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学生与居民协作开展的历史街区复兴设计:专家工作营介入的高梁市社区活化营建

  • Update:2017-07-07
  • [ 日] 小林正美
  • 来源: 2017年05期
内容摘要
明治大学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以“专家工作营”的方式用20 年时间在日本冈山高梁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开展了相关实践,不仅改变了市民的意识,逐步对遭受破坏的历史街区实现了保护性重建,而且应用新的城市设计手法,对当地中心街区的活性化再生做出了贡献。本文对这一实践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地方公共团体、大学、市民、学生、研究者面对历史街区复兴这一课题的新型关系。

日本的城镇建设(译者注: まちづくり,machizukuri,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译为“社区营造”“ 街区营造”“城镇建设”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日本国土交通省(原建设省)主导的国土资源开发,向市民参与式的地方分权过渡转型,其宗旨在于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强调更加丰富的公共性。然而在实际中,大学的建筑专业教育一方面与创立于明治时代的“造家学科”传统依然保持着绵密的承续,以建筑物的工学性能为中心分设各科;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教育一直以土地利用和制度设计等所关涉的领域为中心建构。这样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实践教育几乎没法立足,更遑论发展,这也是在政策的地方分权时代,城镇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落后的原因。
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明治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学科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从1993 年开始就与冈山县高梁市合作,将欧美流行的“专家工作营”方式应用于建筑系学生的教学培养系统。专家工作营是一种通过在当地短期驻扎,读取地域环境,找出问题点,进而策划愿景并提出实施方案的集体活动。这种工作方法历经20 年,尽管仍在不断完善中,但确实在塑造同时从建筑和城市尺度去思考问题的专门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也在城镇建设的实际项目中获得了成效,还在全国各地方城市的地区建设中培养了一批能干的年轻人,逐渐获得了国土交通省相关委员会方面的认可。
在“市民参与行政决策”方面,推行与落实的艰难时常有闻,但专家和学生作为第三方介入其中,可以提供具体的材料为各方争论注入活力,对于新形势下打开地区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即以具体的实践证实了它的有效性,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介入,多次引导行政和市民之间僵硬的关系向着修复方向发展。今后,为了行政和市民之间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新的互相协作的关系,大学、NPO 等专家的介入和支持将越发重要。
20 年间,我们研究室在探索“专家工作营”的道路上累积了不少教育经验和建设成果。本文在详实的总结报告基础之上做精简归纳,衷心希望在这里萌发的研究课题像种子一样接受实践的检验,为积极参与地区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的人们提供参考。
一、与高梁街区的相遇
与高梁市结缘,始于朋友一句简短的描述:“冈山县有个像德国海德堡一样美丽的小镇,家父先祖就住在那里。”当时我刚结束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波士顿城市保护与开发”的政策研究工作回到日本不久,正在收集国内的相关案例,同时也在寻找较容易接受地区建设支援的地方自治单位作为大学研究室的活动基地。1992 年,我们直接与冈山县高梁市当地的社会教育科建立起联系,在1993 年试办了第一次专家工作营。这以后,尽管经历了阪神淡路大地震,间或有些年份未能开展,基本上每年7 月的工作营成为本科毕设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基础必修课,不知不觉竟过了20 年。而高梁市自身,也从90 年代邀请大学团体介入之时起,开始了保护利用传统街区,并结合历史发展地区建设的历程。到平成年间,发生了市村町大合并,日本又通过了《历史街区营造法》,20 年来几经变迁,至今没有失去往日风情。对造访高梁不计其数的我来说,这里就是第二故乡了。
高梁市(图1)是一个有着35000 人口的地方小城,位于冈山县高梁地区西部高梁川流域一块三面环山的盆地,以备中松山城(图2)为标志,自身则是历史上作为大名居城的城下町,十分繁华。备中松山城的修筑可以追溯到镰仓时代,作为周边区域的要塞地段,自战国至江户几易其主。到了江户时期,备中松山藩才成为幕府的直辖地,历代藩主不乏小堀远州、池田长幸、水谷胜隆、板仓胜静等著名人物。在江户时代前期,这里吸引了众多工商业者聚居,产生了城市雏形,作为城下町发展至今。


现在,高梁地区城市结构的基础是江户时代以备中松山城为中心的城下町经过近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当时人们严格按照身份等级分区居住,分成武士住宅地、町人(普通乡民)区、下级武士区等特征明显的地区,像武家町(图3)、商家町(图4)等街区特征在现在的城市格局中都还能看到。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备中高梁站的建设使市中心从备中松山城转移到了车站附近,又出于土地使用功能被指定的原因,整个城市也发生了从城下町向现代城市的结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建筑的更迭,造成部分地区的传统风貌日渐稀薄,所幸,典型的商家町代表本町地区还留有城下町的氛围。(图5)
将高梁市的地域特征作为课题的原因有三点:1. 天然环山的盆地地形,地平少坡,边界清晰,生活场所比较好把握;2. 丰富的历史背景下,除了备中松山城,还包括武士住宅地、寺町、町人区、高梁川等城市景观要素需要得到明确的保留,这样可以增强城市的辨识度;3. 家族变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建筑随之改扩建,这种需求与历史街区保护之间有矛盾,如果置之不顾,可以预见美丽的小镇必将遭到破坏。高梁市当地保护历史街区的相关举措实施很早。1974 年,旧武士住宅地区(石火矢町)就被冈山县制定为“故乡村”(译者注:ふるさと村,冈山县1974 年提出的保护政策,是对保护修复工程、指定地区及区内的建筑和遗迹的总称);1988 年《冈山县景观条例》出台;1990 年,包含本町、旧武士住宅和寺町的片区被指定为第1 号“景观示范地区”。近年的大事要属1990 年到1992 年间开展的对传统建筑群保护策略的调查(文化厅组织),与1990 年吉备国际大学落成开学。东京艺术大学前野研究室指导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对各个建筑进行了详尽测绘与调查记录,随后围绕“活用历史遗产进行地区建设”开展的活动虽然被评价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却因没有充分传达给当地居民,导致好几处传统住宅在街区指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之前就不幸被拆毁,建起了学生公寓。而现在属于合并后的高梁市的成羽町吹屋地区,在当时已经是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却由于为了保护制度本身限制自由改建、完全没有亲民的考量,备受指责。我们研究室介入开展活动,最大的目标就是和市民们交流讨论,尽量得到大家的认可,使人们相信现在残存的街区是难能可贵的财产,就算没有保护制度,也可以通过强化这片土地的固有价值,激发城市活力来使之结合在一起。最后,工作成果也在本町路的《补贴制度和设计规范的开发》中得到体现。下文会展开阐述这20 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专家工作营”(Charrette Workshop)
欧美的社区规划被冠以“新城市主义”之名,将各类专家聚集起来举行“专家工作营”则是其workshop 活动的主要手段。通常在短短一周内,各领域的专家将近20 人驻扎现场,与行政部门和当地群众进行不定期交流,展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经过数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后,形成最终的协议稿(规划、主要景观、设计规范、典型案例建筑设计等)。而Charrette 一词在法语中本是“马车”的意思,起源于巴黎美术学院对交图前最后冲刺的形容(译者注:过去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员在交图截止日当天会驾着马车巡回收图),在这里引申为“短时间内突击制定规划”。
日本普及的workshop 形式,常见主要有川喜多次郎开发的KJ 法、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法、市民自己动手找问题达成共识等。本文对于“专家工作营”的定义是:由专家和学生组成横向的工作小组驻扎在当地,带着问题意识与对当地社区未来的关怀视角,实际听取当地行政部门和居民的多方意见、需求和希望,整理信息,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点,在短期内提出若干解决方案,并将其以模型或者图示的方法展现出来,是一种团队合作型的workshop 活动。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来提高当地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理解与认知水准,实现与行政部门和居民之间的信息与意愿的交流共享,同时在设计的项目模拟和实践过程当中进行人才培养。可见,“专家工作营”的方式虽然和上述几种较易混淆,但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专家组把具体的解决办法传达给民众,并且详细说明制定决策的过程和原因。特别是公共事业方面,若想获得民意,不仅要让参会的利益相关者有共鸣,还须担负向更广大的群众解释说明的重任。我们在高梁市和学生一起开展了简单的“专家工作营”,下文将对具体的方法和意义展开阐述。
1. 学生参与“专家工作营”的一般流程
标准日程:5 天4 夜左右
会场:当地提供的公共设施
主办:大学研究室和市内的公共团体(工商会所等)
成员:学生12-15 名(含研究生)、研究员/ 教员1-2 名、
关心地区建设的市民数名
流程:准备阶段 预备调查(数据收集)
第1 天基础调查和访谈
第2 天详细调查与诊断
第3 天策略讨论与中期汇报
第4 天制定解决方案
第5 天向利益相关者汇报
2. 基本工作进程(图6-9)
(1)基本信息收集,理解工作目的并掌控过程进度
基本信息的收集是为了明确专家工作营的定位和目标。具体包括:①思考如何通过实际措施提升公共空间的价值;②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读取地域独特的文化地理特征,思考如何强化;③思考解决的方法策略,及如何在现实的制约条件下执行;④将上述分析与提案内容翻译成普通市民易懂的语言。
(2)现场调查,行走街区以解读地域
为了对地段有概括性的了解,在城里来回游走调查是很重要的。但是,依据不同的调查方法也有不同层次:①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抓住地段特征;②根据一定的调查指标,对地段进行扎实科学的调查记录。两个阶段应明确分开,特别是阶段①要先进行,阶段②分组后实施。
(3)民意收集,展开市民访谈
上位规划、政策等都可以通过文献文本等了解,而了解居民作为真正的产权拥有者对现状抱何意见有何预期,才是规划设计的根据,是决定工作营成败的关键。在一开始的访谈和中期汇报的内容中对民众意愿的响应,是工作营获得实效所必备的一项工作。
(4)地段和环境分析,提取“问题点”与“可能性”
分析地段现场及环境的形状、历史和街区状况等,抽取地区既存“问题点”,同时探索其解决的“可能性”。本阶段是对地区特征的深入解读及探讨。
(5)具体设计,针对地段探寻有效的策略
换言之,也就是为提升公共空间的价值提出空间设计方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就好像针灸式疗法里在穴位上扎针一样,通过在重要场所实施,期待对地区整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6)向民众汇报、记录及宣传
最终讨论出来的成果要向市民和政府相关人员汇报。为保证具体落地设计的延续性,汇报会过程要实时进行电子化记录,并积极借助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等媒体尽可能告知更大范围的市民。对工作营本身的存在、内容及将来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应让市民知晓,哪怕让他们多少有所考量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专家工作营的全过程。参与工作的学生会按照不同的课题分成几个项目组同时工作。但是分组也会时有因交流不畅而失去共同目标,增加协同合作的难度,所以工作组适时向第三方教员及专家进行汇报并接受指导建议,也是工作营的关键一环。


三、实践的过程
笔者所主持的明治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在20 年间持续参与了高梁市的城镇建设。从研究调查到提案的过程,大致可分为5 个阶段:
(1)1993-1995 年为基本信息收集期,通过行政为窗口开展的“不请自来式调查”,提出了与调查区域毫不相关的广域的一般性提案,大多以无反馈的命运结束。
(2)1996-1998 年是与居民进行意见交换和方向摸索期。这一阶段通过青年会议所和工商会议所,与年轻的市民朋友确立了活动网络,共同开展了“无电线杆化”“石板地面景观改善”“门”这几个策划案的设计,接着又分别作了“仓库”再利用设计、“历史人物纪念馆”策划等。特别是在本町地区,我们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和分析,为街区整治的资金支持制度化而奔走。此外,我们还掀起了一场运动,促成了一度变为私产的绀屋町的“仓库”通过市政府被重新购回。
(3)1999-2001 年是计划实施和反馈期,通过制定以市政为主导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区的改善计划,将本町作为重点保护地区,在街区修复工程中对房屋业主进行部分补助。当时,我们进行了以“街区景观的遗传因子”为主题的讨论,与居民协商出设计导则的具体内容。作为补助制度的样板,完成了尾藤家“门”的项目,为该制度的灵活运用增加了弹性。另外,我们还监督了“仓库”的改造工程,将其作为“街区营造”的基地,以“高梁观光物产馆”的新身份得以重生。后来,我们还支持参与了伊达邸、小池邸、太田邸的修复施工。
(4)2002-2005 年是依据情况变化的信息再收集期。2004 年,相邻的四个町合并,一直属于成羽町管辖的吹屋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移交高梁市管理,行政单位也随之扩大。之前所做的高梁市城镇建设框架,哪怕是整体城市规划,都无法应对新局面所带来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查,对街区信息进行再次收集。
(5)2006-2011 年的再编期,制作高梁市的中心街区的完整景观数据库,将信息全部数字化。我们还成功推进了守内邸及伊吹邸等特定建筑修复再利用工程的立项工作,同时也开始利用移动电话在技术信息层面开展实验,向着以观光城市为发展方向的环境改善目标迈进。市长也变换新思路,推出地区再生新方向。于是在2010 年,我们凭借一直以来调查研究的积累,使高梁市得到了日本政府《历史街区营造法》的认定。
下面则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摘选4 个代表案例进行介绍。
1. 设计一个亲水空间
高梁街区南北向的高梁川,东西向的小高下谷川(过去的内城河),和绀屋川(过去的外城河)贯穿内外,水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高梁川沿线的堤坝被称作护墙,它是对抗洪水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们也深深感到日常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因此几乎每年,我们都反复地围绕亲水空间的必要性问题提出议案,这里不展开介绍,仅选取几个为例。(图10)
高梁川还没有充分考虑为方便步行者的设施,因此我们做了提高亲水性的栈道设置、亲水公园等几个方案。现在国道沿线的河道原本是高濑船货运装卸的河港,具有很高的亲水性。
绀屋川是一条将汇集周边水源后,通过汇水口向高梁川持续供水的河,非常近人。学生们也围绕它精心设计了各种亲水空间,包括可达水边的引道、河床上的小路、桥的设计、咖啡馆等休憩空间。每年我们都会做上几轮方案。
2. 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街区营造
和成年的市民们一起思考街区的景观固然很重要,和小学/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想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就是担负地区建设的骨干,他们个人心中对出生以来耳濡目染的“原风景”的认知,在尚且感性而可塑的幼年时期加以引导,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研究室在2001 年和2010 年分别举办了“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街区营造工作营”,特别是在2001 年的工作营专门设计了“街区营造游戏”。这对我们来说也是第一次体验,绝对是重大事件,参加对象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主。
游戏的基本流程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一起漫步街区(图11),我们和孩子们绕高梁市内步行一圈,探访平时去不到或没进去过的地方,给喜欢的地方拍照,大家就像在街道探险一样激动;然后是定位自己喜欢的地方,大家拍好的照片马上找洗相店冲印出来,根据实际场所的印象,找到相应的定位,一起贴在地图上;接着进行模拟街区(图12),在预先准备好的各种高度的模型块表面贴上建筑的照片,排成一排,各自摆出街区各种各样的形态。通过模型认识到街道的房子可以一样高,也可以凹凸有致;随后进入创造新街区的环节,制作各自喜欢的建筑,把它们摆成广场或街道的样子,创造新的街区空间,感受其中的乐趣;再用CCD 相机实时监控,通过CCD 相机在各自的模型间游走,实时模拟在街区中行走的视觉体验,也激起对实际街区的关注;最后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看大家对街区认识的变化。如果进行整体评价,孩子们一开始是抱着轻松的心态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的,而渐渐地,随着模型等慢慢成型,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表情也开始认真起来。CCD 相机模拟更是让他们两眼放光。可以想象,从今往后他们对街区的关注一定增加不少。这样的体验多少会在孩子的记忆里留下印象,希望将来他们能为城镇建设贡献力量。


3. 设计个人纪念馆
高梁市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有江户时代的小堀远州、水谷胜隆、板仓胜静、山田方谷,明治以来的柴原宗助、福西志计子、伊吹彦五郎等。其中,山田方谷也是藩校(译者注:江户时代各藩为藩士子女教育所设的学校)“有终馆”的教师,是藩政改革的著名成功人物。他在备中松山藩财政吃紧时期倡导“上下节约”“负债整治”“产业振兴”“纸币刷新”“士民抚育”“文武奖励”等政策,使藩的财政从10 万两负债一举转变为10 万两盈余。对以青年会议所和商工会议所青年部为中心的团体来说,山田方谷纪念堂的建设是一个契机,寄托了对街区复兴的强烈期望。研究室工作的先从逐步考虑其可能性开始,到1998 年才真正出手选择地段,继而展开具体设计。
纪念馆选址是位于武士住宅区和明治时期铺设的道路之间的空地。这里原有一栋荒废的武士住宅,本打算以保护再利用的方式展开调查,但该建筑由于本身问题严重被解体拆除了。设计提出A 案和B 案(图13、14),基本都保留了面向道路的土墙,延续通过庭院再进入建筑的武士住宅特征。A 案尝试了在一个大屋檐下包含各种功能,B 案将休憩场所茶屋组合在水平展开的体量中。最终汇报时,方案得到利益相关者的热烈反响,活跃的讨论还持续了很久。
4. 使用泛在技术对“街区回游性”进行实验
日本的地方城市面临着人口减少、老龄化和产业空洞所伴随的税收、财源不足、城市功能低下等突出问题,大多数的街区都失去了活力。为了脱离这样的困境,维持生活并激活产业,通过挖掘本地隐藏的资源来促进城市观光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特别是要从一直以来的“路过型观光”向长期停留的“体验型观光”“发现型观光”逐渐转变,必须营造一个便利的环境,让外地游客随时随地获得充分的地域信息。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一直使用“泛在技术”(ubiquitous technology)进行“街区回游性”研究。2009 年,我们以高梁市中心为对象,与街区相关人员一起做了一个社会演示实验,探究如何提供信息。
“泛在技术”,是指“生活环境所涉及的范围内,通过借助计算机,让任何人能够随时随地无意识地接收并利用最合适的信息的系统”,最近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也开始作为一个常用名词经常使用。我们研究室很早就预测到这个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2005 年起就一直使用该技术进行“街区回游性的社会实验”。东京都世田谷区的下北泽地区、千代田区的神保町区、品川区的户越银座商店街、川崎市大山街道地区等地,也都进行了类似实验。在提供本地信息的同时,使用GPS 跟踪人的行动轨迹,以验证装置对促进街区回游的可能性。一般地讲,泛在技术的应用领域是相当宽广的,对城市旅游来说,它最为显著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比以往更优质的旅游信息。
高梁市街区回游性的社会实验概要:
(1)在街区中的主要景点、电影放映厅等地放置印有二维码(ucodeQR)的板子,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后可以连接到因特网获取该地的各种信息(旅游信息、电影放映、生活相关、美食推荐、关联信息等)。(2)参加实验的人或者游客在一定时间内持手机和GPS 终端在街区中行走,从各个地方的二维码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图15)(3)实验中在提供信息的不同(是否有意引导等)、导引板的位置不同、获得积分数也不同等条件下,观察游客的反应和变化。“人的轨迹”(图16)是通过GPS 终端采集的数据画出来的,通过最后的问卷反馈,我们也调查了对实验整体的印象以及二维码的用后感等。通过实验,我们对不特定人群在街区中的行为模式有了一定了解,也摸索出通过泛在技术应对游客提供怎样的必要信息,以及如何有效促进人们的游走和漫步行为。不仅如此,我们对人们在城市空间里的行为路径有所了解后,对广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设计、标识设计和交通设计,对实际推进城镇建设都非常有利。当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容易,最近新推出的NFC 非接触型相片的广泛运用将会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四、具体成果:“设计导则”的制定
1. 关于补助制度和制定“设计导则”
“设计导则”是为了防止建筑群无序建设,在建筑改造时作为参考的,对建筑的外饰面、局部细节、颜色等制定统一规范的引导性准则。为了维护高梁市的历史景观,我们从1998 年开始筹备景观整治补助金,支付给改造过程中遵守设计导则的施工项目,这样就能够提高业主对历史街区的认识。渐渐地,原来片段化的景观又得以连续起来。首先是将本町地区指定为重点保护区,开始“历史街区保护区整治工程”,之后再逐渐扩大对象范围。
与此对应,依据1997 年之前进行的本町地区详细调查和分析成果,我们与当地居民和行政部门协议制定了今后的改造工程应遵守的“设计导则”(图17、18)。其具体内容是在历史积淀的传统建筑语汇中嵌入新的遗传因子要素,同时也探讨在老的街区色彩范围内使用相对明亮的木色以传达时代性的可行性。
比较本町地区经过改造的景观(图19),效果明显,也得到了该区域居民对这项工程的理解,大家逐渐都开始着手自家的改造。从设计导则发布到现在历经15 年,已经有31 栋建筑在导则的引导下完成了改造,对历史街区连续性的恢复做出了贡献。最近,这项工程的范围又扩大到绀屋川和武家住宅街地区。


2. 建筑入口“门”的设计
1998 年,高梁市《城市历史景观保护区的改善计划》得到确认,由此开始设计导则的审查工作。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城镇改造项目会立即启动,但我们需要在初始阶段按照导则尽早实施几个工作范例,鼓励市民去了解设计导则和城市景观恢复的意义。在青年会议所的支持下,该想法作为纪念项目获得了预算,我们建议以本町地区某建筑前面的停车场为对象,设计一个入口建筑——“门”。
首先,我们考察了“门”与屋檐对齐的案例。在征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后,在学生之间开展了设计竞赛,由居民代表做评委并点评,整个过程通过海报等公布,新的入口“门”于1998 年完成。在该项目中,我们旨在以在停车场的建筑入口“门”为设计原型,作为复兴城市历史景观的案例。在被空地和停车场蚕食的传统街区里,设计方案用一个带屋檐的大门修补道路垂直方向上的视线完整性,从而塑造了其纵深连续感。因为该项目从邻里那里收获了比较好的口碑,至今总共有31 间房子受惠于补助金而得以恢复。同时,用于恢复城市景观的补助金体系的更多细节也深入人心。现在回首这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出,本町地区的城市景观通过设立“城市历史景观保护地区的改善计划”原则,清晰地保留了连续性。(图20)
3. 仓库“藏”的再生
绀屋川河沿岸的仓库被当作不良资产一直空置,只是偶尔被青年会议所主办的会议使用一下。1995 年,该仓库在法院拍卖,市政府没能拿下,于是所有权转为私人所持。商工会议所的市民团体建立了非营利的街区营造公司,并提交《保护再利用绀屋川河畔仓库的申请》,顺利回购仓库。为此,我们制定了新的维修方案,并争取市政预算。1999 年,仓库作为“高梁市绀屋川观光物产馆”竣工。这个物产馆不仅供日常旅游服务运营使用,而且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它能满足多种用途,如举办各种城镇建设相关的活动。在以线性街道空间为主的日本传统城市中,像“高梁市绀屋川观光物产馆”这样比较稀缺的公共空间或广场,发挥了不少的作用。如今,这地方是游客们休息的重要场所。(图21、22)
4. 伊达门窗店的修复设计
作为第一批高梁市历史城市景观保护地区的改善项目,伊达门窗店1998 年开始修缮,1999 年竣工。该项目作为本町街的样板工程,修缮简明地遵循了设计导则,因此于2000 年获得了外部评委会授予的“高梁市街区设计奖”。在修复方案中,值得关注的是设计细节,格栅门的修复以及外部空调、煤气表等设备的后期维护与外观之间的平衡。此外,尾藤邸大门所用的木色也使用在了门窗店首层。(图23)


5. 针对“历史街区营造法”
“历史街区营造法”的正式命名为“关于维护和改善地区历史景观的法规”(译者注:日语原文为“地域における歴史的風致の維持及び向上に関する法律”)是一个由日本三部委(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国土交通省)联动的特殊补助金体系。该法规首次定义了“历史景观”(歴史的風致),不仅针对建筑和景观,也蕴含了保护地域文化活动和邻里生活等思想。该法规于2008 年5 月23 日生效。高梁市通过2009 年以来的准备,也于2010 年11 月11 日审批通过,成为全日本第17 个获批的城市。我们实验室凭借在高梁一直以来积累的成果,全程参与了准备过程。将来,我希望通过逐渐应用这一制度,将“活用历史的城镇建设”往前推进。(图24)


五、历程回顾与总结
明治大学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支持高梁街区规划已有20 余年,与此同时,日本也在不断变化:90 年代早期的泡沫经济的崩溃、阪神大地震(1995 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市町村自治体合并特别条款的实施(2004 年)、东日本大地震(2011 年)、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及核泄漏的污染(2011 年),等等。在此期间,聚焦地方城市,虽然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主导的三位一体改革迫使省辖城市放权让利,但省辖城市在给予地方自治体更多财政自主权时仍一头雾水,在地震、洪灾、核泄漏等问题上地方还是处于弱势。长期运转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承接事务的流程不会轻易改革,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地方机构的人员短缺,而非窘迫的财政现状。
一般来说,由于公务员编制的限制,地方政府很难雇用职业的工程专家。因此,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由横跨各领域工作的政府职员担任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小型城镇里相当一部分职员一人同时管理不同工作,我们称之为超级职员。在某些地区,地方政府职员为工作压力、政府人员重组和薪酬削减等问题而身心俱疲也是不争事实。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不能期待未来任何新的发展,哪怕是放权分利时期的到来。也许,正是这种失望激发了我,通过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的专家工作营,开始相信有必要尽可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在地方城市切身实践中学习认知城市和建筑的社会现实的机会。自那时起,经年历月,我们仅仅只是与当地居民交流,改变议题和思考目标区域。经历了这些过程,我们清楚认识到,在基础方面,如日本的城市政策、建设管理和建筑教育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章节将针对日本城市政策的问题稍作挖掘与分析。


1. 日本特色的城镇建设和景观的价值
总体上,日本的城镇建设实践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高潮,也基本上保留了地方在振兴中的鲜明特点。一方面,以传统建筑群保护制度为中心的历史景观资源保护运动在实践初始就已制度化。然而,这一实践要让位于经济增长。时至今日,在国家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仍然难以平衡掌握。我们不能否认后期实施的景观法(2005 年)来得多少有点晚,但它确实描述了一个事实,即该法颁布以来,全日本范围内的城镇景规划日趋活跃,随后地方自治体开始推出自己的景观规划机构并实施其方案。在这场运动中,原本漠不关心的地方政府职员和议员们开始意识到景观的重要性,这成了最大的收获。针对该议题的讨论亦已提上议程。回顾历史,日本政策制定倾向于能以具体数字示人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而通常忽略环境的质量和街区景观的价值。
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世界各国对全球变暖和碳排放的态度,对日本来说是个不错的激励。同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导的世界遗产登录,让公众很好地理解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从此,平衡和主导城市规划的现代化框架以及区域资源的保护,由于低出生率导致的老龄化,重新分配地区有资源和行政机构放权,成了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国家预算枯竭,区域经济预估会比现在下滑得更严重。因此,地方城市能否发掘智力资源而形成生机勃勃的自治区域将是重要议题。
2. 现代模式转变和当今大学对社会的支持
形成日本城市规划领域的特殊情况的因素之一是大学和实验室体系的存在。日本的学生人数处在高速增长时期,我们现在每年有约60 万本科毕业生,而其中将近三成进入研究生阶段完成硕士课程。和西方国家一样,大学的作用不再仅限于培育专家,而是更需要通过对社会的智慧反哺完成社会责任。然而,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与西方是不同的,文理分科的本科学生到高年级后一般通过小班研讨会接受教育,而研究生则是在所属导师的监督下通过实验和合作项目完成学业。在这种教育体系中,许多城市规划和建筑系的研究室,从研究角度到教育方面,都积极参与到以地方政府或市民为基础的城镇建设实践当中。
这并不意味着大学会和私营企业的城市规划师们进行竞争,只是伴随着日本地方政府分权机制建立和落实,居民参与型的城镇和社区的规划建设其必要性越发受到关注。而在如此现实当中,大学与研究者占据了中立优势,他们同关心建筑规划但没有经验的市民一起行动,用一种志愿奉献的精神来支持当地政府开展规划和建设。这样的做法获得了长期的维持与发展,并毫无疑问地已经成为从根本上支持日本地方自治体城市规划建设的一股力量。今后,对于大学在该领域理应产生的社会效应、专业的城市规划师应当担负的责任,需要明确定义,还需要考虑如何构建一个平台,让相关各方能发挥协同工作的“合成效应”(synergyeffect),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
在城市规划教育方面,美国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开设了城市设计课程,发展至今已有大约50 年了。跟当初相比,城市设计这一课题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图25),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大学所培育的工程师的素质及其作为城市规划师在工作中的角色。在20 世纪60 年代,城市设计需求随着日本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今天已是21 世纪,情况大相径庭。我们面临的是一种经济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的现实,需要对环境敏感体系为基础的可持续城市社会进行更严谨的探讨。毫无疑问,这一清晰的城市模式变化,已经改变了欧美城市规划师的工作内容。相比之下,在高速增长的中国、越南等亚非国家,其部分状况仍处于图中20 世纪60 年代的阶段。但是必须提出,对于当下行动而言,不可无视前车之鉴而不加反省、不假思索地大规模推动城市发展,而是要从现在开始就充分关注环境与生态,进行绿色的城市开发建设。这也是它们与欧美迄今为止的城市建设经历最大的不同之处。
*小林正美的著述《歴史的町並み再生のデザイン手法 シャレットワークショップによる岡山県高梁市における実践的まちづくり》(REGENERATION OF HISTORICALASSETS THROUGH CHARRETTE WORKSHOP, 20 YEARS OF EXPERIMENTATION INTAKAHASHI OKAYAMA),2013 年7 月由日本的X-Knowledge 出版社出版,其中文译本《再造历史街区:日本传统街区重生实例》由张光玮女士翻译,2015 年3 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与其直接相关,进行了相应调整。《装饰》杂志编辑刘晶晶女士担任了相关的编辑、校译工作。在此对以上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