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前期工作教学方法探索
- Update:2015-03-12
- 李健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9期
内容摘要
为应对设计前期工作要求,设计院校普遍开设了诸如““调查与分析”、“用户研究”或“市场研究”等课程。对初学者而言,仅学习一些表面的调查方法,并不能有效引导设计工作开展。设计前期工作的实质即是“信息处理”的活动,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序引导学生认识设计前期工作的信息属性,培养信息分析能力,掌握信息组织方法,完整地将“设计调查”经由“需求信息”的分析,与“设计策划”环节衔接,为设计提供充分的“指引信息”,方可实现“设计前期”的工作价值。
关键词:设计前期工作、设计调查与分析、设计策划、设计信息
一、设计前期工作中的信息处理
随着“设计”及“设计方法论”的不断发展,设计前期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所谓“设计前期”,通常指设计任务的拟订过程,包含了调研、分析、策划、计划等工作。其关键在于设计任务即目标的澄清,其价值在于为具体方案的构想提供指引。它包含明确的对设计相关要求的说明,为创意思考画出清晰的疆域边界,也为检验设计成果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它是设计信息的集成,也是指引设计创意的必要前提。
一般的设计程序,基本秉持“问题—判断—解决”的路径,往往遵循“调查与分析—设计策划—设计”的流程。在设计之前澄清设计目标是最基本的法则,目标是设计的起点,是调查的结果,对目标的设定是设计策划阶段的核心任务。可以说,设计策划是前期调研与后续设计的转换枢纽。
设计调查则负责为设计策划提供信息素材,这种信息素材并非原始的情报资料,而是经由分析,被提炼呈现的“需求信息”。相关利益方的需求从各式各样的情报中浮现出来,成为左右着设计目标的重要因素。所以,需求信息如何被抽取、组织成良好的“指引信息”,无疑是设计前期需着力的关键工作。(图1)
1. 设计全流程与前期信息工作分配示意图
“需求信息”的充分准备,为设计“指引信息”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素材。从搜集到的需求信息群中,依照特定价值标准,挑选出具有相关性的信息,组合成一个新的功能系统,进而将需求信息有效转译为设计师能看懂的指引信息,这个过程无疑是设计前期工作中最为核心的任务。
总之,建立在信息处理上的设计前期工作,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设计”过程:它以需求信息为基本材料,以价值和功能为纲,产出的是对有形设计具有充分指引力的信息系统。
二、设计前期工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对策
目前,很多设计院校开设了事关设计前期工作的“用户研究”、“市场研究”等相关课程。据笔者观察,这些课程往往止步于调查技术的教授,而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设计与信息的深刻关系,不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不能对信息的分析、编辑转译,以及系统建构等处理技术予以清晰地传授。如此,前期工作就无法对设计产生实质的佐助,课程效果自然无法实现。
笔者在广州美术学院执教过“设计调查与分析”、“设计策划”、“设计思维”等相关课程,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转化,并从工程设计方法学领域抽取出能为艺术设计类学生理解掌握的部分方法予以借鉴(如软件开发所推崇的“需求工程研究”[1]方法等),逐步摸索出一套围绕“信息分析与组织”而展开的整体教学模式。旨在教授学生通过系统的调查方法,有序展开调研。进而从情报中提炼有用的“需求”信息,梳整它们的组织关系,并基于此合理构建设计指引信息系统。
这一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内容复杂,需授知识点较多,需依赖纯抽象的信息推进思考,对习惯了视觉语言和动手操作的学生而言,显然极具挑战性。为顺应学生认知习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学者要解决的难题。
为此,笔者尝试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以应对:
1.以需求分析为中心,以设计策划为结果
遵循设计是满足需求的工作这一定理,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适需意识,不仅要从移情意识、同理心培养的角度进行熏陶。更因教授他们懂得怎么去辨识“需求”与“问题”的差别,学会通过“需求信息”拓展、跳出就事论事的狭隘视野。
设计策划阶段的工作实质其实正是把有价值的“需求信息”转换为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即“指引信息”。学生亟需建立策划意识和方法,来有效链接设计前期工作与后续设计阶段。
教师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宜通过合适的练习不断增强学生对策划工作的控制力。
2.契合“最近发展区”
因为本课程信息含量、抽象性、复杂程度均较高,容易超出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2],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采取“模块化”和“生活化”的对策,将庞杂的知识体系尽量模块化,以可灵活展开的微课题应对细分知识模块的教学,并以易于理解的喻例,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促进相关抽象内容的认识。以简单的日常任务来调整、警示学生的“标签化”思维习惯,强化“精益”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擦桌子”这么一个微型的任务,要求学生克服“想当然”的思维惰性,将任务目标描述到足够具体,直至提出量化指标,以让劳动者充分理解其任务要求。借助这种模式,可让学生先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深刻启发,更好地接受、理解相关理论,再将其应用到专业设计领域。
3.模块化处理
设计前期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往往被设计院校所忽视,造型、材料、制图等技术能力被普遍视为专业的基础。其实,高水平的前期工作过程所揭示出来的创造性思考、逻辑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思维特质,不仅是普适的文明素养,更是新产业形势下设计师亟需夯实的生存本领。为简要辨析此类复杂智能,可用一些“模块”加以描述,如基本的移情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策划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其中又涵盖了某些基本素养,如问题意识、情境意识、适需意识、目标意识、策略意识、系统意识、精益意识、价值意识,等等。同时,一整套关于调查的方法与分析技术也需要结合教授。
笔者致力于以循序渐进的策略,将有关模块有机组合,逐个地予以传授。为此须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争取细化每周乃至每节课的时间安排,以课堂提问、课堂小作业来增进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并以阶段作业予以强化,最后通过综合作业课题来巩固提升。其间各种能力模块并非简单的线性传递,而是呈现出迭代滚动、重复递进的非线性特征。
4.借助视觉化思考工具作为学习支架
学生普遍习惯在具体有形的界面处理问题,抽象思考能力普遍偏弱。为避免学生被作业进程中的抽象表述所迷惑,特意借助一些直观的思考工具,如“功能矩阵分析图”、“需求图谱”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作业要求,并能在容易操控的界面处理繁复的信息,从而尽可能促进认识需求信息与设计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图2)
2. 功能矩阵分析图例
三、教学试验:以“设计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
因为设计调查是当前比较受学生与教师关注的一项“硬”技术,所以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被列为的本科二年级阶段专业基础选修课程。本文以2013—2014学年度的教学为例,介绍笔者最近一次教学试验。
本次课程为期四周,30位同学参与。笔者并不急于将“调查方法”作为传授的要务,而将其安排到课程的后端。因为学生基本上欠缺某些必需的思维意识,若直接教授调研技术,很难从中分析出有效的结果。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先助其建立相关的思维能力,并将其纳入完整的设计前期工作流程体系,以良好的设计策划来为其转换成果。
为此,笔者尝试将该课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逐步将相关知识、能力点导入,渐进增加理解。
1.第一阶段:调动气氛、夯实基础
第一阶段侧重夯实基础的思维能力。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该阶段宜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入手,针对敏觉能力、移情意识、策划思考、计划认识诸方面进行专门训练。
本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理解设计策划是怎样衔接前期调研与后续设计的。深奥的理论讲解在没有直观经验的学生心智中,显得那么枯燥,抽象,教师须借助日常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经验。如让学生策划为全班同学采购早餐,这个简单的任务很快将学生的思维痼疾暴露出来:他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提出买包子、馒头、豆浆等常规答案,针对这些无趣的答案,须就势展示策划思考的方法:买早餐这一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所涉及的相关方面有哪些?存在怎样的限制要求?……最终,“早餐”这一概念可能被转换为“唤醒身体”这样的新定义,早餐的内容被拓展得更为丰富,买与食的过程亦有重新设计的空间。
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定“设计任务书”,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前期工作怎样与后续设计对接。设计任务书,往往被称为设计简报“design brief”,也被称为设计计划书,是清晰描述设计目标、功能组成,以及相关要求的沟通文件。借助“产品功能矩阵图”这样的直观工具,让学生按图索骥地填充“早餐”这一“产品”的各项要求指标,能帮助他们更全面、系统、细致地去思考问题背后所牵涉的内容。因初次接触,此作业一般完成得较为简单,但在任务书的“刁难”下,学生开始意识到设计信息的存在,指引信息以及需求信息的转换关系自然浮出水面。
2.第二阶段:认识需求、分析需求
(1)概念表述与认知
第二阶段则顺势导入“需求”这一概念的认识和分析技术。所谓“需求”,是设计界广泛采用的,用以解释其他概念的从属概念。其中文词义有“需要、要求、索取”等意思,是指特定主体得不到某种期待状态所产生的利益主张与追求。这一高度抽象的概念挑战学生的思维惯性,很多时候,学生容易把“需求”简化为名词化的“需要某种东西”,而实际上,我们更应指出所需的是一种动词化、状语化的具体事态(如“需要美美地睡上一觉”)。
同样,“问题”、“麻烦”等表面的现象,并非需求信息本身,这要求学生破除浅尝辄止的思维陋习,追根究底地追索相关方面的深层次需求。有学生曾质疑:是不是我解决了所发现的“问题”,就足以满足了潜藏的“需求”呢?面对如此抽象的概念探讨,教师须谨慎而明确地告知,解决表面问题并非满足了更有价值的需求点,比如说一个跛腿的椅子,也许明示着“将其修复完好”的需求,也许暗示着“提示危险勿坐”的需求,也许潜藏着“让人坐时保持平衡”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层面提取的需求认识,将派生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需求”比“问题”这样的表述更精确,也更具跳转性,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扩展设计范围。对立志于创新的设计师而言,为什么不抛开表面的迷障,摆脱“发现问题——解决方案”的简单思路,直取问题本质中所蕴藏的“需求”呢?
(2)情境思维与细节思维
本阶段的作业是让学生分析一件产品所满足或没满足的各需求点,要求摆脱“产品说明书式”认知陋习,力求结合其使用痕迹,通过想象复原使用产品的现场“情境”(情境思维是本阶段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什么场所环境、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在怎样使用这个产品并遇到什么问题、发生什么行为、产生什么感受……要求学生通过言语、姿势、动作等结合描述手段,将情境中呈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问题现象中潜藏的需求信息挖掘出来,并以主谓宾结构完整的语法表达。
这一任务旨在破除学生“宽泛”、“笼统”思考习惯,以及“片断”、“零碎”的表达习惯。并强调“精益”思维的必要性,教师可举例说明作业的要求,如以手机为幼儿拍摄照片时的情境为例,将拍摄过程各种细节烦扰(往往事发突然,须紧急打开拍摄按键;运动状态下,手机聚焦迟缓;孩子动作变换频繁且喜欢主动靠近检查拍摄效果;拍摄声响大,干扰孩子表现等等)仔细罗列,在结合肢体语言的共同讨论中,帮助学生一点点地建构起情境思维、精益思维的习惯。(图3)
3. 情境分析图例
(3)究因求理找需求
为避免肤浅化理解,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即要对事况疑点进行“究因”分析。凭借第一阶段打下的基础,学生们对此并不感陌生。但更高阶的挑战随后而来:“需求”受事物内在规律驱动而生,所以,研究事物运作原理是获取“需求”的基础。某种内在原理导致了事物产生“理想状态”的诉求,不探明、洞悉这一深层次因素,就很难对“需求”作出深刻和精确的判断。
简而论之,人(或者其他生物)的生理反应与心理活动中包含了相关人等的需求,而相关事物运作之原理(事理和物理)则是需求的另外重要来源。分析需求须对“生理”、“心理”、“物理”和“事理”各个方面均展开探讨,并必须借助相关知识储备,对其间原理细致具体地予以解释。这一要求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甚至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也是课程教学难度最大所在。如在上一阶段的早餐研究作业分析中,为把“止饿”这一需求点解释得更为具体,就有必要对饥饿的生理反应、原因、过程以及相关心理动机予以了解,如果是由于血糖含量低而导致乏力头晕等“饥饿”感受,满足“快速提高血糖含量”的需求才是设计的目标。
血糖含量”的需求才是设计的目标。在解释究因中获悉原理,对学生们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个环节难度较高,即便是教师,也未必能解释清楚各个现象。笔者尝试以示范启发、对问题层层追问、多方查阅资料等手段,培养学生进行“究因”思考的习惯,但并不指望在这次学习中让学生成为纯熟的分析者,能促其认识到设计离不开知识“诠释”,养成观察事物、思考原理、学习、积累知识的习惯,已是本课程的极大贡献。(图4)
4. 原理分析图例
(4)需求图谱构建
通过如此练习,学生们直观地看到“需求”这一概念具有因主体多样而导致的“多元性”特征(一件事物牵涉到不同人、事、物的需求)、因状态表述精益程度而形成的“层次性”特征(如“方便”意味着“便于携带”,“便于携带”进一步意味着“男性一只手从牛仔裤兜取放而无障碍感”等递进的信息)。
当学生从一件产品中寻找得到多元多层次的需求点,可以让他们将这些或抽象、或具体的信息群,按照某种分类逻辑组织成为一个发散的层级系统,这一结构体可称为“需求图谱”(图5)。通过这种直观的结构图,我们亦能看到特定事物中的各需求点存在着某种隐含的系统特征。这一特征能帮助学生们清晰有序地组织、编织需求信息,有助他们对事态形成总体的认识。
5.“需求图谱”分析图例
3.第三阶段:调查与分析方法教学
因为藉由简单的产品使用方式还原练习,学生们能在有限的现象中提取的有效需求信息并不多,当前仅能帮助建立一个简单的系统架构图,对涉及需求的多元性、层次性、体系性有所认知,其完整、丰富性则有待通过进一步情报搜集工作来完成。
此时,关于定量性的问卷调查、定性化的开放式访谈、现场观察、实验测试等基础性的调研方法可以介绍给学生了。这些方法与工具移植于社会学、人类学、人机工程学等领域,其方法比较成熟,可操作性较强,教师以理论讲解的方式先做综述,对实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技巧予以说明,并在授课现场与学生进行访谈试验练习,将一些可能发生的状况提示出来。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欲望比较强,接受速度比较快,其调研计划的设计作业表现出令人欣喜的进步:逻辑性更强、精益度更高、展现出对知识点和方法流程有了较强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的能力,说明先期的思维练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理,作业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调查获取情报素材之后,能及时将其中潜藏的需求点提取出来,否则将容易沦为无的放矢。(图6)
6. 开放式访谈及其需求分析图例
4.第四阶段:完整调研与分析
调查工具的学习运用,应在完整的项目中去操作,课程承接第二阶段的产品研究任务,要求学生继续展开系统而深入的调查,以获取对该产品相关需求的更多认识。
教师不宜限制学生怎么去运用工具,而鼓励其根据具体问题,按自己的思路去构思调查计划。因为有了一定的分析基础,对所需调查的内容,学生往往有所认知,这有利于事先对调查点和调查方法进行预设,一份可行的调查计划,应该明晰地将有待了解的问题有序地呈现出来,并将先期预判作为对比项,用以参考。对调查计划的拟定,修改,有利于学生更为清楚地看清本次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存在怎样的方法逻辑,貌似分散的模块,最终都整合起来,汇聚为完整的设计前期工作框架。(图7)
7. 调研分析过程图例
伴随着多日繁重的调查、整理、统计与需求点提炼,原先单薄的需求图谱框架不断添枝加叶,针对某个产品的研究日益丰满起来。最后成型的需求图谱,应当将调查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得到极大的提升。(图8)
8. 需求图谱完整版图例
当需求信息足够丰富,并以清楚的逻辑结构系统呈现,学生更易从整体角度解读生活方式,理解设计脉络,进行价值推断。这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某种价值判断下,以“剪枝”的方式,抽取合适的信息组合,作为新设计任务的策划来源。(图9)
9. 设计策划说明图例
在最后的设计策划环节,学生得找到“出彩”的设计任务,这一任务构架于某项或某组关联的需求信息。而此时,所择取的“需求信息”顺势转化为“指引信息”,信息之间的转换关系得到清晰展示。若以功能矩阵的方式,将这些指引信息更细致直观地对应到各产品功能构件,与课程伊始的内容便呼应上了。(图10)
10. 产品功能矩阵图例 图片来源:图2-10 为学生作业
显然,如何从繁复的信息素材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点,这很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如何把相关的需求信息择取组织,合理转译为指引信息,也很考验学生的计划意识。策划需要对产品的意义、价值进行卓有智慧的判断,除了用户需求,还需要对市场需求如竞争、盈利等因素作权衡考核,本课程教学目标仅在于触发认识,深入学习则是后续课程的任务。
而计划控制是本次课程着重强调的内容,“需求信息”转换为“指引信息”,将落实为任务书上的功能安排、性能要求、设计规范、限制条件、建议与参考等诸要素,要具备可理解性、指引性、沟通性强的特点。第一阶段的小练习让学生初具认识,但真正到了产品设计任务书的制订环节,因为前期调研消耗大量精力,导致这个阶段的学生作业普遍尚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弥补以上缺失,在最后一节课上,笔者邀请校外的商业策划师、用户研究专家共同为学生点评作业,让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们来判断学生策划作业的“价值度”与计划作业的“可行性”。通过外界专家的犀利点评,让学生从四周来的疲劳状态中振奋、惊醒,更好地反省作业效果、弥补不足、增进认识。
四、课程试验小结
此次课程试验如同一艘冒险的帆船,带着教师和同学们,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头脑漂流”,虽然任务繁重、时间紧张,但同学们均热火朝天地投入,他们一方面纷纷表示“脑袋想爆了”,一方面反复修正自己的作业,当最终汇报完毕,仍有不少同学要求继续修改。
通过本次试验,笔者发现了这套教学方法一些待完善之处:如教学模块须进一步精细准确、作业难度更容易为初学者掌控、应该研发更多好用的思考工具、课程周期节奏要控制得更合理、关键能力点要进一步强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之处在于怎么将“需求分析、编译”这一抽象的、文字性的工作,更好地让习惯视觉化思维的学生接受、理解、内化。
试验亦证明:设计前期工作相关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完善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安排,且可以通过精心的教学来实现。但应该为教学提供持续的、系统的课程设置,以更好地将能力模块逐个贯彻到学生的认识中去。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自2013—2014学年已经在本科一年级开设“设计思维”理论必修课程,亦支持笔者在本科二年级开设“设计计划”、“设计调查与分析”的选修课程,以及针对高年级的“设计策划”选修课和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笔者相信,通过师生不懈的探索,一个立体、有序的设计前期工作能力培养体系将稳步建立起来,以“信息分析与组织”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法将会日益成熟。
总结
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设计成果”其实是以特定的逻辑组织而成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以物质为材料、信息为牵引、构成事物的硬件载体和软件内容,设计者不能无视二者的联系。在着手形态设计之前,须完成无形的“信息设计”,即设定该成果将满足哪些需求,遵照怎样的指引。
笔者通过设计调查与分析课程进行试验,针对设计前期工作中“调查”与“策划”之间的转换,探讨其间需求信息的编辑、转译及指引信息建构等处理方法,试图探索某种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力图让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切入设计、理解设计。试验可见,虽然方法存在继续改善的空间,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反馈证明其具有较佳的可行性,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了一系列前期工作所需的能力,若能在持续、体系化的教学中继续优化,有理由对该方法体系的发展完善进一步表示乐观。
注释:
[1]“需求工程”(Requirements Engineering,RE)研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并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可参见网络http://baike.so.com/doc/1876561.html
[2]“最近发展区”是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关于学生所接受新知识与其既有经验水平之间关系的概念,可参见网络http://baike.so.com/doc/6303311.html
参考文献:
[1](美)威廉·M·培尼亚:《建筑项目策划指导手册问题探查》,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
[2](美)唐纳德·高斯、杰拉尔德·温伯格:《从需求到设计》,褚耐安译,经济新潮社,台北,2007。
[3]邹广天:《建筑计划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