理,2006 年12 月21 日,北京。
[7] 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武汉,2005, 第20 页。
[8] 汪乃昌:“中外字体之检讨”,《艺文印刷月刊》1937 - 1940 影印本,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第一卷第十二期。罗树宝:“20 世纪后半期的印刷字体”,《印刷杂志》,
2004 年7 月。 曹振英、丘综编著:《实用印刷字体手册》,印刷工业出版社,北京,1994,第32 页。
[9] 中国印刷物资公司:“我国印刷活字设计和字模生产”,见《中国印刷年鉴-1981》。
[10]( 日) 沢本郁马、键としての高翰卿:“本馆创业史”,《清末小说》,1992 年,第15 号。
[11] 高翰卿:“ 本馆创业史”,《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第4 页。
[12] 唐炯:“印有模与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第595 页。
[13] 高翰卿:“ 本馆创业史”,《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第4 页。
[14] 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等著:《中华印刷通史》,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台北,2004,第554 页图表。
[15] 同[3]。
[16]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北京,1999,第25 页。
[17] 张泽贤:《书之五叶—— 民国版本知见录》,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2005,第28 页。
[18](日)平野甲贺、川畑直道:“描き文字考第2 回”,idea ,2006.7,No.317。
[19] 叶灵凤:“从郭沫若的‘百花齐放’装帧谈起”,《书衣翩翩》,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6,第66 页。
[20] 王春南:“ 清末留日高潮与出版近代化”,《南京大学学报》,1992.1。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