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与绿色有关——悉尼的绿色奥运遗产

  • Update:2012-07-27
  • 肇文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08年第8期
内容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双方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1994年,国际奥委会将环境问题列为继教育、文化之后奥运会的第三大支柱。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波尔·施密特认为,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历届已举办的奥运会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届。无疑,在有关绿色的设计与观念上,悉尼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可借鉴遗产。

      “设计是一种文化资本的化身,它使全球和地方利益在人类的空间、建筑样式和施工技术层面上协调起来。”“只有对建筑、土地、能量和资源的保护都变得司空见惯以后,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是问题的一方面,但是好的、能效高、对社会负责任的建筑也很重要。”——布莱恩· 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

1. 悉尼奥运会主体育场


2.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火车站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认为需要和绿色有关,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之后,显然,是因为它不再“绿色”了,因此需要提出这个观点,让它重新“绿”起来。
       20 世纪60 年代之后,奥运会已经越来越向大型化和“现代化”的规模发展,这种大型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尤为突出地体现在与奥运会相关的建筑设施上,在奥运会建筑群的规划、建造、使用以及后期的利用等方面都逐渐显现出很多对主办城市以及奥运会自身不利的因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人类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后果也逐渐显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事件开始浮出水面。从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1983 年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直到1997 年的“京都全球气候大会”,西方社会越来越关注并意识到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难题。人们看到,发展对能源和生态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比任何一个经济因素造成的影响都更为巨大,而设计上的可持续则可作为一种相对可行的方式,以修正人类发展为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无疑会对主办城市的周边以及全球环境带来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同时也可能是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1992 年,欧盟国家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这项条约,可持续发展成为欧盟的一项既定政策,也使得签署这项条约的国家的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产品制造商和市政规划人员都受到了相应的制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词在条约中频繁出现。该条约被认为是使用“可持续”这个词最早的文件之一,尽管这个术语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最合理的定义,但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用了四个概括性目标为“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一、维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二、保护人类健康;三、谨慎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四、促进国际间的合作机制,来处理全球性问题和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条约的实践效果逐渐显现,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监测开发项目对自然、甚至是对视觉造成的影响。随着知识的增长,环境优先的观念也在增长。能源保存和燃料安全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注的问题,到了90 年代,是更为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到了20 世纪末则表现出对水资源的关注。这项条约的实践,有望在文化领域,至少是在环境层面上带来巨大变革,同时,对于设计领域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并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这项条约并不是直接针对现代奥运会的设计和环境问题,但是,基于20 世纪末这样一个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并被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双方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1993 年,国际奥委会在建立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的时候,就定下了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原则。当时为了保留一棵老橡树,设计者多次修改施工方案,最终使得这棵老橡树得以保存。这一举动也标志着绿色奥运的理念正式得以有效地应用。

3.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地图


4.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景观


       1994 年,国际奥委会将环境问题列为继教育、文化之后奥运会的第三大支柱。1996 年,《奥林匹克宪章》将环境保护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年,国际奥委会成立环境委员会,并要求申办城市必须具备城市美丽、环境优雅的条件。
       1999 年,奥林匹克环境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运动21 世纪议程》获得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国际奥委会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新倾向和对申办城市环保问题的新要求,极大地激励和促进了申办城市、申办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举措。在历届现代奥运会上,2000 年的悉尼奥运会和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都明确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美丽悉尼,绿色奥运”是当初悉尼申办2000 年奥运会主办权时的一句宣传口号。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波尔· 施密特认为,悉尼奥运会是历届已举办的奥运会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届。悉尼在2000 年呈现给世界一次洁净、绿色环保的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广泛利用了太阳能、雨水和自然通风,体育场馆等建筑物及其工程设备都带有节能、环保特征。奥运场馆、奥运村使用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处理发电设备,许多体育馆能够自行发电并且还让超额的功率直接转入国家电力网。

      在悉尼奥运会之前,1996 年的亚特兰大就像是个大型跳蚤市场,街道上充斥着贩卖纪念品的小摊,志愿人员也没有得到良好培训,后来还发生了惨痛的爆炸事件。悉尼吸取了亚特兰大的经验教训,控制与奥运会有关的商品和广告,使市容整洁,而且没有意外事故发生。1998 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后,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用导致长野经济的衰退。而在美国洛杉矶、西班牙巴塞罗那在承办奥运会时,为了充分利用城市中原有的体育场馆,而把新建场馆安排在城市周围,结果在运动会期间,运动员、记者和观众在比赛地点之间疲于奔命,造成了市区交通的拥挤。悉尼奥运会吸取了这几个城市的教训,将所有的比赛设施集中在悉尼西北距市区约15 公里、面积为7.69 平方公里的地区内,以11 万个座位的澳大利亚体育场为中心,四周环绕着室内体育馆、网球场、曲棍球和游泳馆等赛场,所有场馆都实现了无障碍通行,备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服务设施,各种消防安全措施也都是以优先保证人身安全为基础。运动场馆及相关建筑的设计是现代气息和澳洲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场馆之间辅以绿地,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主题公园。同时考虑到奥运会期间交通问题,按照在最短时间接待和疏散大量观众的原则,对场馆出口、道路、桥梁、车站交通进行合理设计,从悉尼到奥运城铺设了一条高级公路。但为了防止过多的汽车涌入,另外还建设了一条铁路,每小时可运送5 万名乘客。

5. 悉尼奥运会游泳馆内景


6. 悉尼奥运会主会场入口


       悉尼奥运会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奥运会后的场馆闲置问题、奥运会临近时的公共交通问题等。在2002 年世界遗产大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警告了以奥运会的名义进行奢华发展的危险性,奢华发展将在赛后成为累赘。在2000 年以前,悉尼的奥林匹克公园受到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悉尼人民的普遍赞美,奥运会后,变化却很明显,无论在体育观众方面还是体育参与方面都没有足够的遗产计划使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能继续运行下去。在2001 年和2002 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经常闲置。有评论家将公园形容为一个鬼镇,也有人形容其为“累赘的废墟”。大型的建设项目在奥运会之后将何去何从?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奥运会的特殊需求,建设一些临时设施,这些设施要能在奥运会之后拆除或者移作别用。悉尼奥运会的主会场有116000 个座位,奥运会之后拆除了30000 个,从而节省了开支。场馆闲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大型赛事之后都可能出现的问题。悉尼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支出为26亿澳元,而场馆闲置带来了4 亿澳元的多余支出。如果能在预算方面做得更详细的话,很多钱是可以省下来的。但是奥运会的预算工作非常复杂,因为准备过程很长,不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事,预算也就随时在变。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之所以在奥运会后的2001 年和2002 年被忽略,部分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大型体育和文化活动来吸引市民。环境本身并不能够创造一种公众对公园产生依恋情绪的“氛围”,所以需要创造一种能使公众产生信心的“气氛”。但是,悉尼奥运会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囊括了各种围绕“绿色”展开的创新理念,包括能源和水节约、防止废物以及将废物降至最低、水和土壤质量和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等。从这一点上讲,悉尼奥运会远比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影响都要深远。2000 年悉尼奥运会之前,由于涉及的费用和项目实施所用时间限制,并非所有高标准的设计都付诸实践。“绿色”环保团体高度赞扬了所采取的一部分措施,同时也对其它一些措施做出了批评。对于绿色奥运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有一个坦诚、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但是另一方面,筹备奥运会的七年时间无法解决需要耗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可能解决的长期环境和交通问题。悉尼在竞争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已经周密地考虑了环保问题。当时悉尼奥运会组委会起草了一个环境规划文件,名叫《赛场环境规划》,要求每一个赛场的环境负责人确保各种设备不破坏周围环境。不管是固定的设备,还是奥运会期间需要的临时基础设施、电力和建筑物等,环境的考虑都很重要。组委会做了一个计划,能租的租,能借的借,有赞助的用赞助的,以便减少资源的消耗,能源的使用以及废物的产生。对于奥运会来说,废物是最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悉尼2000 年奥运会废物综合管理办法”目的是把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采取分类治理,以便尽可能多地回收利用或综合处理这些垃圾。
       在产品生产方面,悉尼2000 年奥运会的各种商品质好、耐用,包装经济。根据商品的不同,制作的材料尽量废物利用,比如自然纤维、无毒材料等可以回收的材料。悉尼奥运会的机构建筑以环保为指导方针进行整修,大量使用回收材料。在整个组织里,环保意识已经贯穿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悉尼2000 年奥运会圣火的设计考虑了使用无杂质的燃料,使燃料燃烧充分,回收剩余燃料及使用油箱,利用好包装材料。奥运会的土地保护政策是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在奥运村有关环保的首要政府项目。在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阶段,全澳大利亚种植了400 多万棵树。这个项目给后代留下了恢复地力的土地,改善了水质的水源和释放氧气的绿树草地。悉尼奥运场馆、奥运村、酒店等的投资主体中企业( 私人),政府所占比例只有1/6,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成本因素得到充分的考虑。为了提高场馆等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节约建设成本,对旧建筑的合理改造、废弃场地的重新开发及简约自然的设计原则等手段得到很好的贯彻。在建设过程中时刻贯穿绿色奥运的设计理念,对材料的使用要求环保、可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完全按照商业化运作,尽量少用材料,以降低成本。永久性建筑选材,首先要求寿命,不需要经常更换,尽量减少维护,造价要低。而临时性建筑主要是从减少后续的维护费用、提高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考虑,其建设成本不一定比永久性建筑成本低。有些建筑在办完奥运会后其用途会改变,部分场馆和附属建筑在会后将出售,用于工厂或商店,避免造成浪费。
       “绿色”也不只体现在奥运的大型工程中,在奥运会期间提供的纸巾、餐具、包装袋等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环保用品。在奥运会门票、公共汽车票、地铁票等一切人们有可能大量接触的票证上也可标注环保标识和提示语,使绿色从最小的细节入手。悉尼奥运会的绿色成就使我们对可持续的设计有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描述:一个对环境和生态有责任感的设计师应当追求“痕迹最小”而不是“影响最大”的建筑或者其它设计。

参考文献:
[1](英 )布赖恩· 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周玉鹏、宋晔皓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2](澳)理查德· 卡什曼:“奥运会及其遗产: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杨清琼译,《体育文化导刊》,2007.12。
[3] 周畅:“悉尼2000 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建筑学报》,1999.7。
[4] 杨涵:“ 悉尼2000年奥运会奥运村, 澳大利亚”,《世界建筑》,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