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思路——“三引”教学法应用研究

  • Update:2012-07-26
  • 王晓彤,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6期
内容摘要
《设计基础》课程是通过“设计”这一专业领域的独特方式,从视觉艺术的规律出发,培养学生从观察世界到认识世界再到创意世界的能力与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设计色彩》课程为例,自创“三引”教学法,从信息处理﹑审美分析﹑观察认知﹑动手实践及口头表达等几方面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实验性的教学方案﹑对教师的要求及教学评价标准,实现有效教学,将《设计基础》课程与未来专业深造形成紧密关联,真正体现“基础”的作用。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意义是对本专业的艺术原理和创作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和了解,从视觉艺术的规律出发,培养学生从观察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创意世界的能力与方法,为未来的发展作重要准备。
        教育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曾说:“学习的效果有大小,其最佳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课程基本思想及其结构的积极性。”[1]“三引”教学法是在研究“艺术设计”的原理基础上,探索课程设置的新思路,拓展思维空间,使设计基础课程成为引导创意并具有“唤醒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教学设置,尝试超越以往以“纯理论和技术教学”为主的教授模式,努力做到“能力教学”。
        “ 三引”教学法的设置分三个阶段:“引入—案例分析的习惯”﹑“引发—独特的认知角度”﹑“引导—大胆创新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一个既懂得学习方法、具有独立见解和洞察力,又具有能够将个人思想准确表达的执行力,审美品味较高的人才,当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从容﹑更具有竞争力。
        “三引”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根据课程设计,着重强调“提问及讨论”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了解课程要点;引入经典案例,重视赏析环节,通过讲解分析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安排“自命题”环节,加强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采取课堂辩论形式(或互相讨论),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发表个人意见,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获得开放的思路和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设计色彩:线与色的质感表现(习作)

 
2. 设计色彩:线的质感表现(习作)


3. 设计色彩- 光与色


4. 设计色彩- 光与色


5. 设计色彩- 创作


6. 设计色彩- 创作


一、引入—案例分析的习惯

        引入—案例分析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形成习惯。“习惯”是我们生活中有效的行为,它是全神贯注并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态度,不觉中进入专家们所说的“自我教育”的轨迹。此环节设定浅层目标和深层目标:
        浅层目标:学会有目的﹑准确地寻找信息的能力。根据教师提出的课题及阶段性要求,进行收集大量信息﹑资料的工作(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影像,实物,甚至相关人员等),要求收集事实性信息,准确具体,详尽全面,直接认知事实;将收集的信息依据课题要求,进行初步整理汇总。
        深层目标:学会运用信息和分析信息,培养简单的逻辑性表达能力。依据课题要求,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添加或删减,以及对资料的最终呈现形式的设计等。通过作品赏析教学,教会学生“读懂设计”﹑“学会欣赏”,这是提高审美趣味的开始。
        “引入”法对教师的要求:1. 强调以“能力教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思路;2. 提出问题,以“课题式”为主要教学形式;3. 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4. 对社会问题有敏感性,将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依据学生的能力深浅安排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修正教学方案;5. 借助“比较学”的方法,上好作品赏析课。
        “引入”法的教学评价标准:1. 准确理解课题要求,收集信息资料与课题基本相符;2. 课程中积极回答问题,并有个人独特见解者加分;3. 课题汇报完整(文字,图片,口头表达);4. 按时完成课堂实践环节的工作。
        教学案例:在《设计色彩》教学中,对一组静物的认识不单纯以“色”的表现为主,同时加入对“构成”元素的提炼,要求学生对“元素的多样性”进行抽取,并对其进行个人化的解读,作品要求体现出学生的独立见解。每个学生各作三组不同面貌的练习。(图1、2)


二、引发—独特的认知角度

        引发—独特的认知角度,启发学生“看世界”方法,了解自己生活在一个真实而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而不是“概念中的世界”。朗顿·汤普森的观点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我们被物质包围着。所有物质都有着广延性,其结果是形态。……对身边的形态有着丰富知识并具有改变这些形态的伟大能力的人是最能够应付这个世界的人。[2] 面对一件事物或现象,应该有想去探索的好奇心,有独立的思考,找自己的答案,最终达到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视角切入,是拓展“视界观”的有效训练方法,浅层目标和深层目标是:
        浅层目标:教师对问题给予启发性指引,根据大量的信息和对事物准确性的把握,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从更多视角进入,多方面思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ppt)提出个人见解并作逻辑性分析,同时有口头表达和沟通环节的训练。
        深层目标:1. 学会“观看世界”。我们每天睁着眼睛,但不等于人人都看得懂世界——特别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孩子们总是习惯听别人说世界,父母说,老师说,书本说……,不知不觉地在“人云亦云中视而不见”。世间的事物是由许多的细节组成的,它们有自己的逻辑和结构,有秩序,有关系,当我们耐心地使用我们的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它时,可能会产生奇妙的感觉,也许那就是灵感。有人说“空气都是有形状的”。这就是看的意义。
        2. 激发兴趣点,鼓励自我意识的表达,或称为自我剖析。从不同角度体会事物丰富性,对某一问题采取与众不同的思考和认知,从而获得“个别性”,“独有性”和“可识别性”。
        “引发”环节对教师的要求:1. 运用分析性讲述方式,随着引导思路的深入,加大课题难度;2.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体会拥有“充满兴趣状态”的生活是愉快和有趣的;3.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不给予现成的答案(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或不止一个答案),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犯错;4. 启发学生建立“看”的意识,并意识到“看”的重要性。
        “引发”法的教学评价标准:1. 学生自命题作业要求:视点独特,与生活相联系,收集信息资料与课题基本相符;2. 对个人见解有比较清晰的阐述,口头表达能力较好;3. 课题汇报完整(文字,图片,口头表达);4. 有简单的批判性意见者加分。
        教学案例:在《设计色彩》教学中,作独立课题研究,如:色与光的关系,色彩的情感心理,色彩的空间表达等;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从自然中寻找符合主题的素材,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收集不同主题素材4-6 种。(图3、4)


三、引导—大胆创新的思路
        “引导”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完整地表达个人思想,独立创作艺术作品,是个人综合能力的获得与训练过程,教学的浅层目标和深层目标是:
        浅层目标:
1. 简单的“形式化”、“模式化”创新体验,即将所收集的创作素材根据意图整合,在画面构图、色调处理、气氛渲染等环节综合考虑,完成创作草图。
2. 对技术的再认识。技术与内容不可分离,技术服务于内容;技术不仅是实现思想的手段,技术本身也是有风格的,要准确找到恰当的技术手段表现思想。
3. 根据设计专业特点,加大创意实践训练,将基础常识与基本技术有效结合,大胆尝试,提高创意质量。
        深层目标:
1. 创意的形成要求我们看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提高洞察力和觉悟,才有创造的可能。
2. 以探究性实践为主,采取命题创作和自命题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训练。
3. 注重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展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规律原理的认识及技术方法的运用等相关问题有比较恰当的处理,创作是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 引导”环节对教师的要求:
1. 运用归纳法,从感性到理性,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由外在表象到内在本质为学生作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从分析- 概括- 比较- 结论的思考过程,培养自主的思维习惯。
2.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训练学生对专业语言的认识与运用,将思想通过设计语言转化为“ 可视的”交流形式。
3. 灌输审美意识,培育完美的人性,将艺术修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心性。
        “引导”法的教学评价标准:
1. 对设计课程题目的构思有独到之处,并能够对个人的思路有比较清晰的脉络表达;
2. 创意草图完整多样,有探索精神,并具有一定审美性;
3. 以相应水平完成课题作业。教学案例:在《设计色彩》教学中,放下固有观念,在符合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不拘一格,尝试多种样式及材料的运用;要求学生体会多种媒介的特性,了解不同风格的表现力;创意练习3-6 幅。(图5、6)
        总之,影响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制定并不断改进教学计划,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有效地传授科学的认知和学习方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学校还要重视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的衔接﹑基础知识与实践的比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利用艺术设计教育的平台,结合其实用性特点,充分发挥特长,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社会需要输出能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注释:
[1] 王柯平、 杨平、 李中泽 、黄水婴:《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2006.6,第3 页。
[2](美)布朗、 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0.3,第1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