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城市化中国2030:遗产、身份认同和可持续发展

  • Update:2010-12-01
  • 来源: 装饰
城市化中国2030:遗产、身份认同和可持续发展
Urban China 2030, Heritage, Identity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2010 年11 月1 日2 日,北京
主办方
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纽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上海
 
    今日之中国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紧迫、持续,且伴随着大规模的增长比例。在过去的二十年,城市及城市化的类型经历了无法估测的转型和发展。高速化、同时性及复杂性的感觉则与城市化的转型相伴相随。与此同时,“建”与“拆”的过程也以多重方式释放了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创造力:它们既是一种艺术化的尝试,进而探索宏伟的创举;它们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工程,继而扩展全球性投资、技术及劳动力流动的边界;它们还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用以测试大规模生产及市场的局限;同样,它们还拥有同时创造兼具“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可持续生态城市的能量;而作为象征性的力量,它们还构筑了国家叙事和地域认同两种不同的话语。
    本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齐聚对中国城市化问题深有研究的学者、专家及批评家,集中探讨现今中国城市面临的紧迫问题,也为中国城市化在未来二十年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建设性意见。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无数标志性建筑和大型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遗产、身份和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但所有的损失都可以通过精心细致的规划行为得到平衡,从而保护文化遗产并提升环境的可持续性。由此,那些假想的中国城市化,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全球的,还是地方的,都必须与严峻的现实摆放在同一个层面而得到检验。中国城市化的专家们将如何展望未来的二十年?在全球性可持续发展及遗产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他们如何正视“建”与“拆”在严峻的城市建设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调和全球一体化同地域文脉、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扫平道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戏剧性地改变了所在城市的景观,也使得展望城市未来的任务变得迫在眉睫。中国的建筑和城市化正在经历由历史性和文化性身份向技术性、经济性等全球身份的剧烈转型,由此所带来的中国性及中国身份(或称多元身份)问题,以及关于此类问题的各种表征、综合、阐释、体验和论断,无疑将变得意义非凡。
 
会议及论坛部分发言纪要
议题一:全球主义、身份认同和可持续性
时间:1119:00-10:30
主持: Jyoti HOSAGRAHAR
 
Mark WIGLEY,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研究院院长;
李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研究院Studio‐X Beijing 主任;
伍江,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建筑理论与历史专业硕士,现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03 年起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兼任国际建协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筑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周宇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工学学士学位;毕业于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1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学院金质奖章。目前从事建筑学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方向是公共建筑综合体设计,以及数字建筑设计方法基础研究。
 
议题二:当代中国城市的遗产
时间:11110:45-13:00
主持:Carter BRANDON【世界银行环境部门主管,具有15 年的工作经验。他目前在北京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环境、农业和林业项目。2003 年至2008 年,他管理世界银行在南锥地区四个国家(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此前,他在南亚及东南亚从事经济及与经济有关的研究,并提供技术援助。入职世界银行之前,他自己创办并经营商业咨询公司“Development Economics Group”(DEG),擅长贸易及部门政策分析。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学士)和牛津大学(农业经济学哲学博士,ABD),他还是Rhodes 奖学金的获得者。)】
 
张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题目北京历史文化区复兴的整体研究
纪要:在大约十年的密集重建和残酷拆迁后,从1990 年代末期开始,北京城开始艰难地尝试建立一套保护地区系统,以此作为一项关键机制来保护城内的胡同和旧城地带的全面景观。然而,由于整个城市的高速城市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政治压力并未减轻,以国外城市图景为样板的社会欲望则无止无尽。一方面,从上自下的种种保护工作变得短视,而这些大规模的“时髦行为”也将使保护方的利益、经济的收益以及社会的福祉三者之间很难平衡。另一方面,对于过于拥挤的地方性社区而言,居住状况的改善也是缓慢而有限的。这也对那些急需抢修和提升的四合院造成了整体性威胁。本文作者认为,假如北京旧城的保护想严肃地进行,从而使得经济的发展、社区的提升与旧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得到保证,那么长线的理解型策略就不可或缺。
 
韩峰,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院长助理。她在中国同济大学获得景观设计专业学士学位和景观设计专业硕士学位,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作为ICOMOS-IFLA 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和中国代表,她也参与对世界遗产提名的评估。她的研究和实践重点在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对涉及到文化、环境伦理和管理政策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址保护和管理项目的中国专家。
题目景观的力量:遗产瘦西湖以及扬州城的文化身份
纪要:瘦西湖所在的扬州古城是一颗拥有璀璨文化和历史的珍珠。作为连接京杭大运河东南段和扬子江的交通枢纽,它注定了要承担起混乱、战争以及辉煌荣耀的命运。今天的瘦西湖,这个由扬州古城护城河渐变而来的景观,不仅记录了一座拥有2500 年历史的城池的变迁,也展现出它作为连接历史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空间,以及作为城市象征所独有的力量。瘦西湖景观所承载的记忆、符号性意义以及文化图像通过历史这一载体促动了对其所在城市的重塑。它便是源远流长的扬州古城身份的凝结。重新审视瘦西湖景观,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扬州城历史文本的理解,继而发展出一套新的方法论以整合城市历史景观,并形成新型城市化的方向。最为重要的是,对于遗产和文化的基本理解,即建立在历史性和上下文中的理解,将成为城市发展中意义非凡的引擎,并获得强有力的城市身份。
 
Ron VAN OER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项目专家
题目:更好的城市、更优的生活:把遗产管理植入城市规划设计
 
张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题目:城市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努力:双城记
 
周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
题目: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实践
纪要: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位于世界遗产都江堰灌溉系统的缓冲地带宝口瓶附近。它是松潘-茂县古道的起点。西街是唯一保留晚清建筑风格的街道。西街、南街、两座清真寺、明代城墙遗址、马宅四合院等等地方的居民建筑具有统一而典型的四川西部特征。2003年,西街被列为国家自然文化街区。
5·12 地震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联合居民及规划者,展开西街的保护性再造工程。这是一次平衡重建政策和居民利益、实施模式和保护要求的创新性尝试。
首先,在重建方针里,一个有关本地居民的参与机制被提供出来。第一,居民可以选择迁出或居留。第二,那些选择留下的人们应该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以各自庭院为单位,组成业主委员会,行使业主重建决议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居民可以参与到当地规划、房屋设计和重建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政府对规划目标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全部拆除重建的原始概念逐渐转化为认识到大量完整的历史街区传统房屋需要被保存下来,而且,必须引进进一步的政策来支持传统民居的保护。规划提供了“循序渐进”原则,以防止大面积的保护工程破坏街道的多元化和过度商业化导致“保护性破坏”。
由于结合了重建政策和修复要求,一种动态的参与性观念以“居民参与、规划优先”的执行方式被提出来,以图避免简单的重建政策可能引起的“标准化问题”,并达到自我更新以及本地人际网络连续性的社会发展目标。针对居民意愿与重建政策之间的分歧,针对观望的僵持局面,一些实验性工程被启动,以便让参与到重建中的居民对于重建修复后的房屋质量有真切的体验,并获得批准的住房标准和建设成本。
第三,通过政府、社团政策的说明以及建筑师、规划师挨家挨户的沟通,居民逐渐接受了重建计划。厨房设备、管道、房屋高度,照明和其他生活设施都是有质量保证的。财产不清、违章建筑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下得到专门对待。西街综合性重建模式不同于原来大规模“拆”和“建”的简单模式,也不同于一次性的“面子”工程。 “保护遗产,传承文明,改善设施,受益居民”的规划概念逐渐得到了政府、人民和社团的认可,也将会成为城市重建的发展趋势。
 
议题三:当代设计中的身份认同与革新
时间:11114:00-16:00
主持:张永和
 
马岩松,马岩松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题目:MAD 的作品
 
刘晓都,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他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建立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之前,刘先生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并在美国设计公司担任项目建筑师。1999 年,刘先生与他的伙伴孟岩和王辉共同创立了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并且首次回到中国开始实践。刘先生曾应邀到国内外学术机构进行演讲,并在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任客座教授。
题目:珠江三角洲高速城市化背后的
纪要:在过去的十年间,都市实践一直专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境况的调研。我们试着找到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解决之道,从而通过一系列研究和规划使我们符合现代主义都市化的承诺。其中,有三个项目可以说明我们的所思所为。案例一:土楼公社。这个项目对深圳的城中村做了长时期的观察和研究。城中村是自发生长的城市地区,它基于一种基本的城市规划布局,并产生出极其有趣和丰富的城区结构及邻里关系。土楼公社同样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里汲取灵感,创造出一种兼具公共空间和简洁居住环境的独特住宅样式。案例二:华强北再生建筑。这个项目对亚洲最繁忙的电子商务区做了一次翻新。我们的策略是将“基础街”贯通整个区域却不影响主要商业街的活动,同时试图将城市区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案例三:罗湖研究。我们试图为重建老化的城市区域找到关键的解决方法。现在我们正在参与一项城市重建规划的项目,规模在2200 万平方米,预算将是2600 亿元。
 
Jeffrey JOHNSON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及保护研究院的实验性研究单位——中国实验室的创办人和主任。同时他还在那里执教。他还是纽约SLAB 建筑的主要合伙创办人。Johnson 在中国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中国过去30 年内迅速发展的城市化问题。最近的项目包括他与人合编“The China Lab Guide toMegablock Urbanisms”,该书包括他当前项目中对规模化发展的研究。除了研究以外,Johnson 还在中国和美国进行演讲,组织中国实验室/GSAPP 在中国开办工作室和工作坊。SLAB 在美国、中国、意大利、哥斯达黎加、巴哈马和墨西哥都有项目,包括建筑、城市设计、展览设计、研究和区域品牌化。SLAB项目曾在美国展出,并发表于一系列出版物中,包括Domus,Frame,《城市中国》和Art Forum。
题目:2010 世博会中国馆:回望未来
纪要:世界博览会在过去的150 年里由于展示了设计、建筑和技术的革新而吸引了百万计的观众。通过新发明的展示,它为主办国和参展国提供了一个宣传自己文化身份的平台,而国家馆则成了新发明及文化身份并置的场所。往届的许多国家馆及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史中的教科书。它们的独创性为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提供了展望更好未来的灵感和促动技术进步的革新力量。刚刚落幕的上海世博会2010 主题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而中国馆“东方冠”的设计由于在屋顶采用斗拱——一种有2000 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别具一格。本篇论文将批评性地分析中国馆的设计关涉到建筑的革新性和身份认同。对于为什么这样一种兼具传统元素的设计样式能从344 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本文也将进行探讨。文章还将比较/对照往届世博会上国家馆(世界的和中国的)的先例,进而思考为什么在2010 年世博会的时间点上——仅隔2008 年北京奥运会2 年,中国为什么会保守地选择一个形式化的代表“中国性”的方案。
 
刘珩,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设计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在当今中国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影响。2004 年,她在香港和广州南沙成立了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同时是霍英东基金会南沙城市发展的首席建筑顾问。她的建筑作品和文章已经发表在海内外各种专业杂志上,包括Domus,Abitare 和《建筑实录》等。她和她的办公室还参与了各种艺术、建筑展,包括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和深圳建筑与城市化双年展。自2008年9 月,她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兼任助理教授。她主持的研究生课程包括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合作的“广东珠三角顺德容桂沿江工业遗址保护与发展”(2008 年秋季);“后普通城市—— 深圳华强北城市更新设计”(2009-2010)。
题目处所、情境和位所——发生在“公共性”中的设计
纪要:当城市的形态或状况被一种单向性的、自上而下的进程飞速决定时,就总会遇到一种阻力,从而遭到缓慢而又顽强地抗拒。这种阻力依靠不同的适应性而生存,具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公然对抗所谓的最大化原则。这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真实写照,也可能在过去的30 年时间里已经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事实是,中国的城市化便是由这两种并置的过程衍生而来,而且,它们仍将会继续纠缠不清,继续生长,但也许不会处于平衡及和谐的状态。作为建筑师,从根本上说,我们不得不从中汲取经验,并以设计为工具,从整体上将它们视为一种可行而重要的内在对应的城市化继而探索、衡量和改造它们。
公共性的设计,从一方面考量,是一种消解对抗的手段,以及补偿两种过程的平衡杆;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当今设计实践的位置和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参与性的尝试,它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裂隙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毋庸置疑,它将为接下来30 年中国和珠江三角洲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一种可选择性的城市脚本。
 
议题四:遗产和可持续性:好设计,好事业
时间:11116:15-17:30
主持:周检
 
李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研究院Studio‐X Beijing 主任
题目为现存城市的可持续性做设计
纪要:展示开放建筑事务所进行的三项探索性城市项目。这些项目都对现存的城市提出了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之法。对于目前建设生态城市的潮流来说,它们正好是一组反命题。
 
郑民,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师
题目:“凯德置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纪要:郑民将讨论凯德置地的绿色战略,同时将展示在中国主要城市进行中的“来福士广场”项目研究。这些大规模、高密度和多用途的项目旨在使土地利用最大化,并产生出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毛大庆,万科集团副总裁
 
中国城市研究院启动仪式
时间:11118:30-21:00
主办:麦肯锡、哥大全球中心(东亚)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
 
议题五:2030:可预见的替代性未来
时间:1129:00-10:45
主持:李虎
 
张永和,北京人,在中国和美国都受过教育,1984 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硕士学位。自1992 年以来,他一直在中国实践,于1993 年成立了非常建筑工作室(非常建筑)。他获得一系列的奖项包括1987 年Shinkenchiku 住宅设计比赛一等奖,1996 年a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Citation 奖,200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进步奖,2006 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院奖。他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八本著作(英法双语),包括《张永和/非常建筑-一个中国建筑师的工作室》以及意大利语图书“Yung Ho ChangLuce chiaracamera oscura”。他参加了许多国际性艺术、建筑展览,包括从2000 年起先后五次参加威尼尼斯双年展。曾在美国和中国多个建筑学校任教,曾任2002 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讲座教授,2004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伊利尔•沙里宁讲座教授。他是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及创始人。
题目:微观未来
纪要:张永和讨论了非常建筑工作室的一些项目,并谈谈发展中的城市和建筑。
 
肖耿,现任设于北京的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区主任,兼任布鲁斯金学会客座资深研究员、香港大学访问及荣誉教授、中国深圳发展银行监事、以及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知识委员会委员。此前肖教授曾先后在世界银行、哈佛大学、布鲁斯金学会及清华大学担任全职工作,曾任香港证监会主席顾问及研究部主管、香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副会长,以及北京的清华-布鲁斯金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肖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管理科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姜珺,《城市中国》原主编,下划线工作室负责人
 
议题六:带着遗产去工作
时间:11211:00-13:00
主持:Ron Van Oers
 
Shenhua WANG是东亚及环太平洋地区的高级基础设施专家。她目前在中国从事文化遗产工作,包括贵州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山东孔孟遗产保护及发展项目。她也在世界银行非洲区和非洲发展银行从事基础建设、城市发展和私企发展工作。入职世界银行之前,她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副处长。
题目:中国:贵州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
 
Luca ZAN博洛尼亚大学GIOCA 管理学专业教授,并在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管理学研究生院执教。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战略管理和变更、管理和会计的历史、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管理的文章,他将遗产组织管理与行政历史管理连接起来。其主要研究集中于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和中国公共部门转型的各种项目。
 
汪涛,曾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深造读研。他在东方与非洲研究院(SOAS)获得博士学位,1993 年留任该校。他的研究兴趣和出版物集中在传统和当代中国的考古实践、甲骨文和中文书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是中国人的考古学,在中国青铜时代出土的文本、古文字学、金石学、书法、早期汉语和宗教。
题目保护,还是商品化?古城丽江
纪要:本文作为中国境内世界遗产地管理研究项目(Wang & Zan, 2009,2010)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国内世界遗产地的管理结构,及其常见的体制分散化问题。文中展示了中国境内多样化的世界遗产地全景,进而深度分析了国内最具争议性的遗产地之一——丽江古城的
改造情况。这个美丽的城市,以其保存完好获得200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奖;但随之而来的是,多达600 万的游客使古城的纳西族社会结构面临崩坏之灾,丽江成为过于商品化和过度旅游开发的反例,受到教科文组织批评。同时,作为世界遗产地,不同的组织在合作时存在着彼此间的困难,并产生了各种有趣的管理解决方案。
 
Delphine YIPBen Wood 工作室(上海)主任,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在移居上海之前,她曾经在香港、纽约和波士顿工作。2005 年秋,Delphine YIP 成为Ben Wood 工作室(上海)的合伙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Delphine YIP 主持了多个项目,比如杭州西湖天地、朱家角东方公园、上海外滩源、莫干山自然保护区、Niseko、嘉佩乐酒店等。从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到室内设计,Delphine YIP 对本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高度敏感性。2006 年,她当选为Wallpaper 杂志第一位年度性“40 under 40”奖的设计师。
题目顺势而行
纪要:中国正在彻夜不休地盖房子。这是一个极大的趋势,作为建筑师,我们顺势而行,用正确的方向努力引领客户。发展不是罪恶。城市是一个有机体,随着时间而生长和改变。什么是罪恶,罪恶是对适于步行的友好环境以及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的摧毁。什么是罪恶,罪恶是将几个世代(如果不是几个世纪的话)的历史文化一夜扫清。什么是罪恶,罪恶是在环境中设计不负责任的建筑,这种建筑一刻不停地耗尽能源。在过去的12 年,我们的工作室在中国的土地上工作,我们获得了对中国文化弥足珍贵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使我们得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做事情会这么不同。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努力建立东西方的桥梁,告诉世人遗产和现代性是可以并肩共存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创造了一个最小限度使用自然资源的环境。
 
Kunio KUDOGSAPP 兼职副教授。学习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专业,在东京工业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区域科学部、沃顿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学者,曾在东京工业大学和社会工程学校做副研究员。曾任教于名古屋工业大学、多摩美术大学、新斯科舍技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参与路康建筑师、KPF、HLW 和邦夫工藤协会的设计实践。目前,任日本建筑学习高级研究总部的主任,并是Studio-X 东京的负责人。
题目:“‐Ness”的奥秘
纪要:当我们争论中国性或日本性,并友善地建议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体性时,它往往意味着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日本人就是日本人,两者都不会超越自身的疆界。1980 年代末1990 年代初,日本的经济让整个世界都受罪,日本政府便用日本性或日本传统建立起一道非关税的文化壁垒以对抗美国开放市场施加的压力。美国政府则努力想推倒这堵墙。恰巧,有几位著名的日本学学者出席了我的论坛“日本传统建筑”,他们向我挑战并断言不存在诸如“日本传统”此类事物。事实上,这里的确不存在任何所谓的“中国性”或“日本性”。战后,日本的城市除了人民和土地,一律变成一片焦墟。几乎所有带有日本性的木材和纸类房屋全部消失,代之以政府为建设防火性城市而建造的坚固的混凝土房屋和住宅。生活方式相应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战后日本历史,进而批评性地检视“‐ness”这个后缀背后的观念和内涵。
 
议题七: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性
时间:11214:00-16:00
主持:Jeffrey JOHNSON
 
Tony CHAN资格认证规划师(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和建筑环境专业(可持续发展)硕士。他曾获得LEED 认证,并在澳大利亚、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和印度积累了超过14 年项目经验。他是东亚奥雅纳公司策划团队创始成员之一,目前在上海管理这个团队。他的专长在于将总体规划以及城镇设计与相关的战略(能源、水、交通、废物等)结合起来,以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利用奥雅纳公司的其他各种工程与持续性的专业知识和工具,目前他的项目涉及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各种跨学科可持续和低碳规划项目。
题目实施可持续计划——一种中国经验
纪要:检视中国城市可持续性的几种潮流和驱动力,同时将以几个项目个案为例,以此说明我们如何对变化作出影响,并就此作出补偿。
 
Goerild HEGGELUN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气候变化高级顾问
 
Jyoti HOSAGRAHAR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学院,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中心的主任。作为建筑师、规划师和历史学家,她的专长领域包括城市遗产管理和可持续发展。Hosagrahar 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家。她曾出版《原生的现代性:调和建筑与城市化》(Architext 系列,Routledge 出版社,2005),该书获得国际规划史学会颁发的2006 年图书奖。她也是格雷厄姆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以及美洲原住民研究机构的奖金获得者。目前,她担任《文化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杂志,《规划史》杂志,《建筑与景观》杂志的编委,并在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历史学会任职。自2006 年以来Hosagrahar 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合作,参与到印度历史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中来。
题目:历史古城可持续性中的文化层面:印度观察
纪要:本文审视了城市化可持续性的某些文化和环境层面。它主张以一种大视野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继而达到对城市区域的内在干预,而这一点对于此种大视野来说是尤其敏感的。文章的立场是,规划和改造的过程对城市历史保护区域而言同样重要。文章将在规划、设计以及类似的文本中检测它们再创新的潜力以及再生的可能性。文中的实例和图示来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南印度正在进行中的SUI 项目。
 
Dan ABRAMSON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与规划专业副教授,兼任建筑与园林建筑专业副教授,中国研究系成员。从2005 年到2009 年,他担任国际中国规划协会(IACP)董事会秘书。曾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北京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他在中国的项目包括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以社区为基础的街道保护和福建泉州振兴规划,以及蒋经国基金会资助的建筑、财产权利及特别是海外华人家乡的住房和土地政策研究。自2008 年以来,包括在富布莱特专营公司的六个月里,他与四川大学合作进行羌族村寨的灾后重建项目。
题目:城市化地区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和适应性:四川灾后可持续建设的经验
纪要:2008 年四川“5·12 汶川大地震”后,大批灾后重建项目加速了该
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这种高速的重建行为依赖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以及狭义旅游市场定义下对文化遗产的肤浅运用,这些已经被证明是危险和浪费的。当地居民如何能够预见并掌握自己的未来,同时在发展中获得切身利益,这仍旧是个疑问。然而,当地社区对大规模重建行为的不同的回应,却给如何保持长期稳定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本次报告将展现少数民族羌族在岷江流域阿坝自治州三个县城的灾后重建案例,并结合成都大都市扩张的文本,以期说明地域性的生态历史、民俗建筑以及景观实践将为风险重重的移民政策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深具价值的信息。这些案例包括两个国家级遗产保护区——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县萝卜寨,其中,桃坪羌寨也因其独特的“藏羌碉楼和村寨”而被纳入世界遗产申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