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0年第1期

  • Update:2010-02-09

特别策划

13    交互与体验——交互设计国际会议纪要
编者按:2009年10月中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主办了2009北京交互设计国际会议。本刊精选整理了辛向阳、扬•库巴谢维奇、洛兰•贾斯蒂丝,唐绚和保罗•内尔福特5位演讲者的报告,以图能多个角度深入交互设计及其相关问题。其中,扬和辛向阳的演讲都意图为我们解释什么是交互设计。洛兰则在一个历史视野中透视这一新兴学科,唐绚和保罗分别是Google和飞利浦在交互设计方面的管理者,他们从各自企业的处理方式、策划活动及设计思路入手,更富实效性。

24    交互设计还是工业设计——苹果公司设计师弗雷迪•安祖尔斯访谈
采访:吴琼  李云  
翻译整理:曹程 李馨编者按:弗雷迪•安祖尔斯(Freddy Anzures)现在是苹果人机界面小组的设计师,参加过iPhone的设计,接受过多家媒体的采访。2009年10月中旬,弗雷迪应邀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2009年北京交互设计国际会议,本刊借机对他作了一次访谈。弗雷迪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曾在匡威公司实习,毕业后在青蛙设计公司工作,目前又到了苹果公司。他非常活跃,不断地探索新领域。从机智的对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交互设计以及设计本身的理解。

30    回顾与展望: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
鲁晓波
内容摘要:论文主要阐述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信息艺术设计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其中包括专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与成果、专业特色、专业发展理念和模式等,旨在通过回顾专业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艺术设计、发展模型

34    交互设计的域与界
吴 琼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交互设计的研究领域和有域无界的交叉性学科特征。交互设计指向事件的创造,其设计对象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使用的过程,因此,行为、内容和形式成为交互设计的三个要素。交互设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多个学科合作来共同完成交互设计的过程,与此同时,面对市场和技术发展需求,交互设计开始走向系统整合的模式,力图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38    不可能的美学
(荷)谢斯•奥弗比克  卡罗琳•胡梅尔斯   斯特凡•温斯韦恩   约普•弗伦斯   菲利普•罗斯
翻译:赵毅平

人物

49    简约、温暖、执著——对话“芳芳服饰”设计总监李小燕
文字整理:王芳
编者按:2009年11月9日,“芳芳”服饰设计总监李小燕女士摘得了第13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在这之前,“芳芳”李小燕因为她的纯棉设计也早已名声斐然。12月17日,李小燕做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当岐教授和李小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对话从李小燕与服装设计的机缘开始,揭开了设计师获得成功的背后故事。

纸上展览

54    随心而“座”——第四届“为坐而设计”之“40把椅子”国际设计师邀请展
供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
文字整理:肇文兵

学人问津

64  制器尚象 备物致用——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的思考
赵农
内容摘要:近年来兴起的艺术设计史不完全等同于工艺美术史。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是在近现代经历了西学东渐的诸多回合的演义中,回过头来寻找中国文化的底韵而生发的一种复古鼎新的学术思路,是对中国传统设计文明的重新认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是对现代设计中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现象的一种积极拨正。由于设计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进化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的丰富积淀,因此,应运而生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器物、设计文化、学科

城市与世博会

70   伦敦:世博会滥觞之地
滕晓铂
内容摘要:1851和1862年,伦敦举办了两次世界博览会。其中以1851年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最受世人瞩目,它不仅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的序幕,也为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社会打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交流形式。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博览会上充分展现,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暴露了发展中的问题。现代设计就在这种发展与冲突并存的状况下,逐渐成长。
关键词:伦敦、世界博览会、现代设计

随感

78    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
汪瑞

故事

80    权正环先生的故事——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老师权正环先生
唐薇

书评

82   潇湘何以成怨?诗画交融中的艺术史还原与阐释─评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
邱才桢

设计理论

85   冰雪艺术的地域性表达
张伟明
内容摘要:冰雪艺术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和地域资源,对其进行表达策略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我国冰雪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切入,将冰雪作为一种设计资源,从文化、商业、生态以及制安四个方面进行创作及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同时提出与之对应的冰雪艺术创作在文化、功能、结构和采集方面具体的方法,为冰雪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带动我国寒地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冰雪艺术、地域性、表达策略、设计方法

88    图形创意中直觉思维运用形式探析
孙秀霞  崔若健
内容摘要: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是创造力的源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图形创意中直觉思维的运用可通过图形直觉猜测、图形设计洞察和图形创意灵感三种形式来把握直觉思维的运用规律,构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观念,以此来拓展设计师的创意空间,提高图形创意的成功率。
关键词:图形创意、直觉思维、运用形式

90   服饰棋格纹的意义
朱旭云  文旭明
内容摘要:服饰棋格纹的存在和运用不仅具有符号学的意义而且也是一部社会史,它的运用和发展不仅涉及到文化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视觉问题,它经历了从“痕迹”过渡到 “标志”的过程。但现代装饰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和运用则几乎让人们忘记了棋格纹的文化和历史。
关键词:棋格纹、服饰、装饰艺术

教学档案

92   设计专业文本写作的教学探索
滕小松
内容摘要:不少高等院校虽然意识到了文本写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对文本写作课程的教学作出了“简单化”和“附带性”的处理,没能认识到设计专业文本写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设计专业文本写作》课程应定位为设计专业综合素质必修课程。教师必须以“艺术鼎立”的理念来重构设计专业课程的关系网,并通过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实践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规范和技巧,从而有效地、系统地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文本写作能力。
关键词:设计、文本、写作

94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周斌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契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需要,培养适合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人才,这是设计教育必须重新思考的新课题。文章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野下分别从目标、内容、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以探寻一条符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能够适应社会、适应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之路,特别是为推动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开拓新的视野。
关键词:实践教学、文化创意、艺术设计

96    浅析人物线描在服装画教学中的演绎
王思琪
内容摘要:人物线描是人物造型艺术最具本质、最精炼的语言要素。它不仅在绘画造型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物线描对服装画创意线描的启迪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学生对人物线描在服装画线描中的认识和了解,是画好服装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人物线描、服装画、创意线描

98    一张中国的名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
闵洁
内容摘要:本文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票面设计者,通过剖析本次门票设计的创作理念与设计思路,来展示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的亮点:图形语言和点状设计的结合,以及突破二维空间所赋予的动感效果。从而来探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并且针对涉及大型主题性的平面设计提出了时代的观点。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图形语言、点状设计、现代城市

个案点击

100    现代性视野中的国家大剧院
雷莹  肖汉江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家大剧院争议的解读和分析,从现代性中自身包含着复杂矛盾的角度出发,对国家大剧院的功能、空间和文化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现代性视野中以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态度来解读当代建筑的观点。
关键词:现代性、国家大剧院、自相似性、非同一性、建筑批评

102    编织城市地标:广州新电视塔与西塔的外观形式及其内涵
黄穗民
内容摘要:本文关注新千年来以来广州正在建设中的地标建筑:广州新电视塔与西塔,探索其具有强烈全球化特征的建筑外观形式,及其在广州城市建设中所具有的内涵与意义。本文指出,广州新电视塔和西塔均采用编织的方式来构筑建筑物的外观,是全球化建筑语言进入本土的生动例证,它反映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会所具有的胸怀。
关键词:地标建筑、广州新电视塔、西塔、编织、建筑美学

民俗民艺

104    新疆葫芦艺术赏析
吴世宁
内容摘要:新疆的葫芦艺术有其鲜明的地缘文化特征,从内容到形式与技法,无不体现出新疆多元文化的特性。新疆多元文化中的伊斯兰文化印记及新疆葫芦艺术的器型特点,是新疆葫芦艺术的独特风格。融合了西域文化元素形成的具有伊斯兰文化特征的多元文化现象,在新疆葫芦艺术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多民族文化与多宗教文化的融合,反映在新疆葫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之中。
关键词:多元文化、葫芦造型、审美情趣

106    粤北张田村民间饼印工艺
谢琳
内容摘要:张田饼印制作是韶关新丰县梅坑镇张田村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张田饼印印纹清晰,图案美观大方,花式丰富新颖,题材广泛,线条简洁,是广式月饼饼印设计制作的代表之一。关注张田饼印手工性、手艺性,对张田饼印工艺的保护与民间存续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饼印、张田、民间工艺

108    湘西地区苗族服饰采风纪实与研究
贾玺增  李迎军
内容摘要:本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古丈、花垣、凤凰等市县的苗族传统服饰进行了考察与研究。阐述了湘西苗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承,分析了苗族刺绣的纹样分类和工艺特点,描述了苗族传统服饰中颇具民族特点的头帕、头箍、童帽、围裙和花带等的形制和特点,探究了苗族服饰在当代苗族文化发展中的实用意义和生存现状。
关键词:苗族、民族服饰、童帽、苗绣、头帕、围裙

112   壮族女性传统帽之隐藏的对称结构分析
施建平
内容摘要:本文从壮族女性传统帽功能及特点出发,利用立体透视的原理和几何图形的方法来求证轴对称结构。通过对双角帽、缠头犄角帽和无顶遮额帽的立体几何实验,分析出帽的对称结构及特殊的变换组合关系,运用心理实验方法对审美心理的对称行为特征和视觉心理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壮族女性传统帽既是立体的、对称的,又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隐藏的等腰三角形对称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壮族女性传统帽、轴对称结构、立体空间、视觉心理

史论空间

114    殖民土壤中的混血产物——香港的苏丝黄旗袍
刘瑜
内容摘要:本文以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苏丝黄”旗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与电影中的苏丝黄旗袍形象,以及真实生活中苏丝黄的演绎者形象的论述,探讨了其产生和流行的社会根源。文中指出苏丝黄旗袍是双重审美观下的混血产物,既符合中国传统服饰习俗,又迎合了西方人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香港、服饰、旗袍、苏丝黄

116    历史学与艺术史学的结构
周思中
内容摘要:笔者认为,历史包括四个结构:一为真实的历史,二为呈现的历史,三为记录的历史,四为观念的历史。人们虽然经历真实的历史,但只生活在呈现及观念历史中,并通过观念不断地从记录的历史中寻找依据,寻找所谓真实的历史。历史由真实的历史和呈现的历史推动,又由观念的历史和描述的历史消解。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了历史学和艺术史学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学、艺术史学、结构

118    焦作汉代陶仓楼装饰艺术
成文光
内容摘要:豫北焦作一带出土的汉代陶仓楼模型,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古代建筑物的技巧。其彩绘与雕刻融为一体,图形繁简有致,疏密对应,具有独特的装饰美感,同时也反映出汉代社会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内涵。
关键词:焦作、汉代、陶仓楼、儒家思想

120    宋锦的织物结构设计与纹样运用
缪秋菊
内容摘要:宋锦是中国丝绸著名三大锦之一,弘扬和借鉴宋锦的设计手法开发丝绸精品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宋锦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宋锦的纹样和设计特点,提出了传承与开发宋锦产品的思路。
关键词:宋锦、织物结构、设计、纹样

122    中国古代室内布置中的“东向为尊”习俗
詹和平
内容摘要:在中国古代室内布置中,“东向为尊”习俗早已有之,不仅在文献中有大量记载,而且在室内布置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习俗的形成与发展,其主要原因与古人最早认知的空间方位、太阳崇拜、礼仪制度及统治阶级的利用与改变有关。
关键词:东向为尊、习俗、室内布置、古代建筑

院校风采

125    再现民族服饰文化精神——从“中山装概念”主题性时装设计说起
刘元风
内容摘要:“中山装概念”主题性时装设计团队推出的设计力作,旨在助推民族服饰文化的振兴和本土服装产业的全方位发展; 服装的设计造型和设计风格应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既呈现时尚潮流的走向,又显示相应的民族文化特质,也只有如此,才会更加充分地体现服装文化的可交流性、可借鉴性和可传承性。
关键词:中山装、概念、时尚、传承

128    从大众流行社会心理机制出发的服装品牌广告创意
贾荣林
内容摘要:服装品牌广告是从大众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出发的感性诉求。时尚是服装品牌广告追踪或制造的重要内容,次文化与设计的前卫精神具有某种层面上的契合,明星代言与品牌传播是一种资源整合,情境营造符合当代人追求切身实用与精神寄予的双重心态。幽默与荒诞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个性表达符合不同目标人群需求的不同取向,性感设计是具有强大内驱力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服装品牌广告、大众流行、心理机制

130   沙滩上的城堡——现代生活中的时尚图形设计
詹凯
内容摘要:时尚图形是现代时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时尚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不同层面,不断探索时尚文化的内涵,关注社会环境中时尚变化,了解并把握时尚消费的脉搏,以流行前沿的敏感思维进行时尚图形创作,将是未来时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时尚、图形、消费、心理诉求

132    信息:作为设计的对象
詹炳宏
内容摘要:当前国内的设计学科和设计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信息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同我们无视空气和水的存在,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一点,然后被迫适应它们。但笔者想说的是,设计正不可回避地走向基于比特的信息。
关键词:信息、信息设计、信息表达、信息传达

134    真实的虚拟——数字时尚的核心概念
丁肇辰
内容摘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正透过数字媒介与交互媒体这些看似虚拟的名词来构建庞大的经济体系,这个经济体系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行跨领域间的互动与融合。因此,当人们对未知专业的误解越来越少的同时也意味着数字世界里虚拟的真实性将会慢慢成为人们生活中真实化一部分。作为时尚产业的成员,我们必须了解虚拟的数字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真实意义上的世界,只有及早拥抱看似虚拟的数字化时尚,才能真正走在前端,引领时尚。
关键词:数字时尚、虚拟真实、数字经济、真实的虚拟

137    世俗文化的设计价值
郭晓晔
内容摘要:设计与社会之间的链接携带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正以顽强的形式发生在当下的日常生活,设计源于世俗并循环作用于世俗,基于世俗文化的设计被拯救出空洞造作与彷徨模仿,获得“活”的力量。当设计师以谦卑的态度诚实面对世俗文化,通过设计带给大众更加温暖的沟通与关怀,从而获得延续与承载文化基因的价值。
关键词:世俗文化、设计价值、沟通

139    英伦时尚向前看——英国时装教育观察与思考
谢平
内容摘要:英国时装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被誉为国际时尚界的人才库,拥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和时装学府。本文通过梳理当前英国时装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一些热点,反映英国时尚业的危机和创新,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英国时装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为探索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时装教育体系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快时尚、时尚产业、时装教育

141   “限制”创造力——商业系统中设计师创造力的结构分析
邹游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设计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一群有共同兴趣、想法、感觉,而且行为也类似的人形成一个新的创意阶层,其特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独立、自我表现、包容差异,有别于组织时代所标榜的同质、相似与融入。作为设计活动的核心,设计师能否根据新的环境变化来认识和调整自身的创造力结构已经成为比培养“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更为引人瞩目的课题。
关键词:设计师、创意人群、创造力

143    时尚产业极速盈利模式下的设计管理研究
李喆
内容摘要:时尚产业是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相对利润较为丰厚、销售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产业,本文通过对时尚产业极速盈利模式下设计管理本质的分析,从设计管理构建时尚产业核心竞争力,设计管理如何为时尚产业发展提速以及设计管理打造时尚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三个方面论述了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为时尚产业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时尚产业、设计管理、极速盈利、微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