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玻璃三千年

  • Update:2011-01-04
  • 尚刚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主旨在借助实物和文献,简述中国古代玻璃的缓慢发展及清代玻璃的突飞猛进。此前,对中国古代的玻璃异名和成份略作解说,此后,又对中国玻璃史揭示出的历史、文化、艺术问题稍有归纳。

 


三、迟到的辉煌
清代,历史悠久却徘徊歧路的中国古代玻璃器终于迎来了辉煌。宫廷玻璃厂的设立使中国的艺术玻璃已足可抗衡西方,以北京、广州和博山为代表的民间生产走向了兴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北京皇城西安门内的蚕池口,营建宫廷玻璃厂,以后,玻璃厂归入了养心殿造办处。康熙皇帝关心科学,若按西方的记录,玻璃厂的设立当与耶稣会士向他演示的玻璃仪器有关。  玻璃厂靠日耳曼传教士纪里安主持,由来自广州等工匠参与,以欧洲配方和工艺,生产单色【图13】、洒金、刻花的器皿。作品“浑朴简古,光照艳烂如异宝”。康熙玻璃厂的重要贡献是套料的发明,这是以彩色玻璃在异色玻璃地上贴出图案的做法。套料之法当年已传入民间,乾隆时代的作品更加精彩。


13 清康熙水丞

雍正即位(1723年)未久,便在圆明园新建玻璃厂,以取代蚕池口的旧厂,他不再延聘传教士,匠师则来自颜神镇。若干造型仿照明代漆器、铜炉,作品虽主要为单色玻璃【图14】,但已能仿出玛瑙红、翡翠绿、琥珀蜜蜡黄。此时的玻璃呈色精妙,因此,从雍正八年开始,用玻璃替代宝石成为制度,如品官帽顶原本的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也可易以中饰小宝石、色泽相似的玻璃(《大清会典则例》卷六五)。


14 雍正黄色菊瓣式渣斗

清代玻璃艺术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乾隆玻璃厂的创作中。乾隆帝爱重玻璃,于是,斥巨资为玻璃厂扩规模、换设备,又招聘法国传教士,烧造出一批洛可可风的灯具与陈设。乾隆宫廷玻璃造型繁多,各种陈设、祭器、饰品、日用器皿,样式种种,难以胜数。颜色则有20馀种,不仅莹润美妙,且装饰丰富,金星【图15】、点彩、夹彩、绞丝、套料【图16】、雕刻【图17】、描金等等,尽皆精妙,它们施之不同造型,令人目眩神迷。金星、雕刻等做法明显取自西方,有中国特色的则是套料等,不仅做法是中国的创造,作品的装饰和造型更带有明确的中国风。传统的仿玉作品自然还在生产,效果可与真不异。玻璃胎珐琅彩【图18】雍正朝尚未造成,此时则标领风骚。


15 乾隆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山子

16 乾隆红地套蓝花蝶纹瓶

17 乾隆茶色刻花花草蜂蝶纹杯

18 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图唾盂

乾隆以后,玻璃厂风华渐失,辉煌不再。生产规模远不及乾隆时代。按嘉庆以来的定例,玻璃厂大体每年分两次贡进产品,共301件,从颜神镇所在的博山征募工匠两名,服役三五月后,造成,便返博山。即令产量如此,也难平稳维持,有时减半,甚至间或停烧。产量的缩减还伴随着艺术的消沉。嘉庆朝,虽无新创造,但差可延续乾隆晚期风貌。道光皇帝有俭德,其节俭也令玻璃厂水平急剧下滑。及至清亡,玻璃厂制品仅在同光两朝略有回升。


北京本不产玻璃料,而是从博山购买料条,低温加热熔软之后,由民间匠人制成动物、瓜果等陈设玩物等料器。因吸闻鼻烟演为时尚,鼻烟壶也成新宠。鼻烟壶随身携带,不仅实用,还是主人把玩、炫耀的尤物,故其材料往往力求华贵,款式常常讲究别致,在鼻烟壶的各种材质里,美妙的玻璃采用特多。乾隆以来,北京最负盛名的料器就是鼻烟壶,其中,“辛家坯”、“勒家坯”、“袁家坯”享有盛誉,辛家产品又以制作考究、恍若珍宝而尤受推崇。“同光中兴”也催化了北京料器的繁荣,其精品甚至相继贡进。不过,北京料器仍以鼻烟壶为代表,装饰手法中,比创造压花、套料发展为套七色等更有影响的是内画壶的出现。内画笔须特制,其笔锋与笔杆折为直角,以之探入透明器物腔内,反向绘画,遂成内画,名家周乐元【图19】、叶仲三等的作品还得到内廷的青睐。内画之法也风靡今日,产地还绝不局囿于北京。清末,北京料器渐入衰败,仅能制作小件动物和内画壶坯料。


19 光绪周乐元内画鼻烟壶

清代的广州也是中国玻璃的重要产地,那时,还有大量的玻璃进口,临海的广州又成了进口玻璃的主要商港。当地的产品为钾钙玻璃,胎薄质脆,称“广铸”、“土玻璃”,不及来自欧洲富含钠钙、“质厚而莹净如水晶”的“洋玻璃”。据18世纪末的英国使团随员的描述,广州的匠人搜求欧洲玻璃碎片,以之再造小镜和玩具。  这是对欧洲玻璃大量进口和广州造作玻璃镜的说明,而至迟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广州玻璃镜已经水平不低,因为,清宫档案记录着,那一年,粤海关已将广州的玻璃手镜、盘、盖碗贡入内廷。


颜神镇的玻璃烧造自元末从未中断,清代更发展成重要的中心。雍正十二年(1734),博山设县,以颜神镇为治所,从此,当地的玻璃也称“博山琉璃”。清初,这里的产品已包括了容器、饰品、文具、陈设等诸多品类,行销天下。清后期,生产更盛,窑炉密布,从业者甚至包括了幼童,新出的成品中,窗片引人瞩目。光绪三十年(1904),新政推行,政府在这里开设玻璃公司,聘来德国技师7名,中国烧造现代平板玻璃的历史就此发端。

1 2 3 4 5