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三国时代的机械设计大师——马钧

  • Update:2010-05-20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机械设计大师。其许多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1.新式织绫机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也很早就发明了简单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踏具),人们用脚踏蹑来操控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马钧看到工人在这种织绫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于是,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某础。

2.翻车(龙骨水车)
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非常好用。我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但那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直到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重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式翻车,才使得翻车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马钧当时在魏国作一个小官,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闲着。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于是他又在机械上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据记载,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侯向外排水,可见功效之高。这种翻车,一直被我国乡村历代所沿用,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3.指南车的再现
指南车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指南车。据我国古史上传说,4000多年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又传说3000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这些故事,虽然是传说,特别是蚩尤作雾,更是一种神话,但是我国指南车的发明,实在是极为久远的事情。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张衡造指南车的方法失传了。
到三国时期,人们只从传说上了解到指南车,但谁也没见过指南车是啥模样。当时,在魏国任给事中的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但当时的许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马约能造出指南车。有一天,在魏明帝曹睿(曹操之孙)面前,一些官员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明帝遂令马钧制造指南车。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

 
4.水转百戏
马钧在传动机械方面的研究,造诣是很深的,成绩也是极其卓著的。“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一次,有人进献给魏明帝一种木偶百戏,造型相当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摆在那里,不能动作,明帝觉得很遗憾,遂命马钧加以改造。没有多久,马钧就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使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在我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

5.改进连弩
马钧在兵器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从历史文献当中可以证明,他在兵器学方面的精深研究,足以和同时代的军事学家诸葛亮相比。那时候,魏国和蜀汉之间战火不断。蜀汉军事家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曾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发弩器——诸葛弩。它每次可发数十箭,威力很大。魏军在战场上拣到,颇感惊奇。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看到连弩后,认为这种兵器很好,但又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并说改进之“可令加五倍”。 (《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补注)于是,他便将连弩进行了改进,果然效果甚佳。可惜他的改进得不到魏国承认,马钧只能空抱遗憾。

6.轮转式发石车
官渡之战时,曹操曾使用一种发石车攻击袁绍,这种发石车可以抛出大石块攻击敌人,在当时威力巨大。但这种发石车也存在缺陷,如速度较慢、只能单发、不能连续抛石等。只要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块。马钧就在原来作战用的发石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它是利用一个木轮子,把石头挂在木轮上,这样,装上机械带动轮子飞快地转动,就可以把大石头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用车轮子来做试验,可以连续把几十块砖瓦射出几百步远(裴松之补注《三国志•魏志•方技传》:“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汉代一步约合1.45米)如果使用了这种新式武器,曹军的作战能力定会大大增强。可惜的是,因不善言辞,马钧的发明被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马钧的朋友、文学家傅玄曾先后向安乡侯曹羲和武安侯曹爽推荐这个发明,但曹爽却没有理睬这件事,马钧的设想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专家,就是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多见,堪称一代设计大师。当时,文学家傅玄曾称赞他说:“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但遗憾的是,马钧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没有得到重视。他的一生,始终郁郁不得志。傅玄对此感慨颇深地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

参考资料:
1.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马钧,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tech/
2.李贤哲: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钧,
http://www.gzzxb.com/
3.马钧,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