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伦敦:世博会滥觞之地

  • Update:2010-04-27
  • 滕晓铂
  • 来源: 《装饰》杂志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世博会出现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18世纪晚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假如工业革命是一场竞赛的话,那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尽管当时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同样注重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其工业化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他们都没有产生英国工业革命这样的影响力。

工业革命把蒸汽机的力量运用到纺织、炼铁、开矿和发动轮船火车上,确立了机械化大生产的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膨胀。英帝国此时正处在上升的黄金时期,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工业大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使纺织、金属、陶瓷工业出现新的组织和生产方式。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当时英国人口已达2000万左右,中产阶级人数接近150万。这一人数的上升意味着英国中产阶级可以有资本与实力开发铁路、煤矿等新经济增长资源,完成新的技术结构产品,铁路机车及铸铁的大桥等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技术奇迹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在广阔的国际市场的刺激下,英国棉纺织业从美国黑奴劳动的种植园中获取原材料,在英国本土加工,在把棉纺织品销售到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在利益的刺激下,棉纺织业中的革命性技术发明不断涌现,自1840年至1880年,技术的进步使每个棉纺工人的产量增加了2.5倍,这样的进步,使英国1872年所产的棉织布匹中,有88%可供出口。随后发展的,是英国的冶铁业、采矿业、交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铁路的出现,它大大地提高了人员、货物运输的数量和速度,也使商品成本大为下降,使生产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成为可能。

英国早在乔治三世 当政期间,经过与大革命后的法国和拿破仑的战争,就已跃居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成为世界工厂。人口、农业、工业方面的变动,彼此相互影响,也和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其它变化相互影响,这些影响构成19世纪英国的工业、城市、民主和帝国等方面的基础。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给英国贵族带来极大的恐慌,保守主义开始大行其道。19世纪20年代,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向国会施压,推动改革。此后,“自由贸易”在英国成为近乎神圣的信条,它也使英国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在1846年的英国《笨拙画报》(Punch)杂志上,发表了一幅题为《1850年的英国雄狮——或,自由贸易的效应》(The British lion in 1850; or, the effects of free trade)的漫画,反映了英国人对自由贸易的乐观前景,表现出对未来发展的无比自信——正如漫画下方的文字所预示的,到1850年之后,英国的经济果然出现了繁荣景象。

英国充分享受到工业革命丰硕成果的时代,是至今都让英国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这段时期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5.24-1901.1.22)的统治时期。维多利亚是目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大英帝国的荣光,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她在位的63年期间,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被称为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

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经济繁荣。从1813年到1873年,英国人安享了长期的经济昌盛和发达,中间仅有1847年、1858年和1867年几次短期的衰歇。这是十足的富者愈富的时期。1850年,英国五金制造占世界的40%,棉和铁的出产量各占世界的50%,煤产量高达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在1850年后的130年里,钢铁、造船和铁路仍保持这个纪录。到19世纪末叶,英国在自行车、缝纫机和照相机等方面的制造,也居世界首位,这些是英国不断发展的工业的一部分。

1851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23亿镑。到1870年,为9.16亿镑。这样的经济奇迹,意味着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2.6镑;而同期法国为21.1镑,德国为13.3镑。英国19世纪中叶的工业生产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是由于其在纺织、炼铁、铁道、造船和各类机器制造等方面的创新。这许多创新,使英国制造品的成本大为降低,能够在世界市场上跃居几乎独一无二的地位;廉价快捷的运输,又使英国货能抢先运到这些市场。英国在世界工业竞赛中,在如此之多的方面居于领先的地位,这使其在1843年至1873年里一直迅速壮大。

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维多利亚时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物品的种类增多,胶合板、铁与黄铜管都能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它们使得装饰变得丰富起来。新的能源、动力带来新材料的运用,传统的木、铁被各种优质的钢和轻金属代替,建筑业也把砖石置于一旁,开始了钢筋水泥构架的结构。早在远古时代,铁和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就开始了,然而只是到了现代社会,工业的进步才扩大了它们的用处,才将新观念完全带入建筑技术中。1709年,英国人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发明了焦炭炼铁法,极大地降低了铁的成本,有力地推动了1760年左右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制铁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得铁这种材料开始被大规模地应用于建筑上,这首先体现在桥梁建造上。之后在房屋建筑中,最早采用的铁结构是生铁柱子,后来又改用钢来做房屋结构和其它部件、配件,这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革命性的意义。18世纪后半叶,玻璃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1816至1829年间,英国的玻璃消费增长了五倍,而且价格下降,玻璃门窗已经很普及,此外人们还尝试了更多的用法,将玻璃和铁结合起来制作一种透明的屋顶。一些大型温室、公共聚会场所、最早的火车站都开始采用这种崭新的建筑形式,新的商店也开始装上了大型玻璃橱窗。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19世纪,英国经济由于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在海外是最大的殖民者,有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工厂工作的人和工厂主越来越多,新兴的中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显示出有前途、受尊敬、很富有的特点。这些人要效仿上层社会,采取与他们相似的生活方式。城镇不断扩张,人口大量涌入。工厂主想要住得离工厂近一些,就要在城里买下房子。而工人们也涌入城镇工作,形成了劳动力的迁移潮。大英帝国大幅扩张,来自世界各国(很多是英国殖民地)的商品都进入了英国。人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更为了解,他们为英国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自豪,当时的报纸都有相关的内容,受过教育、能读懂报纸的人越来越多,报纸的种类也大大增加了。人民整体也追求一种热情、自尊、谦逊、爱国的民族精神,而维多利亚女王也正是这些品格的榜样。维多利亚与丈夫艾伯特亲王被称为中上阶层的典范,中产阶级的思想习惯后来逐渐被称为“维多利亚式”。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他们花在买艺术品上的钱、看过的艺术作品、读过的艺术书文和花在讨论艺术上的言谈文字,比英国之前任何时期的人都要多。这时的艺术杂志如雨后春笋,私家画廊日益增多。在以前,没有哪个时代的画家比这时多,也没有哪个时代的画家赚的钱比这时多。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人追求的是“甜蜜和轻松”,他们的生活舒适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康状况也较前几代人有明显改善,教育的普及使一般人能够享受到过去只有文化人才能享有的乐趣。贵族们买大幅历史画,绅士们喜欢户外运动生活画,富裕的中产阶级人士喜欢有关提高德行的家庭画,小资产阶级人士满足于买些印制的版画,知识分子中去画廊的比例相当高,工人们则买画报,例如伦敦新闻画报,当时的绘画很粗劣地复制在画刊上 。

伴随制造业的发展,英国从18世纪起就有了举办工业展览会的活动,只不过最早的展览会不是以国家的名义举行的。早在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就曾经举办过为期7周的“艺术、制造和商业”展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各类技术发明,并且设立奖项,把获奖产品作为固定陈列,藉以吸引观众。随后,英国各城镇开始盛行由机械学院主办的展览会,旨在向工人阶层传授科学原理。随着法国艺术作品“沙龙展”经验的介入,英国制造业展会的内容除了科学、机械和稀有珍贵展品外,也扩大到了艺术作品,具备了后来博览会的初步特点。176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创建并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览,藉以肯定和提升英国艺术家的地位,这激发了公众对艺术的兴趣,随着展览受欢迎的程度提高,它逐渐演化为伦敦的一项艺术盛会。参观各种展览,也逐渐成为了18-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