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 本分·叙事·纯粹─张剑的工业设计理想

    在今天中国工业设计界有一类人,他们怀着对工业设计的笃定理想脚踏实地从事设计实践和研究,他们将思维和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产品,又将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传递进课堂,为中国工业设计培养人才。他们既是产品设计师,又是高校教师,在当下变幻纷呈、日新月异的设计大潮中尽情发挥和展现聪明才智,推动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走向更高层面的国际化,他们是今天中国工业设计和教育的中坚力量。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张剑教授是他们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其多年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的经历与思考,无疑对当下中国工业设计及教育具有启示价值。

  • 立足日常生活 扎根地缘文化─沈康的建筑环艺设计教学与实践

    沈康,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曾先后获得全国最有影响力中青年设计师、全国杰出青年建筑师等荣誉称号,2010 年被列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在教学中,沈康专注于空间设计的实验性教学,主持了广州美术学院建筑学学科的筹建工作及空间形态学等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多年以来,他广泛关注城市、建筑与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呈现、互动与设计实践,发起了一系列跨专业、跨院校的国际合作课题研究项目、工作坊等,极大地推动了广美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 艺科融合,知而行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的学术探索之路

    鲁晓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鲁晓波教授是信息艺术设计领域及中国设计高等教育的著名专家学者,兼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国际“红点”设计奖评委等诸多学术要职。本文着重介绍了鲁晓波教授的学术研究历程、学术主张与教育理念,他对国内信息设计学科做出的重要贡献及代表性研究项目。

  • 共栖与对话─江大传播设计机构的城市文创设计

    江大设计传播机构(以下简称“江大设计”)成立于2004 年,其前身为江南大学国际广告中心。自成立以来,公司依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等专业院校资源,致力于城市文化产业战略咨询和品牌创意服务。在城市整体规划及文创设计中,江大设计以全新的视角对城市文化进行再解读,同时活化地缘文化符号,重塑现代都市形象。

  • 傅月明:做传统产业的不传统的人

    好孩子集团总裁助理兼设计总监傅月明,自20 世纪80 年代便涉足工业设计领域。从最初的学设计、教设计,到成立深圳蜻蜓设计公司做职业设计师,最后落脚“好孩子”从事企业设计管理,在其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设计哲学。

  • 传承与创新─汉仪字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探索

    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仪字库”)成立于1993 年,是中国大陆最早专业从事字形设计、字库产品开发、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汉字应用解决方案的文化创意与信息技术企业。近几年,通过转变思维,介入移动互联网思维领域,汉仪字库逐渐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字体的应用,也从传统的印刷、出版、设计等专业领域拓展到大众领域。目前,仅腾讯QQ 一项,就让汉仪拥有了3.4 亿的用户群体。近期,本刊对汉仪字库的CEO 谢立群进行了专访,对汉仪字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探索进行了解读。

  • 融汇与超越——徐迎庆的信息艺术设计教育观

    徐迎庆,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研究方向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沉浸认知与交互、触觉认知与交互、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徐迎庆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6 年5 月25 日,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徐老师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融汇与创新,以及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心得,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信息艺术设计这门新兴学科具有深刻的启发。

  • 继承与开新——四川渠县“刘氏竹编”的创新与转型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新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的形成导致以竹编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四川渠县“刘氏竹编”第二代传承人刘江适应时代步伐,在自己的创作及经营、管理中融入了全新的理念。他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改良传统手工,催生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竹编产品,促进传统竹编工艺的存续与转型升级。

  • 博物馆文创大家谈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正在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国内各大博物馆对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公司也投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之中。然而,文创事业的发展仅仅依靠热情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长久有效的开发管理机制。《装饰》杂志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态势,继2015 年12 月在《纸上展览》栏目中推出中国博物馆文创的内容之后,近日,我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陈楠老师的大力协助下,邀请了多位在博物馆文创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家齐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继续在《第一线》栏目中聚焦这一话题。本次小型座谈会以国内外多个博物馆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博物馆文创开发的授权模式、产品设计、周边开发、生产管理等问题。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 体验,合作与分享:室内设计师沈雷专访

    沈雷,现任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英国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编委。沈雷近年来获得的奖项、荣誉,以及参与的重要专业赛事评审包括:CIID2012 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美国室内杂志2014 年度设计名人堂、2014 年度金堂奖最佳公益奖、2014年度金点奖评委、2014 年度晶麒麟奖评委、2015 年中国室内设计周十大人物、BEST1002015 中国最佳设计等。2015 年末,本刊特约记者赴杭州对沈雷进行了专访,就他的设计风格与设计观念进行了对话。

  • 书写未来 英雄传奇 ──上海英雄金笔厂的产品设计

    作为中国首批自来水笔企业,上海英雄金笔厂为中国自来水笔的设计与制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铸就了“英雄”这个享誉中外的民族品牌。几十年来,英雄金笔以其卓越品质和独特设计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现代制笔技术的进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英雄”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钢笔企业遭受重大冲击。为扭转这种不利局势,英雄金笔厂在秉承优秀制笔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及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 手艺的温度——访玻璃艺术家李锋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的琉璃庄园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玻璃艺术创作基地。中国最大的个人玻璃艺术常设展、收藏最全面的中国古代琉璃艺术博物馆、最大的玻璃艺术创作基地,目前都属于这座琉璃庄园。庄园主李锋20 世纪80 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师范专业,毕业后去深圳创办了产品设计公司。一次偶然的际遇让他与玻璃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潜心创作的同时更致力于玻璃艺术品的经营与中国古代琉璃的收藏,并与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合作,构建了集艺术创作、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日前,本刊特约记者探访了琉璃庄园,在艺术感悟、产业运营、实践教学等领域与李锋展开对话。

  • 把设计和梦想变现 ─专访设计癖与36 氪创始人李艳波

    36 氪是一个关注互联网创业的科技博客,设计癖则是一个致力于推动设计创业的新媒体。它们有同一个创始人——李艳波。从关注互联网创业到关注设计创业,两个平台将全球最新的资讯带到国内,同时鼓励并支持国内的相关创业者。这两个仅有三四年历史的创业平台背后,有着一位什么样的创始人?他是如何看待互联网与设计创业的?其推动设计创业的目的、手段和过程是怎样的,有何收效?本期的《第一线》将帮你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 独立设计平台运营的商业思维 ─访原创首饰集合店HeyJewel 的创立人姜景云

    本栏目至今已采访了30 余位活跃在设计产业“第一线”的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然而设计产业之中不只有设计师,这里面的其他要素,如设计平台、设计院校、设计组织等也需要认识与讨论。因此,我们关注的视野与范围将更为广阔。本期的采访者姜景云于2012 年创立了原创首饰集合店HeyJewel,这也是国内第一间出售国内外独立设计师原创作品的首饰店。学管理出身的姜景云从经营者和实践者的角度,讲述了关于独立设计平台运营的切实经验与感受。我们的访谈在HeyJewel 位于上海的实体店中进行。

  • 如何让世界因你而不同 :访百度用户体验总监刘超

    百度用户体验部(简称大 UE)是负责百度产品 UI 设计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近日,本刊编辑走访了百度的大 UE 总监刘超。 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中国 UI 设计领域的重要设计师之一。在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用户爱好日新月异的市场现状中,百度设计团队如何通过将产品做细做精,以适应当下的用户需求?通过本文,通过百度,我们或许能对中国未来的互联网生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 从制陶到造村─李见深与三宝国际陶艺村

    三宝国际陶艺村位于景德镇城东南十余里,是一片老式农宅改造的陶瓷作坊,由陶艺家李见深建立。目前包括陶艺博物馆、陶艺研修院、餐饮旅舍、画廊几部分,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完整艺术空间。从 2000 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几百名外国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这里的自然环境清幽寂静,生活情境原生态,陶瓷创作条件丰富便利,为东西方的陶瓷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意味、有价值的平台。

  • 搭建服务平台,推动设计之轴─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访谈

    编者按 :在推出一位又一位设计师和工作室之后,本期《第一线》栏目我们走访了一位从事设计服务、设计管理的践行者——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作为一名从学院中走出,从事过产业实践的设计推动者,曾辉所走过的设计之路,以及他如今所从事的工作,对于认识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向有着特别的启示意义。

  • 融合与跨界:“中世纵横”及其设计实践

    通常而言,我们会根据设计企业的业务类型将它们划分为平面设计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等。然而创立于1994 年的深圳“中世纵横”设计企业(前身为传人设计公司),却很难用一种类型的设计业务界定它的性质。二十年来,“中世纵横”设计企业秉承融合与跨界的设计理念,先后参与了多项建筑改造、地铁导示系统构建、产品开发以及城市景观规划等项目,其作品多次赢得“红点”、“IF”、“百分百”等国际设计奖项,成为代表中国当代设计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其融合与跨界的现代设计理念,也为当代中国设计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 日用之道:设计中的生活哲学——访设计师高一强

    高一强,产品设计师。1972 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展览和竞赛并获奖。2014 年他发起的“日用之道”微信平台,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位二十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家具设计和研究的设计师,通过基于Affordance 理论对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积极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关于中国设计的思考和启示。2014 年4 月17 日本刊对高一强先生进行了采访。* 本文为2013 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2013SKL002)

  • 现在进行时——青年设计师彦风访谈

    设计是一个紧随时代发展的行业,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当前,稍一不留神,设计师就可能被时代抛在后面。但反过来看,那些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弄潮儿,也能够顺理成章地走在时代的最前面。本期第一线栏目,我们走访了青年设计师彦风,从他的个人经历、他的探索与成果以及他的思考来窥见当代设计的魅力、给我们带来的困惑,以及更重要的,新一代年轻设计师对这些挑战的应对。

  • 创新之路:曲美家具的竞争力

    曲美家具集团1987 年创建,经过多年稳健的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规模、规范化、综合性家具集团。曲美家具集团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北京共开设了7 家店面。同时还在上海、天津、南京、西安等全国280 个城市开设了近1000 家专卖店,先后推出了20 多个系列,几万种商品。在“曲美现代家具?欧洲原创设计”的理念下成立曲美家具国际设计联盟,以设计作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2013 年末,本刊前往北京北五环曲美中心店,采访了曲美家具集团设计总监袁媛。

  • 诗意阅读:最美的心翔——访书籍设计师刘晓翔

    2013 年12 月下旬在深圳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书籍艺术设计展览,被书籍设计界、印刷界及出版材料界视为中国出版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书籍专业大展与学术盛会。本届展览会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囊括了几乎所有书籍设计类的奖项,这在业界是不小的成就。刘晓翔作为该社的首席美术编辑、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委,用自己20 多年从事书籍设计积累的理念和经验,带动了更多青年设计师的成长和成才。2014 年1 月3 日,本刊在北京的刘晓翔设计工作室采访了这位两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项的设计师。刘晓翔通过一本本精心设计的图书向我们讲述了他对“最美的书”的理解和对书籍设计行业的认识。

  • 问道设计知“多少” ——访家具设计师侯正光

    侯正光,上海木码设计机构创办人,英国白金汉郡大学家具设计与工艺硕士,“晒上海”概念产品设计展策展人,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多少”是侯正光发起的原创实木家具品牌。从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中获得的启示,以及从老子的“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句归纳出的品牌理念,集中反映了他的设计哲学。在中国传统家具现代化探索中积累的品牌价值,使“多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 年9 月27 日,本刊在位于上海M50 创意产业园的“多少”家具店对侯正光进行了采访。

  • 设计:为更美好的生活——访松果设计公司总经理周平

    YAANG 是松果设计公司旗下的设计师品牌,由公司总经理周平和设计总监王杨于2007 年底创立。YAANG 品牌彰显了具有东方美学价值的现代生活品位,其设计理念代表了一种当代性的中国精神。YAANG 的产品发掘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且赋予国际化的时尚元素,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充满惊喜的情感愉悦以及时尚个性的生活体验。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YAANG 已是目前国内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原创家居类生活方式品牌,产品包括各类家居产品、礼品以及时尚生活用品,获得德国iF 产品大奖、德国卓越亚洲设计奖等,并不断受邀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YAANG 正成为国内外众多客户的现代东方生活之选。2013 年9 月27 日,本刊在上海国际时尚家居用品展览会的现场对周平先生进行了采访。

  • 创意清流入庭院 :石大宇的设计之道

    石大宇,设计生活品牌“清庭”创办人暨创意总监。1989 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时尚设计学院,曾任“钻石之王”Harry Winston 珠宝公司设计师,1996 年获得戴比尔斯国际钻饰设计大赛大奖,成为该奖首位华裔获奖者。同年返回中国台湾成立清庭,引进全球顶尖设计生活物品,为消费者提供与全球同步的设计美学享受,并于 2010 年在北京成立清庭设计中心及设计概念店。作为设计精品业界的先锋,清庭倾力推广好设计,既注重引进国际知名设计师的经典作品,亦致力于将本土优良设计推向国际,并且不断朝自主开发、设计的方向努力,以期与国内的优秀设计师共同向国际市场呈现优良的中国设计产品。作为一名设计师,石大宇秉持可持续的环保设计理念,致力于发展根植于中国文化思维的环保设计,成功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当代设计,将清庭自创品牌设计生活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其设计作品如“双泉提梁方 / 圆壶”、“椅君子”、“椅琴剑”、“竹计划”、“赞竹茶盘”等屡获多种国际设计奖项。

  • 东方生活细节——叶宇轩的跨界设计

    叶宇轩,曾任职国际 4A 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北京 Yehidea 设计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曾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等荣誉。他的独立设计自由、放松而充满情感与关怀,强调生活体验与感悟对于设计的影响,力图设计出适合东方生活方式的“好用的艺术品”。作品从材料到类型均无拘无束,唯一执着的是环保精神、减法设计。这种原则贯穿于 2009 年为今日美术馆所作的空间设计,也在 2013 年的新系列“和木一生”中体现无遗。

  • 《魁拔》,中国原创动画电影之路

    魁拔是一种恐怖的生物,每隔333 年复活一次,消灭魁拔是天地两界勇士浴血奋战的重任……由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魁拔》系列动画电影自2011 年在国内上映,迄今已完成前两部,并于2013 年7 月27 日在北美地区首映。日前,导演王川、制片人武寒青带领他们的动画团队,已经进入第三部的创作环节。《魁拔》成功入选本届多伦多动画节长片单元(TAAFI 2013 Feature),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动画电影,并在香港获“第九届华鼎奖——2013 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颁奖盛典”最佳动漫影片奖。这部制作精美、达到国际商业动画电影水平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访谈在王川、武寒青位于望京科技创业园的青青树(VASOON)工作室进行,话题涉及《魁拔》的创制过程、创意团队管理、原创动画与动画产业环境等。

  • 独立设计的“匿 光”——服装设计师王培沂访谈

    2013 年2 月,王培沂携他的个人品牌WANG PEIYI 亮相米兰时装周,参加“新设计师日”单元,进行2013/2014 秋冬高级成衣作品发布。发布主题为“匿·光”,意为“隐匿的极光”。整个系列的灵感来自于宇宙和极光,希望通过整个系列表达出既拥有美丽外表,同时内心更强大、更有力量的女性形象。我们的访谈在王培沂位于北京今日美术馆附近的工作室旁进行,话题自然从这次米兰秀开始,随着访谈的深入,亦涉及到设计团队、产业环境、本土设计与大学教育等问题。而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借用王培沂的“匿·光”加以新的阐释,“匿”指以王培沂为代表的独立设计师的坚持与蕴势,“光”指他们的迸发与未来。

  • 三种身份间的悠游───访平面设计师赵清

    编者按:赵清的瀚清堂在平面设计业界的成功并非源自成熟的运营体制,而是它能在专业层面发出自己的声音,靠作品说话,获得了国内外多项专业奖项。2010 年,赵清成功加入AGI(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同时,赵清身兼20 多年出版社美术编辑,他还是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和汕头大学客座教授,从事着设计教学工作,在视觉传达和书籍设计方面,赵清一直在做着实验性的探索。三种身份间的悠游,应该是赵清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在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的瀚清堂设计工作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 云上的设计─ iMadeFace 设计者冯旭访谈

    2012 年12 月,由北京藏今阁科技有限公司(Keyloft)推出的iMadeFace 上线。该软件一露面即获得了苹果的新品推荐。截至目前,总下载量已超千万,并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尼、香港、台湾等45 个国家和地区的总榜首位,在世界各地相继掀起了热潮。这是目前唯一一款所有图像均为原创独立设计的国产软件,其创作者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青年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Keyloft 美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教师的冯旭。近日,本刊专门采访了这位通过自己的原创设计让中国应用软件在国际上扬眉吐气,摆脱“山寨”恶名的设计师,请教了他对软件设计与开发的一些看法。本次采访还得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设计系冼枫老师的大力协助,特此表示感谢!

85 条纪录 第 1/3 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