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寄语·良言——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 Update:2012-09-12
内容摘要
【编者按】“寄语·良言”是著名设计师、理论家曾经在访谈和专著中提出的真知灼见,我们将它们分为三类:“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到什么?”、“设计师的修养和操守”以及“何为好设计?”,希望这些话能对刚刚入学的新生、对未来的设计师们有所帮助。

 

上学,抱着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样说,并不是要你不重视专业,而是自专业的学习中,注意通识的精神。何为通识精神?就是置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原则、原理。我们知道,不论是哪一种专业,要学好,都要把人群与事理放在心中,都要把握事物的逻辑关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都要能使他人理解这种关系,接受此一事理。这也就是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那个“理”。
——汉宝德   台湾建筑学者
 
所谓读大学,就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兴趣。老师这一角色是给学生进行积极指导的教练。一边和老师谈话,一边找到问题并自己解决,大学应该是这样的场所。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具备了处理社会中现实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自己发现问题闭关找出解决方法的能力,应该在大学期间培养出来。即使没有从老师那里学到技术也没关系。
——原研哉 日本著名设计师
 
    学设计,只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不是要学些具体的建筑的设计。年轻的朋友,你从事设计练习,当然应该用功把该题目的空间需求,动线关系认真地加以了解。可是你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空间需求,动线关系的方法,建筑是一门活的学问,它没有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社会环境的需要而改变的。
——汉宝德   台湾建筑学者
 
     由于我总是将自己做设计的方法论或是概念性的思维模式挂在嘴边,所以偶尔学生会问:“老师,研究HAPTIC能让我成为设计家吗?”我的回答是:“很可惜,不会。”因为你还必须去将一些基本功夫给练好。所谓基本功就像是“挥棒练习”,或是“画出一条笔直美丽的线”,或是“素描练习”等等。我想,我之所以能以设计者为业,原因在于我能专心致志于每一个固定点上。我能够画出好的线条,善于选择适合的纸张,然后有能力让人喜爱我的作品。其结果最后反映到销售上的大卖,而我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设计者了。所以结论是,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者,努力、磨练、经验缺一不可。
      
——原研哉 日本著名设计师
 
    艺术超乎一切方法之上;它本身是不能传授的,但手工艺却可以。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是真正的手工艺人;因此,要求在作坊里和在实验的或实际的现场。对学生进行手工技术的彻底训练,作为艺术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包豪斯的原则”《魏玛包豪斯纲领》
 
研究材料和科技对我的设计过程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启示。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了解如何手工做成一个产品比了解如何用计算机画出产品草图更重要。
——马克·纽森(Marc Newson)著名设计师
曾获选《时代》周刊“100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从专业的角度看,我觉得设计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个性。在学校时,当然要学习技术。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是发展个性。设计者要注意周围的人事,从中得到启迪和灵感。我们要高度重视从周围事物中得到启迪和灵感。
——让·马克·加迪(Jean Marc Gady
法国著名设计师
   “想法就是你要去做些东西出来。”这说明仅有想法是不够的,你得去实现它。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想法就能够存活。
——皮特·莱克(Peter Zec
德国设计师,曾获得“红点设计奖”
 
我想大多数设计师都会认为自己的设计就是最合适的,顾客应该完全同意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我的很多雇主都是与我合作多年的,首先就是你需要向你的雇主证明自己的能力,使他们了解你、信任你。一旦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你就可以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你可以更好地挑战雇主的想法,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品牌。这种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很多年。关系越牢固,作品的效果也会越好。
——莱希德·丁(Rasshied Din)著名室内设计师
 
    我们在进行任何事业的时候,都是在边干边学习,但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并不害怕破产,这就是最底线,所以我们对自己说,如果不成功,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事。
——包益民  知名创意设计师
   
    Q你从体验生活中获益最多的是什么?
    A:好书。
    
——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著名平面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