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主动设计·主动办刊 ——《特别策划》栏目刊行百期座谈会

  • Update:2016-01-12
内容摘要
编者按:2015 年的夏日,《装饰》杂志迎来了《特别策划》栏目推出整整一百期的特殊时刻。杂志社于8 月18 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 区红门大厅举办了座谈会来纪念这一时刻。《特别策划》专题的设置表达了一种主动的办刊态度。正是秉持这样的态度,在这个第一百期的节点上,我们选择“主动”作为焦点,希望能以前瞻的姿态与主动的精神为中国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助力。以下为座谈会发言内容整理。

 

自2007 年第4 期“中国动画”至2015 年第7 期“主动设计”,《特别策划》栏目推出整整一百期。中国装饰杂志社于8 月18 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 区红门大厅举办座谈会来纪念这一时刻。会议特别邀请到的行业领导有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副司长农涛,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校领导有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明旨,清华大学宣传部部长张佐,文科处处长苏竣;院领导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副院长张敢、马赛;到场参会的还有曾担任过《装饰》杂志前任主编的本刊顾问陶如让,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夫也;现任本刊编委的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尚刚、李当岐、包林、蔡军;参与本次座谈会的还有来自兄弟刊物的代表,他们是:《艺术设计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芳,《美术观察》编辑祝帅,《照明设计》执行主编何崴;此外,杂志社还特别邀请了曾为《特别策划》栏目供稿的优秀作者代表,他们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戴吾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黎;曾协助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组稿的美术学院教师代表周剑石、吴琼、章星、原博等老师,曾担任过本刊设计师的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马泉、李德庚、周岳等老师,曾任《装饰》副主编的陈岸瑛,以及曾为《装饰》杂志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高校青年教师与本刊编辑等近六十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活动开始,《装饰》主编方晓风首先介绍了参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并阐释了发起本次活动的缘由:自创刊之日起,《装饰》杂志便一以贯之地高举“衣食住行”大旗,关注民生日用。2007 年初,《装饰》杂志又明确提出了“立足当代,关注本土”这一新时代的办刊宗旨,同年4月推出的《特别策划》栏目。自此,每期《装饰》杂志均以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进行专题策划,针对设计界和学界的热点问题,约请名家、名师和各领域专业人士来稿,到今年7 月正好推出了100 个特色选题。他阐释了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第一,想通过这个活动向给予杂志很多帮助和支持的领导、朋友、编委和顾问以及作者表示感谢;第二,这个节点本身便具有一个激励和鞭策的意义;第三,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听到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使今后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
随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代表学院致辞。他谈到,作为刊物的编委和忠实读者、投稿人,他对《装饰》这些年获得的殊荣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也提出了自己想法。他谈到,一百期意味着八年多的时间,这八年来《装饰》杂志的全体同仁满怀热情,辛勤工作,在期刊界连续获得多项殊荣,这些荣誉是对《装饰》杂志员工的充分肯定。《特别策划》栏目的设置,一方面表达了更为主动的办刊态度,反映出《装饰》杂志作为一家学术媒体对现实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对当下设计事件的主动介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装饰》杂志在学界的活跃度和声誉,顺应了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装饰》杂志是一个小中见大的学术平台,它展现并实时记录了当下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风貌,反映了自身作为专业学术媒体的自觉和自信。他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装饰》杂志的各项工作。
接下来的环节是嘉宾发言。首先发言的是张伯海先生,他与《装饰》杂志有着很深的缘分,在1958 年创刊之初就是忠实读者。在教育部“名栏建设”评选的过程中,时任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的张先生和期刊业界的专家、领导一起专门研讨过《特别策划》这个栏目,并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看来,该栏目应该继续成为《装饰》杂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所在。同时,张伯海先生也对刊物寄予了两点殷切的厚望:第一,他希望《特别策划》这个栏目能更有分量地促进中华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引导和激励中国自己的创意艺术人才,把根深深地扎在老百姓的生活土壤中,扎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土地里。第二,他希望《装饰》在植根本土的同时,也要开阔思路,洞悉全世界的设计艺术发展,要有世界的角色意识,在国际上能够起到示范作用,担当国际创意艺术舞台上的栋梁角色,自觉并有影响力地发挥作用。
石峰先生提出了“设计也需要不断升级”的观点。他谈到,现在社会影响最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已经介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也正在借助自身的优势介入社会变革。谈到期刊的变革,他认为,作为一本设计期刊,《装饰》也应该借助自身优势走向社会,积极地介入社会,更加主动地为社会服务,更加主动地设计自身的服务方向,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应该是刊物未来的发展大方向,应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积极的尝试。《装饰》自1958 年创刊到现在有着丰厚的积淀,完全有条件来做这件事。
徐艳国首先肯定了《装饰》办刊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装饰》首先是一本“有坚持”的杂志。把一个栏目办得持续这么长时间,办到了100 期,并且做成了一个品牌栏目,是非常不容易的。其次,《装饰》也是一本有主动性的刊物。《特别策划》作为教育部的“名栏”,一直以来给人以很强的主动的印象。从对高校学报定位角度来讲,教育部希望学报能够对教学和科研发挥直接有力的支撑作用,服务教学、引领科研,甚至引领学术前沿的发展。今天讨论的“主动设计·主动办刊”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关注设计学科的前沿问题,甚至引导中国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装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最后,《装饰》是一本有内涵的刊物。它不仅很有学术价值和学术品位,而且一直在自觉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点,也是大学下一步要大力倡导的。
农涛也对刊物的内容和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装饰》体现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体现了设计、装饰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思想;二是通过办刊团结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实践与理论人才,把他们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通过刊物展现出来,传播出去,发挥了很好的培养人才的作用;三是展现了生活之美,展现了刊物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他还对《装饰》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作为一本优秀刊物,还需要增强互联网思维,用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去团结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并把他们培养成更加有效的用户。这也是所有杂志未来发展的方向。
王明旨教授对《装饰》杂志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本刊物伴随了他学习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他谈到,《装饰》能在数量众多的杂志中脱颖而出,保持自己原来的味道和自己的位置,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装饰》所倡导的“主动设计、主动办刊”是主动的,有自己的思路与观点。与此同时,还要吸收好的稿件,这样才把这个杂志办得更有成效、更有水平。他指出,杂志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因为学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潜在读者群。此外,可以利用各种新的形式,比如网络、数码技术等来不断扩大《装饰》杂志的内容,想办法把杂志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大。最后,他还对刊物的封面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认为封面应该有一个适当统一的风格,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张佐积极肯定了《装饰》杂志作为教育部品牌和清华大学品牌的定位。办刊包括内容方面、形式方面的工作,也有传播和发行渠道方面的工作。首先,这个刊物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学术成果,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怎样能够和清华大学的学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此外,对于刊物目前已有的成果,除了业界的影响力以外,如何向更多受众进行传递也是刊物应有的责任。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一些好的成果以普及的方式让更多的受众获益,以提高国民的素养,提高公众对美的认知能力。此外,微信的公众号也是属于现在宣传部主管的的宣传阵地,《装饰》杂志运营方面也有不少可以交流和探讨的地方,比如可以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
苏竣在会上高度肯定了《装饰》杂志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杂志里面所发挥的排头兵的作用。他谈到了对杂志的几点期望和建议:第一,在当下这样一个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办好一本纸质刊物,是一个时代性的挑战,也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样的大潮下,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办出竞争力和生命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第二,清华大学一直在讲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但是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一本杂志在学科建设方面到底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认为,杂志可能成为一种学术流派凝聚和扩散的力量。在打造学术高地,形成一个具有清华特色,或者说清华美院特色的学术流派的时候,这样的杂志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第三,他希望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杂志要紧紧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关注人和本体,关注灵魂的深处。
陶如让先生是《装饰》杂志的老主编,也是现任杂志顾问,他非常欣慰和感动今天的《装饰》能得到来宾们的共同赞赏,也不禁回忆自己过去办刊的时候是处处被动——被动办刊,被动设计。他感觉,方晓风主编接手以后,刊物面貌在不断变新。他强调办刊物必须得主动,必须走在别人的前面,才能把刊物办好。
杭间曾担任《装饰》杂志主编多年,他认为《装饰》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创刊初期。张光宇先生没有选择“工艺美术”,没有选择别的词,而选择了“装饰”这两个字,至今仍然没有过时。第二个时期是何燕明先生和陶如让先生主持《装饰》工作的时期。两位先生长期在工艺美院执教,他们对专业的把握和对业界的思想动态是非常了解的。也是因为他们的“大人文”概念,奠定了这本杂志全国性影响的大格局。《装饰》没有按照单一的学报格局来办,而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杂志。第三个时期,就是方晓风主持的时期。《装饰》以每期推出选题的方式突出一本杂志的主张,是保证杂志质量非常重要的举措。《特别策划》选题虽然有不少学院的气息,一些问题不乏书生气,但历史自会评价《装饰》这些年来对中国设计问题的深入关注,会探讨它所留下的东西。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装饰》本身的,也不仅仅是设计界的,它在未来会涉及中国人对装饰、生活、设计整体系统性的看法。
柳冠中也提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议。他认为,这本刊物确实在艺术设计界的作用很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历史的沉淀,很多的问题认识是需要反复的淘汰和筛选。《装饰》杂志很多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通过各种栏目和各种题材,包括对历史、对传统、对国外的信息,都在探讨揭示一些背后的成因以及演变的规律,这样大家就可以逐渐地看到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装饰》杂志这点做得非常好,所约的稿件都不是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在探讨和研究问题,这点尤其要坚持下去。《特别策划》提出的一百个问题就是一种态度,应该用这样的作用和责任,去引导大家来讨论和思考。希望《装饰》杂志今后能有更多的思想碰撞,确立自己的主张。
作为编委,包林见证了刊物和栏目的成长,也逐渐看到了这个栏目给《装饰》增加的一抹亮色。他认为,《装饰》在“衣食住行”的大范畴里面张扬学院的理念和发展,但这个理念后面隐含的还是一个使用和观看,而它所使用和观看的东西是和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现代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装饰》的定位主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专题研究。他表示,虽然不清楚电子的订阅量和纸本的订阅量的成长变化的关系,但是相信电子阅读量会越来越多。《装饰》微信里面电子读物的阅读信息量越大,就越可以绑架“低头族”,这是很重要的。
作为《装饰》的读者和编委,尚刚殷切希望《装饰》杂志可以在“批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的很多设计都没有什么文化内涵,没有什么文化理想,很多的设计都是在不断地抄袭。不管是设计批评还是文化批评,在中国都是一个很落后的行当。希望《装饰》在这方面应该鼓励批评,批评应该是更加尖锐、更有针对性的,当然也是有根据的,包括对展览、对群体、对个人。这样的批评不仅仅可以推动设计的发展,也能够推进中国批评学问的建立,而且确确实实对《装饰》杂志本身是有好处的。李当岐也非常赞成主编方晓风“主动办刊”的态度。他感慨地谈到,想出这100 个选题的题目很不容易,比起答题,出题目其实更难,能够发现问题是更为可贵、最为关键的。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今后的选题更加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大战略。“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可以进一步从设计的角度来对其细化解释。设计泛滥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二、微信平台还可以继续再深化,比如说出英文版,《装饰》应该未雨绸缪,扩大世界影响力。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陈芳具有学校教师和媒体人的双重身份。她谈到,在目前互联网相当发达的时代,纸质媒体在面临很大的竞争,可以肯定的是,纸质媒体将来发展只能靠思想观点和学术来取胜,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网络媒体不可替代的,更是我们作为学术刊物所应该坚持的。随后,她提出了几个具体的想法:第一,《特别策划》栏目是否可以和其他设计杂志一起来共同策划。若想带动整个设计学科向前发展,一本杂志再强也是不够的,而如果几本设计杂志从不同的角度一起来探讨一个学术前沿和热点话题的话会更有力。第二,定位不同的杂志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取长补短。第三,书评这个栏目很重要。可以把国外设计学科的书第一时间推荐给中国的读者,国内的设计类的书籍出版以后,《装饰》可以主动约请一些人写书评,这样可以让更多学生和老师了解国内外更好的学术动态。
《美术观察》的编辑祝帅首先代表《美术观察》对《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一百期表示祝贺,并对当前美术与设计杂志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装饰》杂志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院办刊、学者办刊。一个杂志的栏目选题,往往取决于编辑的眼光,如果编辑不是这方面学术研究的专家,肯定提不出这些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如果不是学者办刊,如果自己不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专家,恐怕提不出具有深度的专业问题。另外一个是作者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约稿的形式,祝帅认为,学术杂志一定要避免成为一个同仁刊物,避免在一个小的圈子里约稿,而《装饰》这点做得就特别好。虽然网络媒体对纸媒的冲击力度很大,但是若干年以后别人可以记住并查阅的还是纸媒,通过杂志可以把我们的信息、文献保存下来。
《照明设计》执行主编何崴认为,一个杂志拥有自己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而《特别策划》栏目正是这种媒体独立态度的表现。通过主动办刊,主动设计,一个媒体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声音,这才是媒体存在的真正目的。当今,中国的艺术与设计也需要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应该是照搬西方的,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更不应该是唯历史论的。它应该在尊重传统的的同时,更多地面向未来;敢于在继承的同时,更多地谈创造。只有如此,设计才能“从无到有”,而不是永远“从有到有”。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戴吾三一直致力于科学与艺术史的研究,他还清晰记得自己在《装饰》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2007 年第11 期上的《古代中国制造略说》,直到现在,戴吾三已经为《特别策划》写了不下十篇稿件。这个栏目的从无到有,既成就了栏目本身,也见证了一批优秀作者的成长。随后,他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否有可能建立子刊,利用这样的形式来使杂志更广泛、更方便地传播。二、《装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能否通过一个副标题来更清晰地揭示这个刊物的自身定位,比如“美化人类的生活”。三、这个刊物是立足于清华大学的,秉承了百余年来自蔡元培先生所开创的艺术设计教育,但是在当下应该有新的阐释和提升。《装饰》应该深入发掘一下,以创意和想象为切入点来引领设计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从本次活动的主题联想到,现代设计和展览正在越来越多地让人们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生活?我们可能怎样生活?我们的未来可以怎样生活?……在他看来,《装饰》杂志有科技的内涵,有人文的内涵,有艺术的内涵,有美学的内涵,也有哲学的内涵。但是最主要的是,《装饰》这样一本杂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一个设计的方法问题,或者说是信息和思潮的问题,而是可以让读者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演变,包括它的技术、它的思想、它的潮流。这里面可能汇集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在里面通过设计的平台和话题组织在一起,而不完全是技术和方法的问题。若干年再回头看每一期的选题,人们会更清晰地看到在这个时代它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它的先锋性、思想性与担当性在哪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是刊物多年来的优秀作者。他对《装饰》最大的印象就是,这是一本有理想、有情怀,同时又非常务实的杂志。这看上去有点相反的两个方面,《装饰》却可以很好地把它们统一在一起,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也继承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随后,他谈到了对《装饰》的两点期望:首先,在快速多变的当下,杂志的办刊形式和内容可以更加多样化、更加活泼,但是有的东西却必须坚守,特别是学术的底线、学术的标准,日后可以沉淀下来的东西必定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本身的价值。第二,《装饰》是跨领域比较多的杂志,甚至能把所有和艺术相关,特别是和设计相关的行业都覆盖到。作为这样的一个跨领域的专业刊物,《装饰》应该更好地承担一种类似于纽带的作用,更多地牵头举办一些活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年轻教师张黎曾多次在杂志上发表论文。她首先对《装饰》给了她这样一个成长的机会表示感谢,随后也谈到了对杂志的两点期望:希望《装饰》在国内一流的水准上,以后可以在国际学术期刊圈子内有一个交流和扩大影响力的渠道和方式。第二,现在购买《装饰》杂志的渠道很少,希望《装饰》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电商,可以有更为方便的购买渠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马泉曾经两度担任《装饰》整体设计师。他认为,当下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不管是自媒体,还是微信,内容本身的质量都是最关键的,希望《装饰》今后还是要继续把内容做得更扎实。他也希望未来的《装饰》杂志可以真正的有一部分内容关注国际前沿动态,特别是关注设计与科学给人类带来不好的一面,建议今后可以增加这一板块。随后,马泉也谈到了封面设计的问题。他认为,其实在全世界杂志的封面设计都是很困难的,因为要在小面积里反映很多的内容。至于多样性的问题,日本的一些杂志封面就是不同的设计风格在每一个月有不同的展现,只有字体位置固定,但一看就是统一的。他觉得多样性是有道理的,而相对统一也是一种语言。总结
最后总结发言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他在发言中认为,《装饰》应该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超越学科的概念,把其他相关学科融进来,让设计和现在的产业、跟理工科专业真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会对专业的发展更有帮助。在全球化的语境里,纯艺术正在越来越避免谈民族性的问题,但是张敢认为,这个问题恰恰是设计可以谈的。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国人的审美确实有它的独特性,这恰恰是设计应该关注的问题。此外,设计在人类发展中起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只有推动的作用?有没有一些反面和负面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应该有相应的伦理思考和设计反思。因此,张敢非常认同其他学者提出的建议,认为杂志批评性的色彩应该更加强烈一些。他认为杂志应该担起责任,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和学术抱负,应该通过不断地研究来发现西方世界有哪些走过的弯路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是不必要重蹈覆辙的,这才能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一百期话题已经涉及的面很广,涉及设计的方方面面,但他希望杂志还是应该再有一些反思的精神,真正思考一些内在和深入的问题,对中国的未来设计发展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作用。
由于参会嘉宾人数较多,还有许多清华美院的老师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但他们都在会后给杂志社提出了各种建议。会议最后,主编方晓风对嘉宾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表示了衷心感谢,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